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理工大學310000)
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里,一直都不缺少“和”的文思想,從封建統治者,到普通百姓家,從國泰民安,到家中各種小事,我們一直都在追求著“和”的思想境界;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燦爛,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中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近代仍然散發出耀眼的光彩,其中少不了儒家思想中的“和諧”。在儒家傳統思想里,"和諧"思想始終貫穿,儒家的和諧觀包含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身關系的和諧,在中國歷史上起著重要作用。至于“和諧”的含義,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討論,但在追求和諧社會的過程中,無論中外古代與現代對“和諧”的含義的理解基本相同。“和諧”的最終目標是為一個相對公平和公正的社會服務。這種指導思想,無論是治理意識還是各行各業,無疑都是肯定和支持的,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建設。當今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背景下,儒家的“和諧”思想對當代社會道德建設的理論依據和借鑒意義。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說:"仁者愛人"在孔子看來,仁是一種生命存在的最高境界。對于孔子來說,最高的境界是仁德,最重要的是將情感轉化為實踐,在儒家思想中,這種生活實踐是一種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不僅如此,儒家思想還重點強調“禮”, 它承認儀式是中國古代使用的社會秩序安排和社會規范。而在不斷的變化發展中,儀式強調遵守社會規范。孔子的“仁”和“禮”注重人與人的協調,人際關系,仁愛,道德和人格。雖然一些傳統觀念被摧毀,但它們的優秀內涵滿足了時代的需要,并得到了人們的廣泛認可。孔子的“仁”理論展現了人文精神,這是人類建立文明社會的最基本要求。它被當代“和諧”思想所吸收,并被現代社會所使用。儒家的“和諧”思想中的精華部分一直保存至今,并發揮在它的積極作用。
除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中國的其他民族中也含有相關理念,并且通過不斷的發展和融合,為中國社會的“和諧”思想提供借鑒,如伊斯蘭教中的“和諧”理念。他們也在不斷發展中尋求和諧的狀態,他們有自己的意識形態和道德觀,對于自己和宗教人士來說,服從和遵守這些思想和道德可以達到和諧的目的,實現和平與安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與造物主”、“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自身”等方面,但我們想要的“和諧”思想是基于與社會主義社會的相一致,我們不要求他們放棄自己的信仰,而是要讓宗教適應社會主義制度。因此,這種“和諧”思想,是有利于激發信教群眾自覺參與到社會主義建設當中來的思想。伊斯蘭教勸善止惡, 教人堅韌剛毅, 遵紀守法, 樂于助人, 愛人如己,倡導抑制人民的欲望,凈化人們的思想,穩定人們的心態,維護與他人,家庭,社會和自然的和諧,保護生態環境等,維護公平,公正,友好,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 維護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社會和諧相處,人與自然的和諧都是非常有益的。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體系中,尤其是馬克思的思想里蘊含著豐富的社會和諧思想,而能夠實現社會和諧是馬克思畢生的追求。馬克思創造了科學社會主義,同時也真正的解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在他的相關著作中,馬克思直接創立“和諧社會”一詞,其中包含了十分豐富的和諧社會的思想內容,馬克思恩格斯的和諧思想是對西方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尤其是對德國古典哲學的經典社會主義思想的繼承總結了各種錯誤思想與資產階級學者之間的斗爭經驗。 它是由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指導形成的和諧的科學觀。而這些思想內容,也同他們的其他思想一樣,是由特定的思想材料作為前提的。馬克思的和諧思想不是教條主義,是需要隨著時代而發展的。列寧在十月革命以后將社會主義建設付諸于實踐行動,在短時間內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對俄國的真實情況和特殊國情做出分析之后,他為俄國能實現社會主義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列寧從事社會主義實踐的時間并不是很長,但是他關于落后的社會主義國家如何進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也為如何使剛剛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社會和諧以及可以通過長時間的社會建設實現社會和諧提供了理論參考價值。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領導的黨中央提出了構建新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任務,全面建稱小康社會。以新世紀新階段為出發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特征是“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民主與法治意味著社會主義民主得到充分發揮,依法治國的基本方針得到落實,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得到了廣泛的調動;公平正義意味著社會各方面的利益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妥善處理,社會公平和正義得到有效維護和實現;誠信與友誼是整個社會互相幫助,誠實守信,人人平等,友好,和諧,和諧,即能使所有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欲望得到尊重,創造性活動 得到支持,創造性成就得到肯定;穩定有序,意味著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維護穩定團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就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指的是構成社會主義社會的各方面要素和組成部分。他們可以相互合作,調解,減少沖突,共同促進社會整體向健康的方向發展。當今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實友好,充滿活力,穩定與秩序,且人與自然能夠和諧相處的社會,這就為為每個人都提出了它的具體要求。人是社會的活動中的人,社會的和諧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即只有人和諧相處,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和諧,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而這些都與人的參與分不開。實現社會和諧是人類的最終發展目標,它為人們提供了自由全面發展的可能性。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對于中國社會中的“和諧”思想的構成與發展有了清晰的認識,我們應該在此基礎上對“和諧”思想加以繼承和發展,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