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學校102208)
自今年八月初以來,國家廣電總局封禁下架了一批違規動漫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多少都會出現一些“軟色情”內容或者是血腥暴力等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廣電這一舉動的出發點當然是為了保護當下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但是此舉卻在網絡上引起了部分年輕網友以及動漫愛好者的不理解。因為很多已經成年或是到達一定理解年齡的動漫愛好者們也因為要保護“未成年人”或者是兒童而無法在國內看到自己想看的動漫作品,這自然會讓他們心生憤懣。在他們以及部分網友的眼里,國家的廣電總局以及文化部成為了封殺,下架的代名詞,很多網民就此提出,中國為什么不去學習日本或西方的的動漫分級制度,而是一味的對作品進行“一刀切”式的封禁呢?的確,實行動漫的分級制度不論是在動漫產業發展上還是管理上都能有不小的好處,但是,這種制度真的適合中國當前的動漫文化環境嗎?
首先,筆者先來解釋一下什么是動漫分級制度。由于“軟色情”等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內容出現在動漫里的現象十分普遍,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同樣也會遇到這個問題。所以屬于動漫類的分級制度就此產生,該制度往往會將動漫作品分為適合幼兒(6-)少兒(12-)以及成人(18-),當然,部分作品也會有青少年(16-)的分級,在分級制度的合理規劃和運用下,到達一定的年齡就可以觀看到適合該年齡觀看的動漫作品,也就不存在會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問題了。所以西方大多數國家以及日韓等國都在應用這個當下對于動漫的主流管理制度,想必讀者們要問了,為什么這種制度這么好用,中國的文化部門不加以采用呢?這要跟當前中國動漫產業的文化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先來看看動漫大國日本是如何實行該制度的,在日本,那里的網絡實用度其實并沒有中國這么便捷好用,所以當地的動漫愛好者們觀看動漫的方式主要是在電視上觀看,追番,而非是中國當下的網絡觀看,因為中國電視上所播出的大多都是只適合幼兒或者少兒的動畫片。所以日本的文化部門往往會在節目播出時采用時間來規避未成年人。不適合兒童觀看的動漫會被安排在晚上的晚些時候或是深夜進行放送。因為兒童們通常在這個時間已經入睡休息了,所以也就排除掉了動漫中不適宜情節對未成年人的危害。當然這也不是代表日本的動漫愛好者們萬一有事或是身體不舒服就肯定會錯過動漫的放送,因為日本人通常會使用可以錄屏的BD放映機或是去出租碟片的地方購買碟片來將自己沒看到的集數補完,當然在購買一些有年齡分級限制的碟片時也是需要出示身份或者是年齡證明來證明你已經達到了可以觀看其中內容的年齡。然而,這種制度在中國明顯是無法實行,因為目前中國的家庭中大部分都是采用日本家庭中不普及的機頂盒或者數字電視,可以隨時回看之前任何時間所放映的節目,并且發達的點播功能更是讓人們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什么時候看就什么時候看,實在是方便至極。所以未成年人們如果想的話,可以沒有任何阻礙的輕松觀看到不適合他們的動漫作品,所以這種方式自然無法在當前環境下的中國運作。
目光轉向歐美國家,作為動漫分級制度起源的他們自然在這方面進行實行著更加嚴格的管控制度,不過他們觀看動漫作品也是大多像中國一樣在網絡上進行觀看,他們又是用什么方法來管理未成年人所觀看的內容的呢?在西方國家,他們在網絡觀看上通常采用實名制和會員制的管理方法,實名制度,就是在觀看視頻之前先對你的年齡進行驗證,確認你達到規定年齡后才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內容。而會員制度則是目前歐美視頻網站都在應用的制度,因為在歐美,大部分的動漫內容都需要付費才能夠觀看,對于沒有支付能力的未成年人來說,這自然也構成了一道防火墻。歐美的動漫文化環境似乎與中國更加相似了點,但是這種歐美的動漫分級制度仍然無法在中國實行,因為長期處于盜版時代讓中國動漫文化圈的版權意識變的十分低下,人們已經習慣了觀看不需要支付一分錢的免費作品或盜版作品。而中國對于動漫產業的版權制度也沒有相關的特定法律來進行管理和要求。支持正版,抵制抄襲,為正版自覺付費這些在版權制度明晰的西方人眼中已經再普遍不過的事情在目前盜版橫行的中國動漫環境下無疑是無法讓人接受的,如果貿然實行實名認證和會員制度,盜版視頻定會如潮水般大量流出,依然可以讓未成年人很輕松的就在網絡上找到相應作品,此舉不但會打擊當下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而且還為那些偷取盜版的人們帶來可觀的流量收益。
所以在中國動漫文化環境擁有版權意識和自覺意識之前,廣電總局也只能采用封殺,下架的手法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屬于當下中國動漫的分級制度,還需要長時間的探索,學習,才能夠得以實行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