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國豪
(珠海市測繪院,廣東 珠海 519015)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滿足人們對房屋的需求和改善人們的居住環境,保障人民正常生活,服務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建設中房地產業的發展仍居主要地位[1]。城市建設必須嚴格按照城市規劃部門審批的方案進行建設施工,如何保證工程能夠順利高效地進行,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2]。進行工程全過程規劃監督測量,能保證城市建設井然有序地進行。珠海市自2014年1月1日起已在全市范圍內正式實施建設項目規劃檢驗制度,加強對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監管,可有效減少違法建設現象的發生。
依據相關部門規定,規劃部門嚴格執行規劃全過程監督檢查測量。對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的規劃檢驗細則及檢驗的時間要求,作了詳細的規定。規定建設項目未經規劃檢驗或者規劃檢驗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進行后續工序及后續工程施工,從而規范檢驗內容和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以本市某棟商品房首個標準層(±0)規劃檢驗為示例進行詳細的介紹。
房屋建筑工程首個標準層(±0)規劃檢驗內容:實地檢測首個標準層及±0層外圍軸線邊長、外圍輪廓形狀、首個標準層結構底板上緣絕對高程和層高、±0層室內地坪絕對高程和層高與規劃許可條件是否相符。時間應在首個標準層結構完成,進行首個標準層以上結構施工前。
執行現行行業標準:當采用GPS-RTK布測建設項目規劃檢驗平面控制網時,GPS-RTK規劃檢驗控制點相對于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 ±5.0 cm。 特別困難測量條件下采用支導線增補建設項目規劃檢驗平面控制點時,規劃檢驗支站點相對于本級支站起算點的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 ±2.5 cm。建設工程驗測點驗測限差規定:建(構)筑物驗測點相對于許可點位,驗測限差規定為 ±21 cm 。建設工程層高驗測限差規定:建設工程驗測層高相對于許可層高,驗測限差規定為 ±6 cm。建設工程驗測點高程驗測限差規定:建設工程驗測點驗測高程相對于許可高程,驗測限差規定為 ±14 cm[3~5]。
在實施建設項目規劃檢驗外業測量之前,應核查委托單位送達的建設項目的相關文件和圖件是否完備齊全,核查內容為:《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及其附件紅線圖、總平面圖、各層建施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施工單位需要將建筑物首層結構外圍軸線在實地畫出來,以明確外業所需采集的數據。另外還需要測區周邊高等級的控制點坐標。
房屋建筑工程規劃檢驗平面驗測點應依據市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準的相關規劃許可條件,選取能反映建筑物各相關建筑層的相關空間要素是否符合建設位置條件、建設形狀條件、建筑間距條件、建筑面寬條件和建筑退讓條件的特征點為平面驗測點[6]。
建筑物首個標準層(±0)規劃檢驗測量一般應采取先控制測量再進行建筑物主要角點實地測量的順序。控制測量應一般采用導線測量或者衛星定位動態測量(RTK)的方法進行測量,其測量等級不低于三級,采用已有控制點時,應對已有控制點進行校核(即測前檢查和測后檢查),符合限差要求才能使用。采用RTK測量的控制點,可以使用全站儀對精度進行校核。
對于首個標準層(±0)規劃檢驗外業數據采集要分開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建筑物施工到±0層的時候,建筑物實體外圍已經基本成形,此時對±0層進行結構外圍軸線驗測點坐標的數據采集,用以確定建筑物整體的位置;第二階段是工程施工到首個標準層的時候,對首個標準層結構外圍軸線邊長進行數據的采集以及對其整體建筑物的高程及層高進行數據的采集。
對于±0層建筑物主要角點的測量可以采用兩種方法:直接使用校核沒問題的GPS-RTK測量;另一種則是利用全站儀偏心測量進行建筑物諸個角點的采集。房屋施工到首個標準層的時候,外業則是利用測距儀去現場測量建筑物外圍邊長以及測量層高,從而得到首個標準層的規劃檢驗數據。
根據上述外業觀測的這兩個階段,內業的數據整理也分別根據不同階段進行,從而在這兩個階段間隙,對整個的工程質量有個總體的把控,對于第一階段的外業數據整理之后與許可坐標進行比對,確定沒有問題之后可暫時放下,等待工程的推進到第二階段的時候,再處理第二階段的數據,準確無誤后整理生成一份完整的檢驗報告,從而完成本次檢測。
因外業觀測環境的影響,對外業采集的數據進行整理時,觀測的數據并非都是外圍軸線點,還有部分為房屋外墻線角點,所以要對數據進行處理,最終得出結構外圍軸線驗測邊及驗測點點位略圖如圖1所示,進而與《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的房屋平面定位條件坐標(即設計坐標)進行比較,如表1所示,最后通過這些坐標數據反算得到±0層結構外圍軸線邊長對比表如表2所示,完成±0層規劃檢驗的點位檢測。


