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基層社會管理而言,群眾文化活動是提升其水平的主要途徑。基于此,筆者從基層社會管理和群眾文化活動間的關系入手,分析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的有效措施,基層干部需要提高對群眾文化的重視,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創新活動的形式及內容,這樣才能在新時期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社會管理?群眾文化活動?基礎設施建設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有了顯著提升,群眾對文化的需求隨之增加,很多群眾都積極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和群眾文化活動的良好發展趨勢不同,基層社會管理的發展狀況不容樂觀,基層干部需要借助群眾文化活動提升基層社會管理水平。
一、基層社會管理和群眾文化活動的關系
群眾文化活動是將群眾作為主體的一種活動,具有廣泛的覆蓋面和較強的影響力。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促進基層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當群眾文化活動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基層社會管理會呈現出全新的局面。具體來說,群眾文化活動可以提升基層社會管理的水平和靈活性,有助于安定、和諧基層社會的構建,為城市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基層社會管理能夠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從而實現基層社會組織化,使社會結構治理得到進一步優化。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基層社會管理也需要順應時代發展,將滿足群眾需求作為核心,加入新時代的多種元素,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以此為基層社會管理帶來更多的活力,促進基層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面向基層社會管理的群眾文化活動創新
(一)提高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
就目前的狀況而言,很多基層干部都具有“重經濟和輕文化”的錯誤思想,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了經濟發展上,缺乏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導致群眾文化活動得不到良好的發展,限制了基層社會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基層干部要改變錯誤思想,提高對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視,將群眾文化活動的成果納入到基層干部的考核中。與此同時,還可以選派有活力的年輕人作為專職管理人員,負責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調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促進群眾文化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二)充分利用資源優勢
基層干部需要明確所在地區的資源優勢,充分應用這一優勢,以此確立群眾文化活動的目標,保障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與此同時,基層干部還要以所在地區的特色文化為基礎,確保群眾文化活動能夠體現群眾的先進理念,以此提升基層社會管理的水平。比如湖北宜昌的基層干部在端午節的時候舉辦紀念屈原的活動,組織基層群眾進行賽龍舟和包粽子比賽,傳播我國傳統民族文化;溧陽市文化館舉辦的民俗文化表演,包括金龍隊、馬燈舞隊、獅鼓隊等多個表演碎舞,吸引了眾多市民觀看,充分體現了溧陽地方特色。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基礎設施是主要載體,基礎設施建設會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基層干部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首先,進一步建設公益性基礎設施,比如圖書館、電子閱覽室以及老年人活動中心等設施,豐富圖書館以及電子閱覽室的藏書,豐富老年人活動中心的相關設施;其次,加強對文化活動場所的管理,提高基層干部的文化服務水平,確保群眾文化活動能夠滿足基層社會管理需求,使優秀群眾文化得到進一步傳播。
(四)創新活動的形式及內容
在過去,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非常單一,大都是戲曲表演、歌舞表演或者棋牌比賽,長此以往,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有所降低。因此,基層干部需要走到群眾中間,深度挖掘民間文化,創新群眾文化活動的形式及內容,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基層干部可以舉辦具有地方特色或者民族特色的活動,如剪紙或者編織比賽,并靈活應用電視和互聯網新媒體,進一步宣傳群眾文化活動,將文化建設的成果展示在更大的平臺上,以此提升群眾的文化品位,充分發揮群眾文化活動的價值。比如沈陽市文化館和美術館聯合舉辦 “創意T恤繪畫活動”,不僅吸引了老中青三代人參與,還吸引了很多兒童,有助于提高群眾的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1]
三、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活動有助于基層社會管理水平的提升。通過對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分析可知,基層干部要明確基層社會管理和群眾文化活動間的關系,采用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以此促進基層社會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小云.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輔導策略分析[J].大眾文藝,2017(23).
(作者簡介:張新建,男,大專,德州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