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彰
瀘西縣高原梨栽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已達137900hm2,收獲面積76600 hm2,畝產量高達1716kg以上,在當地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近幾年由于倒春寒頻襲,嚴重影響了瀘西高原梨產量,探討提高高原梨對倒春寒的抵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瀘西現已建起了137900 hm2的高原梨生產基地,收獲面積76600 hm2,產量131500t,產值34190萬元。栽培技術位居云南省領先水平。主要培植的高原水果:梨的品種有:早酥梨、雪花梨和從日本、韓國等地引起的一些優良品種。瀘西高原梨具有品種多、個大皮薄、肉厚核小、細膩甘甜、便于運輸和儲存時間長等特點,特別是瀘西高原梨成熟期比較早,同品種比北方提前成熟40d左右,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市場潛力,暢銷全國各地。其中雪花梨在1990年、1992年都曾獲得《云南省優質水果產品》的證書,在1999年的時候又在世界園藝博覽會中獲得了“金獎”其中早酥梨也在1997年的廬山南方早熟梨的評選會上榮獲第一。
梨樹在花蕾期遇到-4.0℃、花期遇到-2.3℃~-2.9℃的低溫,花器官就容易受到凍害,受凍的部位是雌蕊,其主要組成部分是花瓣和雄蕊,再然后就是花萼。花器官收到凍害的表現通常為柱頭干枯、死亡以及授粉不良、花絲或子房變褐。特別是正在萌發的花芽收到凍害后,因為不能萌發導致干枯脫落。如果是已開放的話,在受凍后,雌蕊會先被凍死,隨后就是花蕊起泡,導致子房內的水分結冰后脫離表皮面。
在防治倒春寒時,具有重大意義的是對樹冠和果園土壤進行較好的綜合管理措施,以及實行若干特殊的治療措施,目的在于盡可能緩和受害樹的缺水現象;盡快地恢復輸導系統和治愈傷口;創造刺激隱芽春芽萌發的條件;促進葉面積的增大。
進行深翻果園,降低土壤水份流失,并適時進行冬灌和春灌,供給果樹水分,使水透入必要的深度。冬灌能保持地溫,避免果樹被凍傷;春灌能降低地溫,延遲果樹萌芽開花錯開倒春寒時間。土壤管理中果園自動灌水會使土壤的含水量增加,導致土壤的導熱率和容熱量增大,就會形成果園溫度夜間較高,白天較低的差異,使接近于地面的空氣不會忽冷忽熱,對果園內小氣候有很好的調控作用。
樹干涂白,秋天使用比春天效果好,它能起到防止日灼防蟲的作用,從而提高枝、葉的質量,增強樹勢提高抵御自然環境能力。
熏煙防霜的方法是目前果園中應用最多的一種方法,可使果園中的平均溫度升高到1~12℃左右。一般一畝果園中生煙的堆數最少要在5~6堆左右,且均勻的分布在果園四周。草堆高1.5m,底直徑1.5~1.7m,生煙的時候要在堆草的時候將幾根粗木棍通過直插和斜插的方式插入,垛完后抽出作透氣孔。將火苗由洞孔置于草堆內部,草堆外層覆蓋一層濕泥或濕草,這樣可以讓煙量的持續時間更長且煙量充足。
霜凍前樹冠噴施海綠素或惠得營養液加禾豐硼或禾豐鉀,霜凍前一天噴施的效果最好。海綠素、惠得營養液等具有穩定細胞膜的作用,對細胞膜的韌性的起到增強的作用。
花期噴惠得營養液加磷鉀動力加果蔬鈣肥加禾豐硼或金甲朋等,可有效提高幼果、花器官以及樹體枝條的細胞液濃度,不僅能夠增強其對凍害的防御能力,還可以起到施肥的作用。
霜凍帶來的傷害會使果樹的新梢、葉片以及幼果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為了恢復樹勢,管理員應加強樹體肥水的管理,補充樹體足夠的營養,提高果樹所結果實的細胞液濃度,能在一程度上增強樹勢的抗病能力和抗寒性。管理員尤其要做好葉面的噴肥措施,如0.3%磷酸二氫鉀液或0.3~0.5%的尿素液等。
枝葉較少的受凍果樹可能會因組織的過熱而受害,甚至會發生樹皮的日燒病。為了減輕這種現象,宜于受凍后對樹干進行涂白。
樹體受到凍害以后,樹勢會減弱,導致樹體抗病能力降低,樹體極易受到病蟲侵害。要及時施藥,以防黑星病、治銹病等毒菌的侵害和相關蟲害情況的發生。
受凍果樹上的傷口不僅會削弱植株和加劇枝條水分的損失, 而且同時還是病、蟲、菌等侵入的孔道,因此必須及早地治療傷口,必要時刮除凍裂皮層。
對所有果樹和品種的受害的葉、枝、果實等部位短期內不能進行摘除或修剪,應采取多留果、晚疏果的合理化方式,來保留未受到病蟲侵害或受侵害較輕的果實,保證果實的多結果、結好果的能力,挽救寒害造成的果園損失。同時對果園中樹體的修剪要通過拉枝開角的方式,控制果樹的營養生長,對于霜凍造成傷害且無法挽回的枝條,在5月中旬之前要剪除或將枝條回縮到其健壯部位,促使樹體重新萌發,生長抽枝。
近幾年,瀘西縣高原梨發展速度極快,僅2016年一年就相當于以前五年發展的速度,栽植總面積已經超過13萬hm2。但,由于倒春寒頻襲,嚴重影響了其產量產值,經過多年的探索、研究,目前已經歸納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方法,此方法對于提高高原梨對倒春寒的抵抗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議廣大果農認真應用,確保瀘西縣高原梨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