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啟超
一、引言
目前,物流市場快速發展,物業人才需求不斷上升,各類物流人才包括物流操作人員均嚴重缺乏。毋庸置疑,物流管理專業作為一個新興的專業,具有很強現實價值和意義。然而我國高等教育中物流人才培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例如:就業定位不準,勞動力供給與企業需求相脫節;專業建設不完善,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實踐環節。因此,我國高校要如何建立一個完整的、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物流人才培養體系已經成為重中之重。同時對于改善我國不用地區物流教育發展的差異和不合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物流管理專業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不斷改革以適應社會發展訴求是其基本的歷史宿命,是其存在的活力所在。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就業需求為導向,構建與能力本位和職業本位相吻合的課程理念。翻轉課堂是近幾年國內外教育者們關注較多的教學模式之一,其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術的環境中將傳統的“課堂傳授知識,課后完成作業”的教學過程徹底翻轉過來,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查閱資料、與教師同學在線交流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則利用大量課堂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組織與參與小組活動、解答問題、指導學生完成作業等。實踐證明,翻轉課堂在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和提升教師工作滿意度等方面都有促進作用。基于翻轉課堂的物流管理教學課程模式的建立,對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和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都將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和戰略意義,有利于應用型的高級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緩解國內企業物流人才短缺現象,保障物流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一)針對翻轉課堂問題相關研究:國外已開展了幾年的翻轉課堂教學實驗,主要的研究成果有:Justin G探討如何將翻轉課堂運用于教學實踐,國外的研究以應用為主,也有側重介紹視頻等學習資源的開發和翻轉課堂實施步驟的相關研究,但仍然比較零散、缺乏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以及實施保障體系的體統研究。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和實踐剛剛起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為何克抗在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一文,文章從中國“跨越式教學”與西方“翻轉課堂”的比較中探討“翻轉課堂”的本質特征以及中國式“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等方面,較深入地論述了“翻轉課堂”的真正內涵與本質;張金磊等針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探索并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教學設計進行研究。張新明依據翻轉課堂教學的要求,在對網絡教學視頻加工整合和對習題答案呈現方式優化的基礎上,構建出支持翻轉課堂的網絡教學系統模型。
(二)針對物流管理教學改革研究,就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而言,代表性論文有王駿等對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計劃及人才培養進行的研究;陶表溢等關于在高職院校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的思考;崔媛從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方法應用、技能訓練強化、考核方法改革四個方面提出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措施;宋巧娜提出在翻轉課堂的理念下,從教學模式的設計、實施和管理三個層面進行深入探討,構建物流應用型人才培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李家銳在物流管理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改革一文中提出高職院校在培養物流管理人才過程中需要盡力面向物流產業,操作性較強的實驗室,關鍵提升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動手能力。
由于我國物流管理專業開發歷程較短,諸多高校開設課程的重點仍放在專業的設置、課程開發等方面,故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革,最大化保障我國物流管理專業的科學設置和物流市場的永續發展,本課題旨在研究物流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改革相關問題,將翻轉課堂引入到教學環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就業競爭力,培養出應用型的高級物流管理人才。
三、應用型高校基于翻轉課堂的物流管理教學模式對策
應用型高校十分重視實踐教學改革,但物流管理課堂任然有許多弊端,為滿足物流人才市場對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提升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物流管理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探討就變得尤為重要,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渠道,也是能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物流管理課程教學方法的選擇應多元化,開展不同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將微課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應用到在物流管理教學過程中具有如下優勢:
1、學習方式更靈活,教學效果好。微課一般針對一個具體的知識點,在短時間內完成,內容較少,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相比于課堂教學,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會感覺到更加輕松快捷。
2、科研更好地拓展學生學習范圍,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微課和翻轉課堂科研作為課堂的一種補充學習模式,可以帶來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不同的新鮮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3、提升教師專業能力。通過翻轉課堂科研確定課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不斷地完善課程內容和與學生之間教與學。
(二)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完成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進行學習,將傳統的倉儲與配送學科體系中的知識內容,轉化為若干個工作項目,圍繞著一個個具體接近于實踐的工作項目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全程參與,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
行為導向教學,即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考慮倉儲與配送課程所涉及的崗位群中的各種角色及各角色要完成的任務,對各種角色的行為、角色行動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及角色扮演者的內在調節機制進行科學設計,并進行有效實施和評價的教學活動過程。
(四)案例教學法
對每個物流管理作業環節,都可以運用案例教學手段,引導分析案例,啟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清晰地理解相關業務操作的意義和注意事項,可以更加直觀地接受專業知識,加深記憶。
(五)仿真實訓教學法
借助于高校實訓室內的業務軟件,將企業實際運作的各種實際流程帶到實訓中心,并結合企業實際運作,采用相關實訓軟件對學生進行實訓,使得每名學生在結束軟件實訓后都能獨立承擔倉儲與配送各個作業環節的實際操作。
四、結語
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基礎,結合相關理論,探討如何改善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適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提升理論聯系實際,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理解并學會溝通與協作,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增強主動學習的熱情,在主動學習過程中提升實踐應用技能。
【參考文獻】
[1]宋巧娜.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多元化教學模式探討[J].物流科技,2012(8):30-31
[2]曹細玉.基于翻轉課堂的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儲運,2015(4):112-113
[3]黃穎.翻轉課堂在倉儲與配送管理教學模式中的創新應用[J].職業教育,2015(20):46
[4]鄧攀.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市場,2017(4):191-193
[5]崔媛.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技術與教育,2015(2):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