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積極分子應具備的條件

●政治立場堅定,積極擁護和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
●對黨有比較全面深刻的認識,積極要求入黨,決心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
●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等方面表現突出,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先進分子;
●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念,作風正派,團結同志,在群眾中有一定威信。
思想匯報
入黨積極分子一般每季度向黨組織匯報一次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況,以便黨組織有針對性地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教育和考察。

●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情況;
●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情況;
●接受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和黨的歷史、優良傳統、作風教育情況;
●多參加黨內組織的活動,積極完成黨所分配的各項任務情況。

●黨支部指定一至兩名正式黨員作為培養聯系人。
●吸收入黨積極分子聽黨課,參加黨內活動。
●分配社會工作,檢查完成情況,給予幫助和指導。
●安排集中培訓,學習黨的基本知識、政治理論教育。

●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
●黨的歷史和優良傳統、作風教育。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入黨積極分子經常向黨組織匯報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況。
●黨支部每半年對入黨積極分子考察一次,主要內容是入黨積極分子的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入黨動機、工作學習情況和現實表現等,考察結果要有記載。

●基層黨委每年對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狀況進行一次分析,內容包括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的規模、結構、分布、質量等情況,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和考察情況,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的經驗、存在問題及工作打算等。
● 建 立入黨積極分子動態管理機制,及時把新發現的先進分子吸收進來,把不合格的人調整出去。
●入黨積極分子所在單位(居住地)發生變動時,原單位(居住地)應將其相關材料及時轉交調入單位(居住地)黨組織,調入單位(居住地)黨組織要認真審查,接續做好培養教育和考察工作。
培養聯系人
入黨積極分子確定后,黨組織應當指定一至兩名正式黨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聯系人。
主要任務
向入黨積極分子介紹黨的基本知識;
了解入黨積極分子的政治覺悟、道德品質、現實表現和家庭情況等,引導其端正入黨動機;
及時向黨支部匯報入黨積極分子的情況;
向黨支部提出能否將入黨積極分子列為發展對象。
黨小組
主要任務
發現并向黨支部推薦符合條件的入黨申請人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人選;
落實黨支部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計劃和措施;
協助黨支部定期考察入黨積極分子的入黨動機、政治覺悟、思想品質、工作表現和學習情況,及時向黨支部匯報;
根據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的情況,以書面形式向黨支部提出將其列為發展對象人選的意見。
黨支部

黨支部應當采取吸收入黨積極分子聽黨課、參加黨內有關活動等方法,進一步提高入黨積極分子的自身素質。
通過輔導學習,幫助入黨積極分子端正入黨動機,確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念。
通過分配一定的工作,提升入黨積極分子熱愛企業、忠誠企業、服務職工群眾的意識。通過集中培訓,提升入黨積極分子的理論知識水平。
黨支部每半年對入黨積極分子從思想素質、理論學習、工作業績、組織紀律和群眾反映等方面進行考察,形成考察意見,并為入黨積極分子分別建立檔案,指派專人進行管理。
基層黨委每年要對入黨積極分子隊伍進行一次分析,已不具備入黨積極分子條件的,應及時調整出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以保持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素質優良、結構合理。
發展對象
發展對象條件
● 一 般應經過黨組織一年以上的培養教育和考察。
● 完 成規定內容的培養教育。黨組織要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知識等內容的教育。
●基本具備黨員條件。確定入黨積極分子為發展對象,必須符合黨章規定的黨員條件。對先進性不明顯、群眾威信不高、不具備黨員條件的,不能列為發展對象。
三、發展對象的確定和考察
日常管理
●發展對象應當自覺接受黨組織的培養教育,每季度向黨支部遞交一份思想匯報。
黨組織
1確定發展對象
● 黨 小組、培養聯系人、黨員和群眾提出意見,黨支部采取個別談話、座談了解或民意測驗等方式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
● 支 部委員會(不設支部委員會的由支部大會)將意見進行綜合,經過討論研究,確定發展對象。
●黨支部將發展對象人選報上級黨委備案后,列為發展對象。
●上級黨委對黨支部報送的發展對象相關材料進行審核,根據本單位年度發展黨員計劃和審核情況進行集體研究,作出是否列為發展對象的決定,及時通知黨支部。
2確定入黨介紹人
●兩名正式黨員,不能是預備黨員:
●培養聯系人擔任,或者黨組織指定,不能入黨申請人自己約請;
●受留黨察看處分、尚未恢復黨員權利的,不能作為入黨介紹人。
3對發展對象的考察
考察內容
●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態度;
●政治歷史和在政治斗爭中的表現:
●遵紀守法和遵守社會公德情況;
●直系親屬和與本人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政治情況。
考察方式
●同發展對象談話;
●查閱發展對象的檔案和其他有關材料;
●找本單位或其他熟悉發展對象情況的有關人員了解情況;
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時,經過黨組織同發展對象本人談話,查閱檔案和其他有關材料,找本單位有關人員了解后,仍有某些重要情況不清楚的,可以向外單位的有關人員進行函調或外調。函調或外調的問題必須是與發展對象能否入黨密切相關的。
凡是未經政治審查或政治審查不合格的,不能發展入黨。政審材料一般由政審對象所在黨支部出具并蓋章,同時加蓋上級黨委公章。
4政治審查
函調和外調的手續
具體內容:
●縣(市、區、旗)委、直轄市和省轄市的區委,或相當于縣級以上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黨委及其組織部門,軍隊團或相當于團級以上的政治部門均可直接互相發函索取調查證明材料。
●地方縣級以下黨組織,軍隊團以下的黨組織,需要調查或索取證明材料時,不論是函調還是派人調查,均必須通過縣(團)級以上黨委組織部門發函和開具介紹信,并加蓋公章。
●調查證明材料一般應采用函調方法,要從嚴控制派人外出調查。凡能函調解決的,就不要派人外出調查,能就近調查解決的,就不要往遠處調查。
●發函調查證明材料時,一律使用統一格式的函調證明材料信和函調回信。
●函調或外調證明材料應由調查對象所在黨支部出具,并加蓋上級黨委公章。
政審報告
黨支部對發展對象進行政治審查后應當及時形成結論性綜合政治審查報告。綜合政治審查報告要真實、準確。
主要內容:
●本人簡歷;
●直系親屬及關系密切的主要社會關系的姓名、職業、政治面貌及政治歷史情況;
●本人政治歷史情況;
●政治審查中提出的問題及調查結果;
●結論性意見。
●支部書記簽名(蓋章)。
組織發展對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
5組織發展對象短期集中培訓

