郭長仁 林占奎
【摘 要】煤礦工程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工程之一,人們的市場生活和工作中都離不開煤礦資源的需求,但是煤礦采掘工作也是一種高危工作,因此,如何提高煤礦采掘過程中的面頂板管理效率是目前人們熱議的話題。針對這種情況,筆者主要從面頂板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處理的方法等方面進行詳細地論述,希望這些意見和建議能夠為我國煤礦工程的發展和進步添加助力。
【關鍵詞】煤礦采掘工作;面頂板管理問題;處理方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煤礦工程的數量也在不斷地增加,對于煤礦采掘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面頂板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問題,也是相關人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接下來,筆者就“煤礦采掘工作中的面頂板管理問題及其相應的處理方法”等內容進行一系列地探究及討論,希望能夠對一些煤礦采掘施工人員在遇到頂板管理等相關問題時有所幫助。
一、問題分析
(一)連接處問題
在很多煤礦的工程的開采過程中,井下開采工作進行之前需要先對該區域進行巷道的挖掘工作,在實際施工時,巷道連接處很容易出現施工交叉的問題,通常來說,技術人員應當先在舊巷道的一側進行開幫,同時科學合理地安排新的大棚去頂替原有的舊大棚,但是在施工時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施工人員對于在面頂板上所出現的一些巖石塊有所忽略,并沒有引起重視,因此也未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因而很多煤礦采掘工程施工中經常會出現巷道連接處所搭建的新棚與設計規范的標準和要求不符,從而進一步導致面頂板上的巖石塊在高速移動的過程中出現冒頂的問題[1],這會對煤礦采掘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埋下安全隱患。
(二)采掘處問題
由于很多煤礦工程的施工環境都比較惡劣,井下的圍巖地質結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在這種情況下,煤礦采掘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在巷道進行開采作業之前的安全保護工作,但是在很多煤礦采掘工程的實際施工過程中,存在一些煤礦采掘人員在破巖掘進時掌握不好爆破的力度而導致面頂板上巖石的掉落和塌陷,如果對此不進行及時地補救,就會因面頂板的基本承載力不夠而造成坍塌等情況[2],與此同時,起到基本支護作用的面頂板與附近的巖體會有連接的部分,當煤礦采掘力度過大時,就會造成支護結構失去支撐的效果,從而造成煤礦采掘人員的安全問題。
(三)放頂線問題
煤礦采掘人員在進行不斷地深入開采過程中,面頂板會出現不同程度上的下沉問題,在進行回柱作業這一工序時,面頂板上的巖石塊還會隨之產生不同距離的位移,這樣就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已經出現支撐作用力問題的面頂板失去原有的安全穩定性,從而進一步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尤其是煤礦采掘人員在進行最后一根支護結構中柱子的拆卸工作時,非常容易出現面頂板的冒頂問題,同時也對煤礦采掘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威脅。
二、處理方法
(一)提高面頂板掘進的安全性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面頂板在進行掘進作業時的安全穩定性,煤礦采掘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施工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在這里可以引進一種先進的施工技術,即光爆錨噴技術,該技術通常被應用于軟巖或者硬巖材質的巷道之中,具體來說,施工技術人員可以根據巷道的基本穩定性和錨桿的實際長度來進一步確定該巷道需要松動的具體位置和范圍。例如,若該巷道所對應的面頂板是泥頁巖材質的,則煤礦采掘人員可以將該錨桿的固定力度控制在26N左右,其所需松動的范圍也控制在2米左右,與此同時,施工技術人員還需要重點注意的問題是,在進行對巷道面頂板的掘進工作之前,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探梁準備工作,除了面對一些硬度非常高的巖石之外,其他情況都需要先對巷道進行探梁作業,再進行面頂板的掘進工序[3]。
(二)加強棚頂搭建的穩定性
從客觀的角度上來看,巷道棚頂面頂板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兩個基本條件來決定的,第一個條件是端面的距離長度,第二個條件是煤層面頂板的落地高度,一般來說,斷面的距離和落地高度都應保持在1.3米左右,與此同時,煤礦采掘人員還可以通過合理地使用鋼針來輔助巷道內部新棚的搭建作業,在這個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重點把控面頂板端面的距離和落地高度符合相關的設計標準,將其具體的數值嚴格地控制在安全范圍之內,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該煤礦采掘工程的安全問題發生的概率。為了更好地防止巷道的面頂板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二次冒落的現象發生,煤礦采掘工人可以通過在巷道內部設置單體的液壓裝置,這樣可以有效地對該巷道的面頂板進行支撐,從而在最大限度上避免頂板的制作材料發生損害[4]。除此之外,施工人員還可以通過對井下開采巷道周圍的巖石層進行泥漿的填充,從而進一步降低面頂板所承受的壓力,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三)提高頂板管理技術
提高技術人員對于巷道面頂板的管理工作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定期對煤礦采掘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通過對他們進行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雙重培訓,在最短時間內最大程度上地提高煤礦采掘人員的專業能力;第二,培養煤礦采掘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安全管理人員可以將整個煤礦采掘工程任務分配給每一個采掘人員,將整個工程的責任細化地分配給不同的采掘人員,這樣可以明確他們所承擔的責任,間接地提高煤礦工程的安全施工質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也能有效地培養煤礦采掘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第三,可以采取經驗技術較為豐富的師傅帶領一些缺乏煤礦采掘經驗的新人進行專業技術的培訓工作,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礦工程采掘作業的施工效率和質量,從根本上提高整個煤礦工程的管理技術,實現面頂板管理問題的有效解決。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雖然現階段我國仍然存在很多煤礦工程在進行面頂板的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但是相信在相關技術研究人員對其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下,在不久的將來,煤礦采掘人員在進行面頂板管理工作時一定會取得巨大的進步,同時也會為我國煤礦工程的未來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這也正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結果。
【參考文獻】
[1]李育智.煤礦采掘工作面頂板管理問題的處理方法探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18):165-168.
[2]徐楊平.煤礦采掘工作面頂板管理問題的處理方法淺述[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22):131-132.
[3]胡俊偉.煤礦采掘工作面頂板管理問題的處理方法探究[J].能源與節能,2016(04):160-161.
[4]荊隨旺.煤礦采掘工作面頂板管理問題的處理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5(20):15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