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彭宇
創業投資行業最早在美國興起,是創業投資家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與傳統的風險投資相比,創業投資的風險更大些,但其成長性也更高,稱其為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器也不為過。
近幾年來,在亞洲地區,無論是科技創業還是投資活動都一直處于加速狀態,成為世界上科技創新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如何在逐漸升溫的創投行業保持理性投資與判斷?近日,記者專訪國內出色的投資人、新余漢和泰興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琳,探討當前創投行業經營環境的實際情況、有利因素與存在的問題。
記者:眾所周知,創投主要是在企業的初創期和成長期投資的,產業規模小,不確定程度很高,有不少公眾認為,創業投資是一種概率游戲,而非一種高度專業化的活動。您涉足投資領域近十年,如何看待創業投資?
王琳:在創投圈里確實有一種說法,“天使項目成1敗9,早期項目成5敗5,中后期項目成7敗3”,不過,這僅僅是一個社會總體樣本分布,忽略了不同投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實際上,不同的機構,不同的投資人,項目的成功率、收益率相差很大。之所以會出現這么大的差異,根本原因在于,不同投資人的眼光、專業水平、價值管理能力,甚至為人處世的態度、職業道德都是千差萬別的。即便是相同的項目、相同的初始條件,在不同的投資人手里,最終命運也可能完全不一樣。這就說明,創業投資絕非一種概率游戲,而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價值創造活動。
記者:十余年來,您在TMT、先進技術、教育、醫療健康等多個領域進行創業投資,目前已成功投資了40余家成長型公司。您的創投經驗有哪些?
王琳:我個人的經驗,包括我們在公司內部討論、交流、決策時,都會比較側重于三個點:合適的行業切入點,合適的價格,以及優秀的團隊。涉及具體的項目和量化數據,我們面向新創企業建立了一套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從收益能力和償債能力兩方面做出評價模型。其中收益分析評價模型包含凈現值指標(NPV)、內部收益率指標(IRR)、投資回收期指標、投資收益率指標(ROI),分別用來反映盈利能力、收益程度、資本的周轉速度及投資效果;償債能力分析包含利息備付率(ICR)、償債備付率(DSCR),分別用來反映償付債務能力和還本付息資金情況,再結合基礎數據庫、知識模塊、主控與結果輸出模塊等,對創投項目可行性進行輔助決策,從而提高投資決策的客觀性與成功率。
目前,我們將這套比較完善的投資經濟評價方法融入到自主研發的創業投資項目決策系統中,在風險投資(VC)、創業投資公司、資產管理、信托投資公司等投資機構中都得到了良好的應用。
記者:您和漢和泰興團隊在計算機輔助投資決策領域還有哪些成果?
王琳:除了這套決策系統,針對已投資項目的再評估問題,我們也推出了一套再投資風險評估與預警系統。在創投項目決策系統的基礎上,更多地關注已投資項目的實時財務狀況、資金使用狀況、市場需求、行業風險等動態數據,不間斷地進行風險評估,并在市場、財務狀況惡化的主要關鍵指標節點設置不同等級的預警機制,給出是否追加投資的建議,以幫助投資公司及時調整投資方案,或及時止損。
另外,與國內外大型經濟智庫、經濟指標數據庫動態聯網,利用數據挖掘技術研發而成的TMT產業宏觀數據分析系統,也可智能篩選TMT產業海量數據,按照使用者不同的要求,給出不同的宏觀投資數據和動態信息組合,并做出給定條件下的趨勢分析,既可單獨使用,也可作為創投決策分析系統的子系統使用。多個系統的相互配合,使創投活動在項目決策與風險防控等多個領域都能盡量避開主觀影響,推動商業活動向智能生態方向發展。
記者:多年來,您一直堅持用70%的投資時間做已投項目的管理和服務,剩下30%的時間才用作新項目的投資。這一系列創投決策系統的研發,與您的投資習慣息息相關吧?
王琳:是的,實際上創投投的是資本,但是更多的工作是關注被投資企業的發展。投資企業成功的原因,一要眼光出眾,二要信息跟進,包括行業趨勢、政策環境、企業產供銷、上下游行業的問題、資本的變動等等。所以我們要看到,創投不僅僅要看到資本,所有的創投機構還要培育自己的后續跟進分析能力。
記者:從近期全球金融局勢來看,資本寒冬的呼聲不斷。您認為2018年創業投資環境如何?有哪些新熱點?
王琳:雖然資本寒冬的呼聲不斷,但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對前期投資過熱的理性回歸,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長期來看,風險投資行業的前景依然廣闊,人工智能與消費生活、機器人、教育及汽車交通五大領域投資熱度也在持續上升,投資人越發理性及務實,早些年資本集中在一些概念領域的現象應該很難重演。而隨著商業模式創新完結,科技創業將成為下一階段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