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芬 王衛萍
油菜的種植管理工序復雜,費工費時,為了生產出優質高效的油菜籽油,油菜的栽培管理技術是關鍵,筆者從事油菜種植技術指導多年,本文將闡述油菜綠色無公害高效栽培技術以供參考。
要求光照充足,花期避開低溫和霜害;土壤酸堿度適中PH值5~8,最適宜PH值6.5-8.5的中性或弱堿性土壤;同時土壤要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無污染的壤土較好;同時灌溉用水清潔,土壤水分要適中,旱能澆、澇能排,且交通方便的地塊要好些。
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畝撒施農家肥1500~2000kg、氮肥10~12kg、磷肥6~6.5kg,沒有農家肥的畝撒施復合肥50 kg作為底肥,撒施后翻犁到土壤中,深翻深度 23~25cm。按3m開墑,按溝寬與溝深0.25×0.30m開好直溝、中間溝、橫溝和田邊圍溝。肥力中等,水利條件稍差的田地,行距45cm,塘距33cm,每畝4489塘;肥力條件中上等,水利條件較好的田地,行距50cm,塘距33cm,每畝4041塘;育苗移栽的:行距35cm,株距18cm,每畝10582株。在整地過程中做到土細、溝直、畦平、平底塘,塘深5~8cm,塘底土壤要細,避免播種時種子落入土壤過深,難以出苗。
播種前,如果土壤濕度不夠,要挑水沖塘,但不能進行灌水。
日平均氣溫穩定到2~3℃以上時進行播種為宜。同時要避開油菜花期遭受霜害。祿豐縣適宜播種期為10月15~25日。育苗移栽的田塊:9月20~25日育苗,10月20~25日移栽。種子要選擇適應當地生長的優良品種,種子發芽率95%以上,無雜質高產優質的油菜品種進行播種。祿豐縣常用油菜品種是花油6號、花油9號、A35、云油雜1號、云油雜3號等雙低油菜優良品種,每塘播種6~8粒左右。在播種前施入塘肥,每畝用油菜專用復合肥8~10kg、硼砂0.8~1.0kg,拌勻做塘肥,50~100kg火塘灰拌400~500kg腐熟細糞,加綠地蟲清2kg拌勻蓋種。
在苗出齊后長出一葉一心開始間苗,去病弱留強壯,確保每塘4~5株;在三葉一心進行定苗,最遲不要超過四葉一心,去病弱留強壯,同時進行缺塘補苗,確保每塘3株進行定苗。
苗肥第一次在二葉一心至三葉一心,即間苗后,每畝用5~8kg尿素澆施提苗肥;
第二次在三葉一心至四葉一心,即定苗后,每畝用12~15kg尿素澆施,對旺苗要注意肥水控制,防止生長過旺;薹肥在薹高達4cm左右時,用尿素20~25kg,硫酸鉀5~8 kg兌水澆施,對苗勢生長比較好、薹肥要少施遲施;
葉面肥:在初花至終花期,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根外噴施磷、鉀、硼“三合液”,每畝施用量可按150g磷酸二氫鉀、50%多菌靈240g、100g硼肥(有效硼含量>20%)兌水150kg噴施,分3次噴施,每隔5~7天噴一次,促進生長,防早衰、防菌核病、防高溫逼熟,噴施時晴天應避開12點至下午3點的高溫時段,避免傷花;
測肥一般在油菜抽薹至開花前(最遲不超過初花期)結合油菜菌核病和霜霉病的防治做好藥肥混噴工作,每畝用0.2%硼砂水溶液(用溫開水溶解)加防治菌核病和霜霉病的藥劑兌水60kg噴施1~2次,注意連續低溫影響油菜對硼的吸收,所以在晴天上午10時前或下午4時后噴施,噴施后2小時內遇雨重噴一次,用藥量減半。
初花期和盛花期、霜期較長、較重的地方,在抽薹時,進行摘心打苔,以控制花期,摘心打苔后要增施一次花肥,每畝施用8~10 kg尿素,促進測花枝生長。
除播種沖塘,追肥時兌水澆施外,初花期盡可能進行一次漫灌,注意水不能漫上墑面。
遵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用農業、物理、生物,配合化學進行綜合防治。嚴禁使用無公害蔬菜生產過程中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
選用抗(耐)病優良品種,實行輪作倒茬,開好田間排水溝,降低田間濕度的基礎上,清潔田園,加強中耕除草,降低病蟲源數量,培育無病蟲害健壯苗。
使用殺蟲燈和在黃板、籃板上放置性誘劑誘殺害蟲成蟲。
9.3.1 根腫病:整地時畝施生石灰120左右公斤,調節土壤酸堿度,使土壤呈弱堿性,抑制根腫病菌的生長。或在施用底肥時,每畝加入10公斤石灰氮,對根腫病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
9.3.2 菌核病: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500~6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連噴2~3次。
9.3.3 霜霉病、白粉病:發病初期,每畝用58%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連噴2~3次。
9.3.4 蚜蟲:用70%吡蟲啉1500倍液每隔8天左右噴一次,連噴2~3次。
9.3.5 菜青蟲:在油菜生長期,用1.8%阿維菌素1000~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9.3.6 猿葉甲和跳甲:油菜出苗時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進行防治。
9.3.7 雜草:在雜草2~3葉期,土壤濕度不低于50%時每畝用5%精喹禾靈乳油50mL兌水40kg均勻噴施。
一般作物“九黃十收”,“油菜八黃十收”,當全株三分之二角果呈淺黃色,即可收割,收割后堆捂3~5天,即可進行油菜籽脫離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