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飛邢
【摘 要】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種設備在我國被使用的概率呈現出明顯地增長趨勢,然而特種設備在被使用的同時也帶來一系列的風險。本文通過對綜合安全評價法與特種設備概述的基礎上,研究特種設備在被使用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從而為特種設備未來在我國加大力度被使用提供方便。
【關鍵詞】綜合安全評價;特種設備;設備使用
特種設備在被使用的過程中,可能會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失,甚至是生命,從而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對象。因此,綜合安全的因素研究特種設備被使用而出現的問題對于人們的安全與社會的長久發展具有重要的存在意義。
一、綜合安全評價法與特種設備
綜合安全評價法,指利用多個評價標準對參與檢查對象是否安全進行評價的方法,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走向趨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在綜合安全評價法的前提下,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還可以對于一些重要性指標進行特殊處理,使最后評價的結果超出統計指標的范疇。
特種設備,指涉及到人們性命的、具有一定風險性的鍋爐、大型游樂設施、電梯等設備。從概念上,特種設備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并且特種設備還具有多種類、分布廣以及發生事故多的特點。
特種設備作為綜合安全評價法的對象,建立一個安全的評價體系分析問題出現的風險程度和事后影響程度,對于事故是否會發生有整體的把握,不僅可避免多種危險情況的發生,還可以使引進特種設備的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使工作人員的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綜合安全評價法在特種設備使用中的優勢
(一)有利于提高特種設備的生產質量
在綜合了安全評價法的制約下,特種設備在制造的過程中會為到達評價的要求而做出必要的努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可以使特種設備在被制造后出現安裝缺陷的概率得到有效的降低,并且可以從根本上使安全隱患發生的幾率減少,從而使特種設備的生產質量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提高特種設備的管理水平
綜合安全評價法可以使生產特種設備企業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企業依據評價要求嚴格管理特種設備的安全情況,從而實現管理范圍的最大化。傳統的管理方法是依據多年的經驗,監管風險發生且在風險發生后再加以調整,而在綜合安全評價法下的管理可以在風險即將發生之前,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情況加以模擬化,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特種設備的管理水平,促使特種設備滿足綜合安全評價法的基本要求。
(三)有利于特種設備風險的合理投資
在綜合安全評價法的評價要求下,生產特種設備企業發生風險的幾率降低的同時,還可以使特種設備企業對特種設備風險的投資更加合理。由于綜合安全評價法,企業不僅可以確定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問題,還可以根據所發生的問題合理投資該特種設備,從而使企業的資金虧損度減少。
(四)有利于安全部門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監控
特種設備是否通過綜合安全評價法以及特種設備的技術是否安全是安全部門監控的范圍。在綜合安全評價法的基礎上,不僅可以提高生產特種設備的質量和安全性,還可以使安全部門對于企業在安全方面實行有效監控。
三、分析特種設備在被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一)特種設備在安全方面沒有得到保障
特種設備本身就具有極大地風險,而特種設備劃分的級別不同,風險也就不同。然而安全部門沒有很好地制定相關制度,使每項特種設備都需要大量的檢查報告,并檢查附件的安裝是否達到標準,從而導致特種設備超期未得到檢驗或者特種設備的使用超時而引起事故的發生。
(二)特種設備在安全管理方面沒有得到保障
企業沒有制定詳細的安全管理制度,使特種設備在制造完成后出現的風險與特種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不能得到更好的解決,從而使特種設備的工作人員的管理功效和應急處置偏低,以至于特種設備在安全方面缺乏正確地管理。
(三)特種設備在環境方面沒有得到保障
不同的特種設備對于外部環境的要求也不同,而大多數企業并沒有仔細地考慮地理條件是否適宜,而是選擇利益最大化,導致特種設備在外部環境方面產生潛在的危險。
特種設備的內部環境需要被查看是否被占用或者是否隱藏有危險的化學物質,否則不符合綜合安全評價法的評價標準,然而特種設備的內部環境不方便仔細檢查,導致特種設備在內部環境方面產生潛在的危險。
(四)特種設備在工作人員方面沒有得到保障
特種設備需要的工作人員與現實中的不匹配,例如特種設備工作人員得到的安全意識培訓較少而導致幾乎沒有處理風險的能力,從而使特種設備工作人員缺乏特種設備的操作技能;特種設備的工作人員容易發生危險而導致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從而拖慢特種設備制造過程的進度;由于工作人員較少而進行高強度工作,導致發生各種風險。
四、在綜合安全評價法的基礎上對于特種設備風險的建議
(一)在特種設備安全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目前,特種設備是否安全是特種設備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然而特種設備能夠正常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做鋪墊。部分特種設備企業可以通過計算特種設備在安全方面的預算資金,向國家尋求一定的支持。發生風險需要的資金一定遠遠大于在特種設備安全方面的投入,甚至使企業的知名度和信譽度下降。
(二)提高特種設備風險的管理意識
大部分特種設備企業疏露于安全管理,給與特種設備帶來風險。企業可以促進設備監管機構專家與企業所有人員交流,使工作人員對于特種設備的操作流程以及使用所注意的事項加以深入了解,從而使工作人員提高特種設備風險的管理意識以及處理能力。
(三)定期檢測并維修發生故障的特種設備
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應嚴格依據檢驗的標準,及時發現已發生風險的特種設備并加以維修。例如建立公正的特種設備檢測機構,打破傳統檢測機構的不公平現象;在特種設備檢測機構之間組織大規模的競爭,普遍提高我國檢測人員的檢測水平。
(四)增強特種設備工作人員的訓練強度
為了降低特種設備風險發生的幾率,企業應禁止無證人員上崗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訓練強度,使工作人員熟練掌握特種設備技術,從而使工作人員在特種設備發生風險的時候擁有及時處理風險的能力,大幅度降低特種設備發生風險而帶來的損害。企業也可以及時使已經發生故障的特種設備返廠維修,作為工作人員的訓練道具,從而使工作人員的實踐經驗得以增強。
五、結語
總而言之,特種設備作為綜合安全評價法的對象,在綜合安全評價法中擁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本文通過分析在綜合安全評價法下特種設備的優勢與不足,對于如何更好地在綜合安全評價法的基礎上處理特種設備風險提出一些建議,希望對特種設備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有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張廣明,雷慶秋,劉愛國,等.橋(門)式起重機安全運行監控記錄裝置的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20(4):59-63
[2]程凌,華浩,陳正南.重大危險設備的確定及其失效后果嚴重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9(5):129-134
[3]湛孔星,陳國華,跨城域突發事故災害應急管理體系及關鍵問題探討[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9(9):172-176
[4]楊振林,劉金蘭.層次分析法在特種設備風險評價模型設計中的應用[J].工程機械,2009,40(1):38-41
[5]劉富君,孔帥,胡東明,等.風險評估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發展[J].無損檢測,2009,31(12):954-958
[6]強寶民,李洪光。基于無線傳輸的橋式起重機安全監測系統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08(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