圖1 ±0層結構外圍軸線驗測邊及驗測點點位略圖 房屋±0層結構外圍軸線驗測點坐標驗測成果表 表1

房屋±0層結構外圍軸線邊長驗測成果表 表2
首個標準層檢驗內業數據處理時,將現場量取的首個標準層外圍邊長通過相應的平差處理,繪制首個標準層結構外圍軸線驗測邊及驗測點點位略圖如圖2所示,在此前±0層檢驗的基礎之上將外業觀測的首個標準層外圍邊長與設計的許可邊長進一步比較,得出表3的成果表,至此完成±0首個標準層中的關于邊長和形狀的檢測。

圖2 首個標準層結構外圍軸線驗測邊及驗測點點位略圖

房屋首個標準層結構外圍軸線邊長驗測成果表 表3

F8F9F10F11F12F13F14F15F16F17F18F19F20F21F22F23F24F25F26F27F28F29F30F31F32F33F34F35F36F37F38F39F40F41F42F43F44F10.570.60-310.0010.0007.597.60-13.433.40+31.801.8003.793.80-11.771.80-31.601.6000.610.60+12.162.20-40.910.90+12.382.40-22.082.00-22.382.40-21.761.80-42.112.10+11.801.8001.191.20-18.318.30+13.303.3001.721.70+27.247.20+41.691.70-13.273.30-38.308.3001.191.20-11.801.8002.082.10-24.674.70-32.192.20-11.521.50+21.591.60-12.702.7003.813.80+11.811.80+13.443.40+47.637.60+3
將外業通過全站儀觀測的±0層、2層底板上緣、3層底板上緣的高程,利用委托單位提供的經相關規劃部門核對過的總平面圖、建施立面圖、剖面圖上提供的許可高程及許可層高,計算得出房屋首個標準層(±0)高程及層高驗測成果表如表4所示。

房屋首個標準層(±0)高程及層高驗測成果表 表4
補充說明:許可坐標是指①《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的房屋平面定位條件坐標;②或依《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的房屋平面定位條件坐標和相關許可邊長推算的、與實地驗測點位一致的房屋±0層結構外圍軸線特征點坐標。許可高程是指①依《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的房屋±0室內地坪豎向定位條件高程;②或依《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準的房屋±0室內地坪豎向定位條件高程和建施立面圖標注的條件高度推算的房屋首個標準層結構底板上緣絕對高程。
依據房屋首個標準層(±0)規劃檢驗具體工作內容,通過以上的方法和流程,對外業觀測的數據在內業進行相應的比對處理得出檢驗結果:建筑物形狀與規劃許可條件相符;建筑物平面位置與規劃許可條件相符、驗測邊長與規劃許可條件相符;高程與規劃條件相符、層高與規劃條件相符。經檢驗,各項指標均與規劃許可條件相符,能夠進行后續施工任務。在整個首個標準層(±0)規劃檢驗中,運用到的測量技術,完全能夠滿足檢驗內容的需求,進而科學合理高效地完成相應的檢驗內容。
通過以上所述,規劃監督測量作為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任務是提供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所需的基礎測繪和規劃管理所需的相關信息。測繪工作貫穿于城市建設和監督管理整個過程,實時地、全面地、準確地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為開展行政執法管理工作提供事實依據,也能夠為后續的工程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