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錦釗
(廣東省地質局第三地質大隊,廣東 韶關 512030)
韶關市地處粵北山區,是廣東省地質災害多發地區,全市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達500多處,每年新增地質災害隱患約30處,以小型滑坡為主,礦山開采也極易引發地質災害,如何開展地質災害治理是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同時,地質災害治理又設計了地質學、土力學、巖石力學、工程監測技術等多學科交叉,綜合性較強。加上滑坡地質災害有較強的地域性差異,在粵北礦區周邊主要以小型突發性滑坡為主,滑坡的復發性較強,隱患點距離居民距離非常近,破壞性大。為此總結山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經驗,通過對施工過程重難點進行分析,為礦區滑坡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1]。

圖1 礦山滑坡隱患點治理項目施工平面布置圖
研究礦區主要巖土層有第四系填土層(Qml),平均厚度0.50m;第四系坡殘積層(Qdl+el),平均厚度1.80m;石炭系基巖(C),本工程場地地表大部分無積水,局部溝坎在雨季時有短暫性積水,地表徑流水主要為坡頂部因降雨積水和場外山體滲透水匯集并沿著山體由上順勢而下。地下水埋藏較淺,勘察期間,測得地下水位埋深:0.10m~0.60m,平均埋深:0.34m,地下水位標高:79.35m~99.60m,平均標高:89.44m。研究區地下水屬第四系土層滯水類型。中上部第四系土層含孔隙水,下部基巖含裂隙水。孔隙水與大氣降雨關系密切,孔隙水主要靠大氣降水及地表水的滲入和地下側向逕流側向補給。
滑坡的原因有很多,從地質環境條件,分析變形特性的誘發因素,對滑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人類活動與氣象、水文地質以及土壤等條件。就本工程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基巖及上覆土層的巖土特性較差是滑坡產生的內因。山體滑坡區自然坡度陡,也有利于滑坡的形成和發展。殘積土厚度較大,控制厚度在4.20~7.20米,山體滑坡的物質來源就足夠了。滑坡區有斷層,受到這個影響,斷裂帶兩側節理裂隙發育,巖體破碎。邊坡滑坡區發育的一組節理,在滑坡推力的影響下,巖土體易沿不利結構面而失穩下滑。
水在滑坡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本工程兩次滑動都與連續的強降雨天氣有關,大量的地表水滲透,提高土壤體重度,減少土壤的抗剪強度,減少土壤滑坡的抗滑動力量。在長期的重力下,坡體平衡狀態發生變化,導致緩慢變形,這是滑坡形成的原因[2]。
根據礦區周邊環境以及地質勘察的土質情況,即做到安全、經濟和便于施工,經與其它支護型式相比較,對邊坡分段進行處理,分段支護形式如下:①A-B、E-K段:該段由于部分基巖裸露,地表存部分孤石,故采用清表平整,清除孤石,掛網噴砼的支護形式,其中E-K段僅對坡面危石進行清理。②B-E段:該段為主要滑坡段,坡面有因滑動而垮塌的建筑物殘骸,坡體處于不穩定狀態。故對該段采用預應力錨索+格構梁+片石混凝土擋墻的支護方式。
根據擬建場地周邊環境以及工程地質條件,該滑坡屬淺層滑坡,支護形式采用坡頂設置排水溝、坡面危石清理、坡面采用錨拉格構和掛網噴砼的綜合治理方案,綜合工期等各因素分析,本工程施工的主要重點和難點有:①工程施工期間處于雨季天氣,施工難度大,工期緊,確保工程按進度計劃完成是本工程一大重點。②土方開挖、修坡和坡面危石清理,因施工場地狹小、坡面較陡,各機械材料擺放問題也是本工程難點之一。③附近地下水、地表水的滲透補給及施工用水的排放,所以要及時疏通排水系統以便保持施工場地不積水。④施工礦區緊鄰建筑物及居民區,土方開挖、修坡和坡面危石清理及錨索施工注意對建筑物及居民安全的影響。⑤原邊坡塌方殘留在坡面上的建筑物鋼筋砼板清除工作是工程難點之一。⑥治理工程施工中全過程采用信息化施工和動態設計,及時反饋信息,確保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因此監測工作尤為重要。⑦現場文明組織施工是考驗項目經理部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時合理安排各工序的交叉施工,是確保本工程能順利完工的重點環節之一。
①人工修坡清理坡面危石、鋼筋砼板清除和各個班組做好相關協調工作,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合理安排人力物力,確保每個工期節點的銜接,按施工總進度計劃安排各專業隊伍的計劃,加強基層協調和調試,保障專業施工隊的交叉作業和流水施工的順利進行,節假日不休息,加快施工進度。②在施工區域邊線設置安全防護網、警示標志并做好其他安全防護措施后才可施工,杜絕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區域,安全員在施工期間加強安全巡查,保證施工期間的安全生產工作。③坡面殘留的建筑物鋼筋砼板采用人工與機械相互配合進行清除,在滿足機械施工區域采用挖機破碎頭進行砼板的破碎,再由人工對鋼筋進行切割;滿足不了機械施工區域采用人工風鎬拆除再進行鋼筋切割作業,人工清除作業期間必須佩帶安全防護帶,清除作業期間施工區域下方禁止其他施工作業及人員逗留,保證施工安全。④在邊坡支護施工前,本工程項目負責及測量放線人員必須根據邊坡支護設計圖紙的支護邊線進行放線工作。⑤加強安全文明、環境保護意識的學習和教育。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設置各種明顯的標牌和夜間照明,對容易飛揚的散體要有專門的措施進行預防,對施工便道要灑水,避免揚尖。挖土方產生余泥應外運到指定地點排放,絕不能隨便堆放在施工場地的外圍,嚴格控制空氣污染。
隨著工業生產及能源開采企業蓬勃發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必然加劇,極端天氣也會導致滑坡時有發生,在礦山建設及開采前期應做好滑坡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施工,確保周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前提下經濟高效地組織施工,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