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林 賈國林 林 才
園林綠化的主要項目為苗木的栽植和養護,嚴格遵守苗木的栽植規定和養護標準,是保證園林綠化質量的有效措施。目前,園林綠化項目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苗木的栽植存活率低、生長狀態不佳等。影響了園林綠化項目的建設和城市綠地的發展。所以,在園林綠化項目中,工作人員必須結合園林苗木栽植的基本要求,掌握栽植技術,保證苗木良好的存活率和生長狀態,從而促進園林建設的發展。本文將對目前園林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和養護方法進行分析。
若要提高苗木成活率,一定要將苗木種植工作做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不能在雨天種植。大家可能都會有一種心理,就是在栽種苗木時,覺得陰天或者下雨天會比晴天好些,因為植物生長需要水,陰天和雨天的氣候可以幫助它們更好的生長。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在雨天栽種苗木似乎可以減少澆水這個環節,但是這種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冒雨栽種苗木,容易導致苗木的根部被糊狀泥土埋壓,這樣就會導致苗木根部通透性極差,苗木無法通過根部呼吸和吸收養分,那么苗木成活自然就會受到阻礙。
1.2 不能在垃圾土上栽植。有些綠化施工人員開穴栽苗時,也是為了省工,不會將栽種苗木的穴內垃圾諸如塑料袋、石灰渣、磚塊等清除,而將苗木直接栽植,苗木在這種惡劣的小環境中成活率無疑極低。一定要清理徹底然后再栽植,確保建植綠地的質量
1.3 不能帶袋種植。帶袋栽種苗木也是常見的誤區。在綠化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往往將苗木連同營養袋或者是遮陰網、草繩等一同埋到土里,這種方法雖然省工,但是對苗木的生長是極為不利的。因為營養袋很難在短時間內腐爛,這就會限制苗木根系的生長,從而容易導致苗木長成"老小株",而草繩經過長時間的腐爛對土壤的理化性狀會造成一定破壞,所以在栽種時切不可因為想省工而將苗木帶袋種植。
1.4 不能栽植過深或過淺。在綠化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很容易忽視苗木土球的大小和苗木根系的深淺而將苗木放入穴中,直接蓋上土栽種。這樣對小苗和淺根系苗木易造成栽植過深埋沒了根頸部,苗木生長極度困難,甚至因根部積水過多而窒息;對大苗木和深根性苗木易造成栽植過淺,根部易受凍害和日灼傷,風吹易倒伏等。建議要視苗木的大小和苗木根系的深淺來確定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頸部露于表土層為宜。
2.1 綠地苗圃的清潔
植物生長需要光照充足、土壤質量良好、水分充足等良好干凈整潔的環境條件。所以對苗木種植區的垃圾和雜物進行,需要根據綠化養護人員崗位進行分工,清理行人亂丟的水果皮、紙屑、塑料袋等生活垃圾、施工時產生的建筑垃圾、干枯掉落的樹。將清潔工作作為日常工作,每天上班都要清理垃圾,對清理出的垃圾,嚴禁焚燒,污染環境,應該將其丟棄到垃圾桶內。為了給苗木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應該對周圍配套設施同樣都要進行清理和保潔,保障整個綠化環境的情節。
2.2 噴藥——病蟲害防護
蟲害對草木生長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比如人在生活中會生病一樣,植物也是一樣的。病蟲害主要以預防為主,預防和治療是應對病蟲害的兩項措施。首先在種植時可以針對必然會出現的病蟲害使用避免措施,例如,有些在根部滋生的病蟲害,就可以在種植時在根部使用相關藥進行防護。在病害蟲出現時,應該第一時間進行處理,噴藥就是最有效,最便捷、使用次數最對的方式。一般植物病蟲害在冬季進行預防,預計病蟲害生長時,對其定期噴藥進行防護。
2.3 修剪是保持苗木外形美觀,去除徒長枝,病弱枝等必要手段,對于那些傷口愈合能力不強的苗木,后期可佐以充足的水肥,那么苗木的傷口很快就能愈合長出新枝了特別是對一些新栽植的大規格苗木,適當采取修剪、疏枝等措施,這是保證其成活的重要措施。
2.4 加強水肥管理
降水天氣及時排出積水即可。和這一特點相對的就是耐旱的樹木不等于喜歡干旱。一些苗木因為比較耐旱,所以在養護過程中,有些苗農會不自覺的減少它們的澆水量和澆水次數,這就會導致這些苗木生長不良或者缺水死亡。耐旱的苗木并不是指喜歡干旱,很多耐旱的苗木必須在水分充足的條件下才能良好生長,特別是夏季,如果澆水不及時,苗木很容易蔫萎甚或死亡。不同植物對肥力需求都不同,要根據植物類型、生長階段,定期對植物進行施肥,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長。
2.5 除草,松土,培土
在綠化苗木養護中,雜草、松土和培土對養護非常重要。土壤中肥料是有限的,當雜草太多時,就會和植物爭奪肥料、水分,影響植物健康生長。所以在養護時,要定期進行除草,保障植物健康生長,除了定期去除雜草之后,人們嚴重踐踏土壤,要對土壤進行松土工作,對土壤進行打孔透氣,必要時可以使用沙土壤混合肥料進行鋪墊,保障植物的高度和美觀
本文從實際園林種植工作出發,同時與園林種植中遇見的相關問題進行結合,從不同方面對苗木的種植和養護措施進行了分析。認為隨著目前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的不斷提升,只有通過完善的管理以及專業化的培育才能確保園林景觀的美感,從而體現出生態功能以及人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