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
彭超一直想做名片的事,一直希望在提升銷售效率上找到好的突破口。在選擇進入微信和小程序這片繁茂的“森林”之前,他已經在嘗試,用H5頁面來做名片產品。只是H5頁面的名片產品,太輕了,用戶點進去就沒有了然后,“有去無回”,產品邏輯上看不到閉環的可能,彭超知道這樣的工具瓶頸顯而易見。
在離開平臺公司出來創業時,彭超還有一個強烈的認知:線上的流量已經有壟斷的趨勢,甚至可以說,流量都在阿里的淘寶跟騰訊的QQ這兩大碗里(2014年底、2015年初時微信還遠不是今天這般如日中天)。“我們覺得線上再做創新,哪怕是做垂直品類的創新,也難有大的希望。”
彭超當時另一個試驗場是在線下。他的創業小團隊被一家上市藥企收購,彭超專門負責這家藥企的電商板塊的運營。他給這家醫藥企業的16家線下門店的每個藥店店員脖子上,都掛個二維碼的牌子,讓藥店可以賣跨境電商的產品。后來這些二維碼牌子,變成了可以傳遞得更遠、覆蓋更多人的二維碼名片。
當2016年年底小程序正式發布時,彭超的直覺告訴他:應用了微信原生接口的小程序,一定是微信的戰略行為。彭超立馬決定,闖入小程序生態的“森林”。加推科技的正傳由此開始。盡管當時,外界對于小程序生態開放與否還各執一詞。但是加推創始人、CEO彭超相信那句話,“你已經錯過了淘寶,還要再錯過小程序嗎?”
那段時間,彭超逢人就勸對方“趕緊做小程序啊”,但他自己卻沒有馬上出產品,他要找到對的人、找準對的方向。
遇到劉翌是個偶然,力邀他加盟加推科技卻是必然。作為“騰訊老將”、“微信老兵”,劉翌在騰訊曾操盤過微信、QQ、QQ手機瀏覽器、QQ游戲、騰訊微博、QQ音樂的產品國際化落地項目等。彭超一心要找“最懂微信的人”,劉翌的加盟,是彭超搭班子的開始。
“當時我建議身邊很多人干小程序,但是我建議的這批人都死了,因為做早了。”現在回想起來,彭超和團隊做的另一件正確的事是,做什么樣的小程序。2017年上半年,小程序還沒有在微信獲得“下拉入口”。彭超他們定下產品開發第一條準則:與其做個沒有日活的小程序,不如幫小程序打開“線下的入口”。
“我遞出去一張名片,你可以存我的名片,還可以進入我的小程序,看看我公司,看看我產品好不好,以后你想找還能再找到我的名片。”彭超將加推科技推出的小程序名片,用一句話來介紹:我就是張名片,我的使命就是讓你認識我,熟悉我,你有需求的時候可以再來找我。小程序名片簡單易上手,其產品開發的重要原則是:更有通用性,所有企業、人人都用得到的小程序。
加推科技這樣的開發理念,無形中暗合了“微信之父”張小龍對于小程序及其生態開發者的期望:希望大家給小程序帶來更多的流量入口,也希望開發者們在小程序里自己去挖掘、收集更多的分散流量。
產品雛形有了,但如何讓企業客戶愿意付費收下他們遞上的這張小程序名片?做企業級服務,離錢近的業務比如CRM(客戶關系管理),是切入點的首選。彭超調研了市面上他所知的所有做CRM的公司,他發現這類產品的痛點是專為老板服務,為這些CRM產品買單的都是企業老板。
有沒有一種可能,讓企業的銷售不用天天活在匯報中,而老板又能充分地享有知情權?彭超小有得意地拿出手機,點開他手機里自己的名片,“我跟你聊天時,有94個人來看過我的產品,這些信息是自動頂上去的。”彭超一邊劃動屏幕,一邊解釋:每個公司都可以有自己的小程序名片,點進去,這就是一個入口。即便你退出這個小程序,沒有添加微信好友,我還可以把你找回來,可以和你對話。“對企業和銷售員非常有效。”“有效”的背后,是加推小程序名片基于微信的深度開發,“完全放棄了自己”,用微信開放的接口,在此之上再全部自己開發。
在他看來,加推小程序名片的核心就在push上,與市面上其他移動CRM產品或名片類APP相比,最大的差別也在于此:基于微信原生通道的消息推送。“push是影響人的,比如我微信有個消息來了,我一定會點開他,別的APP消息推送,我可能不會點。”
同時,加推小程序名片中的AI雷達可以幫助用戶了解到誰點開了我的名片、點開了幾次,而通過在小程序頁面中的埋點還能了解到別人停留在頁面的位置等。彭超將加推AI雷達的這個能力類比做淘寶和淘寶商戶的關系:為什么淘寶的商家能夠很快地介入客戶?你去淘寶的第一秒,看了什么,它都知道,淘寶把這些數據共享給商家,商家知道我的客戶正在瀏覽什么。
彭超介紹,2017年加推成立,用前半年的時間把整個產品梳理清楚,把包括劉翌在內的各方伙伴全找齊;同年8月份開發出了AI雷達,又用了小半年時間把包括AI雷達在內的產品功能調試到穩定的狀態;同年12月下旬,加推正式發布了加推整套產品:用小程序+SCRM打通前期獲客、中期跟進,后期交易等全流程,一套服務于銷售人員的工具。
產品一經推出,加推就開始有了收入。彭超透露,2018年1月份加推就入賬1000多萬元,現在他們持續每月收入都在千萬元級別。
直到現在,彭超依然熱情飽滿地建議同行,趕緊入場小程序。線上流量越來越貴、下載的壁壘太高,質量再好的應用也怕“巷子深”;相反如果把應用搬到小程序里去,你就獲取了流量,微信有流量,你可以把小程序放朋友圈、群里,把微信的流量挖出來了。“趁著微信通過小程序還在不斷釋放紅利時,必須得趕緊入場。”加推對企業客戶而言就是“挖礦機器”,他理解的微信是個森林,它靠別人種樹。
今年5月,加推官方對外宣布,獲得由 IDG資本、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光信資本、京東集團、京東金融、前海母基金跟投的A輪融資,融資金額1.68億元。截至4月底,已經與超過5000家公司建立穩定合作。
彭超介紹,加推產品在2017年底同步上線之前,就已經開始準備“商城”新功能,即注冊了加推賬號的公司可以在商城中上線自己的產品,客戶可以通過商城直接下單并完成交易,讓銷售人員的工作在小程序中實現閉環。
他透露,今年7月份,加推將整體上線一批新功能。
在彭超和團隊的構想當中,加推是在給每個公司做自己的“超級官網”。PC互聯網時代,大大小小的企業搭建自己的官方網站,百度是當時這個生態的王者、流量的入口。今天,用戶通過微信掃一掃名片,進入企業官網,而且是實時的、有雷達功能的、不會被別人廣告排名打擾的官網。“把百度的入口切開分散,分散給了企業之后,在微信里聚合。”他總結。
是否過于深度依賴微信這樣的生態?彭超說:“我們永遠在做一個‘借力的動作,微信互聯網時代,你要做成平臺,一定要學會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