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尤去非
直到高三一輪復習快結束時我還是個每天關注時事,享受生活搜羅美食討論八卦,聽著音樂入睡迎著大太陽起床的人,班主任依然孜孜不倦地請我“喝茶”,而我依舊油嘴滑舌為自己開脫。然后在某次很常規的“喝茶”后,我走在路上開始琢磨那些不中聽的話。
“你是通過實力考進我們重點班的,一年多以來我什么道理都跟你講過,現在我就想問問你,離高考也就100多天了,設想一下高考完你的同學們忙著旅游狂歡,圓夢心中的大學,你告訴我,以你現在的成績,你去哪兒,你接下來怎么走。”
大概是這段話,使我被迫面對現狀暢想了一番未來,然后開始怕了,我的知識儲備少得可憐,沒有像樣的筆記本改錯本,發過的卷子根本找不到,學習習慣糟糕得一塌糊涂。
6天后的期末考試數學我考了65分,班級均分117分,我的數學單科年級倒數。
放寒假了,學校里又冷冷清清的,上屆文重的學哥學姐們也放寒假回來了,學校組織了一個交流會,丟給我們一個報告廳讓我們隨意聊,全程沒有老師參與,氣氛很輕松。
我們攥著習題,看他們播放PPT《我們怎樣走來》。原本是很正能量的畫風,然而我越聽心里越慚愧,滿腦子都是自己慘淡的未來,焦慮之下使我差點站起來拿著話筒大吼誰來救我。
之后的日子里,借同學的歷史學案全套復印完,大概有五厘米厚,雙面印成單面,方便自己在背后整理相關題目,時間軸,背景知識和時代特征,高考時已經標記得密密麻麻,也翻得跟多數人用了三年的一樣舊了。想想那時還因為一些無聊的人浮夸地驚嘆都這會兒了還復印這么多哪里跟得上而玻璃心,委屈了好一陣。
春節不知不覺就到了,大年初一,從拜年隊伍中偷溜回去刷題,厚厚的高考資料一天十幾頁,邊做邊總結。從來沒有想過一個假期的學習效率能有這么高。
開學時距高考96天,二輪復習時學習狀況好了很多,每一節課都拿出了充分的效率,所有講過的題基本都能按時總結完,語文和英語堅持限時做題,查字典背文章,很快進步到了120+。文綜的復習量很大進度也很快,一節課復習一個單元,而我必須提前把這些內容徹底弄清楚,經常一次借四五個筆記本對比著抄,畫出知識體系,標出重點,不清楚的地方問得明明白白,然后上課的時候我永遠是最興奮的那個。隨即的一模考試進步了100多名,到了踮踮腳就能夠到一本線的名次。
每天晚飯時間都有很多人在教室附近的花壇間、走廊上背書,曾經有一次我又浮躁得坐不住,著急地想找心理老師聊天,走出教室看見外面熱火朝天的背書氛圍,一下子就愣住了。我看見好幾個超級學霸穩穩地坐在樓梯臺階上拿著奇舊無比的學案專注地背著,而我明知自己是因為實力不夠而焦慮,卻不能靜下心好好地提升自己。這幅場景比任何道理更能讓我清醒,然后我默默地走回教室,從此學會了用埋頭學習來緩解情緒。
日子在奮斗與迷茫中逝去,其中仍有波折,但總體還算順利,我們又迎來了二模。
高考前最后一個月,我的心態非常平和,因為經過這些起起落落,在很多次深夜痛哭第二天還得爬起來刷題背書之后,在很多次電閃雷鳴還得蹚著雨水外出補課之后,在很多次忍著煩躁把出錯的題目改了一遍又一遍之后,我真正理解了“堅持”這個偉大的詞語的含義。
三輪復習時又有六輪模擬訓練,在這期間,我的數學終于踏上了100分的臺階。
現在距高考過去了一個多月,我很感激這段在強壓下迅速成長起來的日子,更重要的是,這段經歷教會我永不放棄,以及為了成為一個更優秀的自己而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