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煙平
(長沙市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 長沙 410133)
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長沙地鐵1號線地鐵車輛在正線運行過程中,陸續發生多起輔助逆變器交流輸出200%過載故障。
車輛輔助逆變器發生200%過流故障后,失去三相交流AC 380 V及直流DC 110 V供電,造成空壓機無法打風、空調無法正常工作、車載蓄電池無法充電,嚴重影響車輛正常運行,見表1。
通過解析表1中7起故障波形及事件記錄儀數據分析,電網電壓在故障前后均較穩定,無明顯異常;故障現象為200%輸出過載,前級變壓器原邊電流(IGBT模塊輸出)波形有同步增大趨勢;部分波形在故障保護時刻前輸出電壓有異常畸變現象;現場處理對風機控制接觸器進行預防性處理,故障發生后,并未更換風機;故障發生時刻,伴隨著風機控制接觸器的轉換動作。其中,6起故障發生在K12閉合,1起發生在K12斷開;200%過流保護時大電流的持續時間約為200 us。
對其中1起故障記錄進行解析分析,故障波形如圖1。
故障出現在風機由高速切換為低速檔過程中。控制箱發出K12閉合指令,24 ms后,收到200C故障反饋指令(V、W相過流),隨后4 ms收到K12閉合狀態反饋指令。從發出K12閉合指令到收到閉合反饋指令,時間共28 ms。此過程中,K11控制指令及反饋指令為高電平(K11閉合),K13控制指令及反饋指令為低電平(K13斷開)。
根據故障波形對故障進行分析,故障發生在風機控制接觸器K12吸合過程中,風機控制部分電路原理圖見圖2。分析風機控制邏輯如下:
(1) DCU控制單元上電初始化完成3 s后,閉合K11、K12接觸器,K13不閉合。
(2) 當交流輸出額定電流Ie>100 A,持續5 s,斷開K12,檢測到K12斷開狀態后,延時3 s,閉合K13。
(3) 當交流輸出額定電流Ie<100 A,持續5 s,斷開K13,檢測到K13斷開狀態后,延時3 s,閉合K12。
因K12K13之間存在電氣互鎖,且有3 s延時,風機的控制邏輯合理。通過與星三角風機的典型控制電路進行比對,此處風機控制電路在原理上與典型電路一致,該電路形式已在深圳地鐵1號線、南京寧天城際、長沙地鐵1號線、南昌地鐵1號線等使用。
結合故障數據,在K12動作過程中,出現交流輸出200%過載短路現象。可能存在風機原因或者接觸器在切換過程中出現短路情況。

表1 車輛輔助逆變器交流輸出200%過載故障統計表

圖1 200%過載典型故障波形

圖2 風機全速半速控制電路
2.3.1接觸器頻繁切換試驗
按照現場的風機控制邏輯,在負載功率約90 kVA的條件下,修改控制軟件以27 s為周期反復進行風機高、低速的轉換控制。試驗時間為30 min,并將K11、K12、K13接觸器更換為現場故障返回品,未發生200%過載故障。試驗波形如圖3所示。

圖3 接觸器切換試驗波形
為確認風機切換延遲的時間足夠,排除風機在星-三角切換過程發生磁場的突然變化,測試風機斷電后的電壓,波形如圖4所示,電壓完全掉電的時間為300 ms,未見明顯異常。

圖4 風機斷電后剩余電壓波形
2.3.2網壓跳變試驗
以27 s為周期反復進行風機高、低速的轉換控制,輔助逆變器工作并進行風機轉換,同時進行輸入電壓突變試驗(電壓突變312.5 V),未重現200%故障。試驗波形如圖5所示。

圖5 接觸器切換試驗波形
2.3.3三相輸出負載短路試驗
風機切換過程中,將三相輸出負載短路。該試驗的目的是模擬風機轉換過程三相輸出負載出現短路。其故障記錄波形如圖6所示,明顯與現場故障波形不同。
2.3.4修改風機保護閥值試驗
空載條件下設置200%過載保護閥值60 A,使觸發保護電流值遠低于正常程序保護值((945±50) A),極大提高觸發保護的概率,在運行約15 min左右上報200%過載故障,多次試驗情況類似,200%過載故障發生在控制接觸器(K12,K13)動作時刻,且試驗故障波形與現場故障波形類似。
典型故障記錄波形如圖7所示。