●省監管企業黨委。

●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個學時。
6日常管理
●黨章、《關于加強新形勢下發展黨員管理工作的意見》《人黨教材》等。

●集中培訓。可采用個人自學、集中授課、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方式或其他靈活方式。不管采取哪種形式,短期集中培訓一定要把發展對象集中起來進行學習,不能用分散的自學代替集中培訓。日常管理
7入黨介紹人
●黨支部要每半年對發展對象進行一次考察,并填寫相關記錄。
入黨介紹人一般應由本單位黨支部的正式黨員擔任,以下幾種人員不宜擔任入黨介紹人:
● 發展對象的直系親屬一般不宜擔任其入黨介紹人;
● 預備黨員不能擔任入黨介紹人;
● 一名正式黨員一般不宜同時擔任幾名發展對象的入黨介紹人。
入黨介紹人的任務
● 向發展對象解釋黨的綱領、章程,說明黨員的條件、義務和權利;

● 認真了解發展對象的入黨動機、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工作經歷、現實表現等,如實向黨組織匯報;
● 指導發展對象填寫《中國共產黨入黨志愿書》,并認真填寫自己的意見;
● 向支部大會負責地介紹發展對象的情況;
● 發展對象批準為預備黨員后,繼續對其進行教育幫助。
入黨介紹人如何在《入黨志愿書》上填寫自己的意見
入黨介紹人應實事求是地在《入黨志愿書》上填寫自己的意見:
● 對發展對象的基本看法和評價;
●指出發展對象的缺點和不足,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不要以“希望”“贈言”的方式代替;
● 表明自己對發展對象能否入黨的態度,如“我認為×x×同志已具備黨員條件,愿意介紹其入黨”。不要只簡單地填寫“同意×××同志入黨”。
入黨介紹人如何正確填寫“現任職務”
● 入黨介紹人的“現任職務”,既要填寫現在擔任的黨內職務,也要填寫現在擔任的黨外職務。如職務較多,可填寫最高的和主要的職務。入黨介紹人既沒有擔任黨內職務,又沒有擔任黨外職務的,該項可以不填寫。
8發展對象的公示
公示時間
● 黨支部(黨總支)將發展對象審查材料報黨委組織部門預審之前,公示期限為10天。
公示的內容
● 發展對象的基本情況、何時申請入黨、何時列為入黨積極分子、何時確定為發展對象、政審和培訓情況、獎懲情況、計劃生育情況等。
公示的程序和方式
● 黨支部(黨總支)將發展對象審查材料報黨委組織部門預審之前,擬制公示通知,以公布欄或會議通報等方式向黨內外群眾公示,廣泛接受黨內外群眾的評議監督。公示期間,應設立公示信箱和監督點,指派專(兼)職組織員受理群眾來信來訪。
公示意見的處理
● 公示期限內,如有不同意見,單位或個人均可以采取口頭或署名書信等方式向黨支部(黨總支)或上級黨委組織部門反映。公示結束后,接受群眾反映問題的黨組織要及時認真梳理反映問題類別,記錄歸檔。對反映情況空泛,無具體線索的一般不予調查核實。對反映的實質性問題,黨支部(黨總支)應及時調查核實,提出處理意見。對公示對象沒有反映或有反映但經核實無問題的,經上級黨組織和組織部門預審同意后,由黨支部適時召開支部大會討論其入黨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經核查屬實者。輕則批評教育,限期改正,暫緩發展;重則取消發展計劃。近年內不能列為發展對象;對有違法、違紀行為問題嚴重的要移交紀檢、司法等有關部門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