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金鑫
( 陜西華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渭南 714100)
由于石油化工產品市場變化,造成生產黃藥的原材料價格漲幅比較大,增加了黃藥的生產成本,導致陜西華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油藥廠液體黃藥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連續多年處于虧損狀態。所以,尋求替代或降低生產成本是我們亟待要解決的問題。
為此,陜西華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研發出新型HP-1型黃藥,并在金鉬股份兩選廠進行了工業試驗,工業試驗結果表明:新型HP-1型黃藥有利于提高硫精礦品位,回收率無明顯變化,可以推廣應用。
新型HP系列黃藥,采用混合醇合成的新型液體黃藥,主要是利用不同鏈長的黃原酸鹽的聯合捕收作用,增強了黃藥的協同浮選效果[1],有利于提高選別指標,提高浮選效益。
樣品取金鉬股份三十畝地選礦廠磨浮車間粗選鉬尾(即選硫車間原礦)。
試驗前進行了初步試驗參數探索試驗,藥劑制度同生產現場,黃藥單耗為30g/t·原礦,2#油單耗為10 g/t·原礦,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1。

圖1 開路試驗流程

表1 開路對比試驗結果%

尾礦 94.58 0.12 6.80原礦 100 1.67 100.00
開路對比試驗表明:新型HP-1黃藥的各項選硫指標均優于傳統的正丁基黃藥。
硫精礦品位提高了2.28個百分點,精礦回收率提高了6.2個百分點;且粗精產率低,選礦效率高,降低了精選段壓力。
由于在探索對比試驗中,不能確定新型HP-1黃藥用量的最佳用量點。因此,對新型HP-1黃藥進行用量試驗,以確定其對選礦指標的影響。具體實驗指標見表2。

表2 黃藥用量對比試驗指標%
此次實驗表明,HP-1新型黃藥用量在25g/t~35g/t·原礦的情況下,選別指標變化不大,只要保證黃藥用量單耗在25g/t·原礦以上,選硫作業指標不會有明顯降低現象。
對新型HP-1黃藥與正丁基黃藥進行閉路試驗對比,黃藥單耗均為30g/t·原礦,2#油單耗為10 g/t·原礦,試驗流程見圖2,具體閉路試驗結果見表3。
試驗結果表明,新型HP-1黃藥能完全替代正丁基黃藥,硫精礦品位和回收率均略有提升。

圖2 閉路試驗流程

表3 黃藥用量對比試驗指標%
由于選硫作業回收率和精礦品位相差很小,故在進行經濟效益分析時,只對降低黃藥成本方面的效益進行分析。新型HP-1黃藥生產成本(除去人工成本):新型黃藥生產原材料成本較正丁基黃藥生產成本降低約1600元/噸,降幅為13.79%。
(1)新型HP系列黃藥適應性強,能有效地根據選礦廠的不同需求進行藥劑優化,其性價比高。
(2)新型黃藥完全能替代金鉬股份兩選廠使用的正丁基黃藥,其利用不同鏈長的黃原酸鹽的聯合捕收作用,增強了黃藥的協同浮選效果,有利于選硫指標的提升。
(3)新型HP-1黃藥有利于提高選礦廠的選硫經濟效益,可以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