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導向利好,行業劇開始蔚然成風,涉及各種職業品類,但其市場亂象也逐漸顯露,專業術語處處見bug,成為觀眾詬病的對象。為給觀眾真正呈現出一部經得起反復推敲的行業劇,聚焦航空題材的《壯志高飛》在劇本創作之初編劇們便潛下心來,通過咨詢、實地考察、查閱資料等各種渠道了解飛行領域的專業知識,這一潛便是三年,改7、8次稿,專業飛行員全程跟蹤指導。能夠做到沉下來去不斷的打磨劇本力求完美,這在我們當下影視劇行業的大環境中已經實屬少見,但就像《壯志高飛》的監制陳德修所說的那樣:唯有堅持,才能真正做到讓作品不減分。
話題:堅持、行業模范、娛樂。
強收衛生費,忽視明碼標價原則
據報道,近日有游客投訴在婺源上嚴田村游玩時,被該村旅游專業合作社工作人員收取200元衛生費。盡管婺源旅游市場聯合執法調度中心快速查處,已責令涉事人員全額退還收取的衛生費,并向當事人賠禮道歉,但仍有不少網友對處理結果不太滿意,認為處罰太輕。從過去的新聞中可知,一些旅游景區收取衛生費的現象并不在少數,游客也多有抱怨。這種抱怨并不是指向說,這項費用不該收取,而是說沒有明碼標價。
話題:胡亂收費、旅游業、消費者權益。
“為學生好”也要合理合法
3月20日,黑龍江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學生稱學校正對男女生交往等行為進行嚴查,一旦發現男女生不當交往將扣除相應學分并進行通報。該校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學生違紀處分條例》中說,“在校期間非法同居或發生性關系者,給予開除學籍處分”。據悉,男女“交往不當”還會被錄像,這是嚴重侵害學生隱私權的行為。學校有自己的價值取向,這沒問題。但學校的制度也應當考慮合理性與合法性,不能侵犯學生的合法權利。
話題:個人隱私、學校教育、法治意識。
傳承中國
人們常常認為許多傳統文化類型曲高和寡,以至于傳承危如累卵。實際上,傳統文化恰似一口鄉音,在浸潤中形成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不需刻意為之,而是重在激發自身的體驗,將“傳承”神秘的一面撥開,讓它在日常生活中重新鮮活起來。文化傳承類節目《傳承中國》就為京劇進入現代生活的日常審美、為大眾所接受作了很好的示范,讓我們看到了京劇的雅俗共賞,以及京劇傳統里包含的豐富的創造性。
話題:傳統文化、國粹、傳承與創新。
取消高考加分項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對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將全面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等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高考加分一直遭遇造假質疑,常常成為輿論焦點。徹底取消高考獎勵性質加分,也是順應輿論呼聲。
話題:教育公平、功利性特長。
“棒打丹頂鶴”是誤傷?
有網友近日舉報稱,石家莊市動物園內有工作人員持棒毆打虐待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丹頂鶴。監控視頻顯示,飼養員拿起一件疏通下水道的工具,對處于非攻擊狀態下的丹頂鶴進行毆打,丹頂鶴被打得右翅骨折,無法站立。園方回應稱,丹頂鶴先啄到飼養員面部,飼養員遂還手,“誤傷”了丹頂鶴”。事實上,一只丹頂鶴根本無法對飼養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實質性威脅,一個合格的飼養員不該和動物一般見識。嚴格按照職業準則對待動物,不虐待、暴打動物,這應該是飼養員起碼的職業倫理。
話題:職業操守、愛護動物、愛心。
玩偶可愛,請勿置車頂
近日,一種“蜘蛛俠”車頂玩偶在城市街頭走紅,不少車主在車頂或車尾安裝玩偶裝飾,除了蜘蛛俠,還有機器貓、龍貓、超人等,開車上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不過,這種張揚個性的做法,很可能付出被交警處罰的代價。在車頂安裝玩偶,不是車主個人的小事,而是關乎公共利益、公眾安危的大事。如果安裝不夠堅固、掛飾物脫落,如果駕駛人注意力被分散,很可能引發交通事故。
話題: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個人與集體。
孩子“巨額打賞”家長當長點心
據報道,未滿12周歲的女孩小晨花約10萬元“打賞”某直播平臺男主播,父親張先生以女兒作為原告,將直播平臺管理方訴至法院,要求返還“打賞”錢款。近年來,網絡主播這一新型行業發展迅速,巨額打賞的新聞更是層出不窮。蘇州一女公務員,喜歡網絡直播,經常給帥氣的男主播打賞,前后挪用公款164萬多元,最后將自己送進監獄。如今網絡變得越來越復雜,在呼吁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我們也要避免自己沉溺其中。
話題:網絡主播、巨額打賞、熊孩子。
清華學霸當保安
近日,一則“男子曾是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畢業后當保安”的視頻在網上傳播引發熱議。畢業于清華大學的張曉勇,曾在廣州某企業工作,2013年他來到湖南長沙一小區當保安,目前是某市場物管客戶部主任。在社會生活越來越多元化的當下,很多人依然有著固有思維,認為名牌大學畢業,如果不從商不從政,不取得點舉世矚目的成就,就是人才資源的浪費。然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選擇的自由,并不是每個名校畢業生都會擁有所謂“世俗的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尊重、理解,不去說三道四,這才是我們最該抱持的態度。
話題:個人選擇、尊重、人才。
“怒懟”高鐵吃泡面,過分了
網上流傳著一段高鐵吃泡面的視頻:一名男子在高鐵上吃泡面,被一名女子怒懟。視頻中的女子怒吼“整個高鐵都知道不能吃泡面”,情緒激動,且言辭激烈,甚至爆了粗口。事實上,沒有任何條文規定“禁止乘客在高鐵上吃泡面”。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女子本可以采取更溫和的方式勸說男子,即便勸說無果,也完全可以帶著孩子暫時離開。男子看似無辜,實則公共意識缺乏,罔顧他人感受,導致這場鬧劇不斷擴大。靈活處事,“己所欲,勿施于人”,是包容、克制的體現,也是一種道德要求。
話題:自私、公共意識、說話方式、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