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是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是關系黨的事業后繼有人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任務。日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于適應新時代要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意見》。會議強調,要著眼“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著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眼黨的事業后繼有人、興旺發達,努力建設一支忠實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適應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經得起風浪考驗,數量充足、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年輕干部隊伍。會議為新時代發現培養選拔什么樣的年輕干部、怎樣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明確了方向,指明了路徑。
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關鍵在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工作。從對年輕干部“要敢于給他們壓擔子”到樹立好干部標準,從強調“干部成長是有規律的”到要求年輕干部多“墩墩苗”……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各級黨委(黨組)堅決落實好干部標準,破除唯年齡偏向,改進后備干部工作,優化干部成長路徑,推動落實常態化配備目標,培養選拔年輕干部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砥礪奮進的5年,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無不證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關鍵在于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歸根到底在于培養選拔一批又一批優秀年輕干部接續奮斗。
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履行新使命,我們需要以更長遠的眼光、更有效的舉措,及早發現、及時培養、源源不斷選拔使用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優秀年輕干部。進一步推進年輕干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新的生機活力。只有讓優秀年輕干部不斷涌現,在服務大局中凝神聚力,在聚焦主業中實干擔當,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才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打造新時代年輕的“中堅力量”,要以大力發現培養為基礎,以強化實踐鍛煉為重點。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改革發展的第一線、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服務群眾的最前沿,是鍛造優秀年輕干部的“大熔爐”,是年輕干部歷練成長的“大考場”。只有到基層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才可能在日后“舉重若輕”“閑庭信步”;只有到一線去啃硬骨頭,做好群眾貼心人、發展帶頭人,制定政策才不會“水土不服”。
打造新時代年輕的“中堅力量”,要以確保選準用好為根本,以從嚴管理監督為保障。治黨治國之要,首在選人用人。年輕干部成長起來了,培養出來了。關鍵還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終等于還是沒有好干部。同時,組織上培養干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監督好,讓他們始終有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警覺。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嚴把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真正讓忠誠干凈擔當、為民務實清廉、奮發有為、銳意改革、實績突出的年輕干部得到褒獎和重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
面向未來,改革深水區、矛盾復雜區、問題頻發區,尤需年輕干部在攻堅克難中開闊視野、磨礪品質、錘煉本領。要毫不動搖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健全完善年輕干部選拔、培育、管理、使用環環相扣又統籌推進的全鏈條機制,形成優秀年輕干部不斷涌現的生動局面,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中國夢的華彩篇童書寫在神州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