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旅游學院國際商學院 541006)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游客對旅游體驗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智慧旅游應運而生。智慧旅游又稱智能旅游,是以移動互聯網和智能終端設備的發展為支撐,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現代通信技術,將旅游管理、旅游服務和旅游營銷等相互融合,以信息化、智慧化的方式收集、整合并展現出來,服務游客、政府、企業及社會大眾的旅游信息化新階段。智慧旅游是旅游產業的高級形態,智慧旅游的實施使旅游產業發展進入更高的層次。在此背景下,紅色旅游發展也應該與時俱進,逐步向智能化發展。
桂林地處廣西西北部,歷史上紅軍曾三次經過桂北,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此,如著名的“湘江戰役”。因此,桂林的紅色資源十分豐富,既包括大量的物質資源,也包括極為豐富的非物質資源,即紅色精神資源。
物質資源主要是歷史遺跡,如革命抗戰遺址、革命志士和烈士的故居舊址、為紀念革命烈士而筑造的紀念碑等,也有一部分是后人為展示某段歷史事件而建造的紀念館。桂林的紅色旅游景點主要分布在桂林市區及興安縣、龍勝各族自治縣、資源縣、全州縣、灌陽縣。如位于桂林市區的八路軍辦事處舊址,興安縣的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全州縣的湘江戰役覺山鋪阻擊舊址,龍勝各族自治縣的紅軍巖、紅軍橋、紅軍樓,灌陽縣有紅三軍團指揮部、灌陽紅軍亭等。這些景點的主要分布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個中心,三條主線”。“一個中心”指圍繞八路軍桂林辦事處這一中心,市區的紅色抗戰文化逐步向太平路、麗君路、路莫村方向伸展。“三條線”由紅軍三次經過桂林的行軍路線組成,分別是1931年1月由鄧小平同志率領的紅七軍經過全州、灌陽,1934年9月肖克、王震率領的紅六團轉戰灌陽、全州、資源,1934年11月底包括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在內的中央紅軍經過灌陽、全州、興安、資源、龍勝進入湖南。除可見的物質資源,歷史還留下了豐富的紅色精神資源。如長征精神、文化抗戰精神等。
2016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游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提升紅色旅游發展水平。同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紅色旅游“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臺,《規劃》將桂林列為“十三五”期間廣西重點建設的“七大紅色旅游基地”之一。以“桂林—興安—資源—全州—灌陽”為主線的“重走長征路”紅色旅游線路也成功入選“八大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獲得廣西重點扶持。
《規劃》出臺以來,桂林紅色旅游基地依托桂林國際旅游城市展開建設,充實了桂林的紅色旅游產品體系。按照要求,桂林新建灌陽縣“重走紅軍長征路”紅色旅游景區,重點扶持興安老山界紅色生態旅游綜合開發項目。此外,還加強了與周邊省份的區域合作,推動區域紅色旅游的發展。不僅推出了由桂林至長沙、湘潭、韶山的跨區域紅色旅游線路,還推動了以貴陽為起始地,桂林為終點,途徑凱里、鎮遠、黎平、通道的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建設。另外,桂林還重點打造了一批有特色的紅色旅游景區,如八路軍桂林辦事處、桂林抗日文化運動舊址景區等。
2016年12月,《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正式公布,桂林市八路軍駐桂林辦事處舊址,興安縣界首鎮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湘江戰役灌陽新圩阻擊戰舊址及湘江戰役全州覺山鋪阻擊舊址4個紅色景區(點)成功入選。桂林紅色旅游發展已經初具規模,進入紅色旅游發展新階段。
桂林作為國際旅游名城,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任何新生事物及高科技產品都具有濃厚的興趣,同時也習慣并依賴于利用網絡獲取各種信息。桂林紅色旅游景區依托游客中心建設一系列高科技自動化服務系統和技術平臺,可讓游客足不出戶就能掌握各種旅游資訊;依托3D技術建立網上虛擬空間體驗系統,可讓游客提前了解景區情況,激發游覽興趣。紅色旅游智慧化建設可以使游客感受更加優質的旅游服務,讓桂林紅色旅游走在全國旅游發展的前列。
“互聯網+”代表一種經濟社會新形態。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已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旅游與互聯網的協調發展已成為當下急需順應的時代潮流。“互聯網+旅游”是智慧旅游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旅游業從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過渡的重要方法。桂林紅色旅游發展應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桂林各景區游客中心的數據進行分析,把握游客對吃、住、行、游、娛、購的真正需求,策劃創新性的紅色旅游營銷方案,提供個性化旅游紀念品,實現創新營銷。
通過智慧旅游建設,實現信息化管理,加強政府、企業與公眾的溝通。設置統一的旅游調度部門,開通求助與投訴電話熱線及網絡互動平臺,利用信息化優勢高度運轉。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旅游服務,更重要的是可以對一些不規范的、嚴重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行為起到震懾作用,營造良好的旅游市場環境。
全面推廣智慧旅游景區建設,首先實現景區無線網絡全覆蓋,讓游客無論走到哪里都有無線網絡接入。其次實現景區門票網絡預定,網絡上傳個人身份信息并進行核查,游客可直接通過面部掃描進入景區,既節約時間,也便于景區管理,提高安全性。再次,開通智慧支付平臺,景區內全面實現網絡支付。通過智慧景區建設,提升旅游體驗品質,助力桂林紅色旅游快速發展。
全面開展紅色旅游智慧化建設,運用信息化技術采集旅游信息,建立網絡平臺和移動終端APP或者微信小程序等。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推廣優質旅游線路,推出個性化紅色旅游紀念品,提供景區電子門票銷售等服務;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時發布景區各類信息供游客查閱。如景區的基本情況、交通路線,景區周邊的吃住情況,景區的實時游客數量等。通過智慧化建設充分滿足游客需求,提高他們的滿意程度,增強紅色旅游競爭力。
桂林不僅擁有美麗的山水,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還擁有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文化。如龍勝各族自治縣,居民主要以少數民族為主,現居境內民族有苗、瑤、侗、壯等少數民族,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桂林紅色旅游發展可結合當地的自然文化資源及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實現紅色旅游個性化發展。
積極引進旅游人才,為桂林紅色旅游智慧化發展積蓄力量。通過政策扶持、社會引導等方式,吸引旅游信息化專業人才,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投入到紅色旅游的信息化建設中來。
桂林是國際著名的旅游圣地,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打造智慧化紅色旅游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