圖6 故障波形

圖7 故障記錄波形
2.3.5電源地干擾試驗
采用圖8高低速切換邏輯,輔助逆變器空載運行,200%過載故障保護閥值設置60 A。
試驗過程中發現從控制單元DIO板發出的逆變模塊24 V驅動脈沖存在被干擾的現象,測得24 V電源波形如圖9所示。由于控制單元24,15,5 V電源都是共地的,可能地電位被干擾從而導致24 V電源異常。試驗將控制單元面板上的24,15,5 V電源地均外接至機箱接地柱,試驗依舊觸發200%過載故障。
2.3.624 V電源干擾
風機內部設置有24 V的超溫保護信號,由于該24 V 超溫信號線與風機380 V供電線采用同一根多芯電纜傳輸,懷疑在風機切換時,電纜上電流的變化干擾24 V電源,從而影響24 V脈沖信號。試驗將風機超溫信號線斷開,輔助逆變器持續工作2 h,未觸發200%過載故障,試驗典型波形如圖10所示。

圖8 風機高低速試驗控制邏輯

圖9 24 V電源波形
長沙地鐵1號線200%過載故障導致機理如圖11所示。

圖11 故障模式簡圖
由于24 V超溫信號線與風機380 V供電線采用同一根多芯電纜傳輸,在風機高低速轉換時,風機電機為感性負載,電機供電電纜存在電流波動,其波動產生擾動影響24 V電源,而該24 V電源與數字入出板(DIO)輸出的輔助逆變器模塊(INV)脈沖為同一電源,24 V脈沖缺失導致INV模塊橋臂電流出現過流。試驗室故障時刻波形如圖12所示。

圖12 故障時刻典型波形
輔助逆變器設計時,風機轉換點設置為70%,即在風機低速檔時,滿足整柜額定負載70%的溫升,當整柜負載大于額定負載的70%,風機切換成高速檔工作,同樣滿足整柜溫升。
目前長沙地鐵1號線風機高低速轉換點為額定負載的30%,主要是考慮如線路環境情況較為惡劣,濾網易積塵,提高風速利于散熱,在實際應用中,現場環境較好,同時風機轉換點較低,接觸器動作頻率較高,由于故障發生在風機高低速控制接觸器動作過程中,干擾源出現的概率也較高。
風機高低速轉換點設置為70%時溫升試驗情況如下,先進行低速工況溫升,再切換至高速工況溫升:

圖13 溫升試驗波形
從圖13可知,試驗開始為低速工況,溫升穩定后,變壓器最熱點溫度約140℃,調整負載(調整過程中,負載有切除,溫度有短時下降),使輔變工作在滿載,溫升再次穩定后,較風機低速時增加約5℃,仍滿足整柜溫升性能指標。因此,通過將風機高低速轉換點由30%恢復成70%,可極大減少接觸器動作頻率,干擾源出現概率也極大降低。
風機超溫信號由DC 24 V改為DC 110 V,風機在高低速切換過程中,電流變化難以影響DC 110 V風機超溫信號及DC 24 V供電,將風機超溫信號改為DC 110 V后,持續試驗7 h,未觸發200C保護,且DC 24 V脈沖波形正常,典型波形如圖14所示。

圖14 采用DC 110 V驅動風機超溫信號
風機超溫信號的電纜采用的是0.5 mm2,接入控制單元的DC 24 V電氣接口,DC 110 V通過配置不同的限流電阻來保證輸入光耦可靠導通。DC 110 V通道限流電阻為33k+33k,光耦導通鉗位值11 V,通道電流為(110-11)/66k=1.5 mA,DC 24 V通道限流電阻為3.6k+3.6k,光耦導通鉗位值11 V,通道電流為(24-11)/7.2k=1.8 mA,因此,將風機超溫信號DC 24 V改為DC 110 V,滿足使用需求。
(1)試驗分析為風機電機內部供電電纜和超溫信號線共存,在電機轉速切換過程中,交流電流變化影響DC 24 V超溫信號,從而影響DC 24 V電源,導致模塊24 V驅動信號異常缺失引起200%過載故障。
(2)通過修改軟件,將風機高低速轉換點由30%改為70%,有效降低干擾源的出現;通過將風機超溫信號接線移動點位,將風機超溫信號由DC 24 V改為DC 110 V,有效降低干擾路徑的影響。
(3)通過以上兩項改動,從干擾源及干擾路徑兩方面降低干擾,結合車輛運營實際負載分析,有效解決現場200%過載故障,使用至今效果良好,未再出現逆變器200%過載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