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430068)
中國傳統圖騰,作為古老的文明象征,其種類繁多,在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人們往往會選擇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作為美好愿景的寄托。龍圖騰,為中國最為典型的圖騰代表。除此之外,勞動人民還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圖騰圖案,如朱雀、玄武、鳳凰等等。這些圖騰由信仰和寄托逐漸演變成元素符號,被現當代的設計師以敏銳的設計目光運用到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既不失美感,同時也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再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書籍承載著人類文化的傳播,將圖騰元素與書籍設計結合,記錄了民族歷史文化,更多的承載了歷史文化遺產的信任。在演變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將這些寄托了美好祝愿的圖騰圖案進行了歸納和提煉,從而形成了一種模式和中國傳統圖騰圖案的獨特功能。
許多當代標志設計不僅僅延續了傳統圖案,更重要的是在延續的基礎上賦予了新的生命與象征意義,更加生動、更具有強大的文化底蘊。如我們經常看到的華夏銀行的標志,以及一些電視臺的臺標設計,都運用了傳統圖騰符號,更能展示中國風的設計理念。傳統圖騰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內涵,在進行與書籍相結合的過程中需注意一些設計原則:首先,在現代書籍視覺設計應用中,遠古圖騰符號和元素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描述,更多的是將民族符號與現代設計理念結合,屬于現代設計但又不失文化內涵。第二,遵循繪畫美與設計美的形式原則,能吸引觀者,并去猜測其背后的設計理念。圖騰在書籍設計中的應用,首先我們要刨根尋底,究其文化歷史內涵,同時也要用發展的眼光去創造,使兩者的結合能再現歷史、體現文明、呼應社會。因此,我們再進行書籍設計的過程中,其圖騰的可以作為創意元素被使用,但不是簡單地描述,必須通過造型抽象和精神推廣的概念,以使書籍設計與傳統圖騰的結合,適應現代設計要求。
例如,龍圖騰作為眾所周知的圖騰符號,在古代就被廣泛運用,宮廷建筑、象征天子權位的衣著服飾、酒具器皿等等,龍的形象無處不在。在現代生活中,雖然龍圖騰的象征寓意不像以前那般明顯,但作為經典傳統,依然運用在廣大設計領域中,并且會一直流傳下去。雖然繪畫與設計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重畫面再現效果或表現韻味,后者側重于設計文化元素與整體視覺感受,但兩者可以互相借鑒。尤其是中國書籍設計,傳統的繪畫觀念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鑒。
傳統圖騰往往給觀者以神秘、具有形式感的藝術印象,其獨特的韻味給人以獨特的審美體驗。中國傳統圖騰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反映了人們的觀念觀念和社會需求,是一種大眾化的審美對象。在傳統圖騰圖案中,其內容和裝飾手法,從現代設計眼光來看,實則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甚至超越了很多現代平面設計。因此,現代書籍在設計中可以直接使用很多元素,但需要根據不同的文化符號和類別選擇,并應使用裝飾元素。中國傳統的“五色觀”,為現代書籍設計帶來許多靈感,現在很多平面設計師在書籍設計中,大量運用赤色、黑色和白色,因為這三種顏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形成鮮明的對比。赤色是中國歷史記錄中最早使用的顏色,即紅色,是廣大人民群眾最為喜愛的顏色,因為赤色象征著喜慶、平安、興旺、成功等一切美好的祝福。從古至今,紅色被設計師們運用到了極致。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征,給書籍設計師們帶來很大的啟發與設計靈感,傳統圖騰中“五色觀”的應用同時也運用到書籍設計中,將傳統圖騰進行再創造,給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審美體驗,并且刻上深深的傳統文化烙印。
傳統本身不是靜態的。它總是在一個動態過程中不斷揚棄、不斷創造。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的載體,圖騰藝術不僅體現了現代文化的特征,也擴展了現代書籍藝術設計中的傳統文化的血液。在這就要求在圖騰藝術中的應用,一方面,將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進行有效轉化。另一方面,圖騰藝術中積極的、吉祥的內容成為現代文化藝術的一個新趨勢。因此,圖騰藝術應用到現代平面書籍藝術設計應與時代特點相一致。
設計師在形式借鑒與重構、再現的過程中,利用書法文字與圖騰符號相結合,經過變形、重復、取形重構等手法,表現出新穎獨特的圖案設計。書法作為具有中國屬性的藝術,其線條感和繪畫感匯聚了中華傳統藝術的精氣神。同時,傳統圖騰借鑒書法藝術形式,在文字符號的基礎上更添形式美與文化內涵。
如今,藝術文化的設計已經成為主導文化,融合了地域特色的國際特征設計,以及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的互補,視覺傳達包括書籍設計是傳統文化環境的必然趨勢。在今天,圖案造型仍頻頻出現于設計的各個領域中。在眼花繚亂、錯綜復雜、各種文化交融的今天,我們的視覺傳達設計師在構思、創造一件作品時,更多的是肩負著傳播視覺文化的重任。書籍設計與傳統圖騰圖案的結合,不僅僅是一個簡單地時空復制,而是借用傳統圖騰圖案來闡釋其書籍設計本身以及千年歷史文明的深厚底蘊。因此,首先是選擇與其書籍文化相關的符號元素,結合當今的審美進行重構,最后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圖騰符號。將傳統文化與世界文化的元素完美地呈現在書籍設計作品中,形成屬于我們民族的藝術設計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