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 坤
在現階段人們逐漸步入小康生活,對含有豐富蛋白質營養水產的需求不斷增加,因此水產養殖業也相應的擴大了養殖規模,但引起水產養殖環境污染的問題也日益嚴重,造成較大的水域壓力,加重我國淡水資源的匱乏程度,這需要有關養殖人員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解決。
在我國現階段的水產養殖行業中,水產品養殖戶會選擇在淡水中進行養殖作業。盡管我國地域遼闊,山河湖川眾多,但受制于人口,淡水資源顯得非常寶貴有限。水產養殖造成的水域污染勢必影響我國淡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此,本文將從我國水域環境的現狀、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治理對策,為改善我國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提供經驗參考。
在我國的山河湖川中,淡水資源主要分布在五大湖中。但據調查,經過國家科學的勘測,發現除了人跡罕至的原始湖泊,幾乎所有的淡水湖都呈現出水體富營養化的跡象,并且到了水體富營養化的標準。其中,接近城市地帶或是時身處城市內部的湖泊富營養化的現象更加普遍,程度更加嚴重。這些都是由于近些年人們為了追求水產養殖業的高度集約型模式,為了追求較大的經濟利益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向水體投入大量的水產飼料,造成水體氮、磷增多,水體逐漸富營養化,對水域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通過上文的敘述可知,由于近些年來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水產養殖戶為了保持足夠的供給量,開始擴大養殖規模,向水體投入大量的水產飼料,這容易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后果,不僅會造成水產養殖產量大量下降,而且會影響水產品的質量,如口感,質地。從而導致市場需求的減少,水產養殖戶信用形象的損壞,核心競爭力的減小,最終導致水產養殖戶經濟利益的損失。
現階段的水產養殖技術仍處于較低的水平,水產養殖戶通常會選擇飼料超量喂養的做法,這容易導致剩余的飼料沉入水底。同時,水產品的糞便及排泄物也會沉入水底,長期以往,在水底沉積的有機物——氮、磷就會越來越多,給水中的微生物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來源,導致其活動頻繁。繼而導致水底的氧氣逐漸消耗殆盡,引起水體的富營養化,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造成水底生物的死亡,最終對水域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與破壞。
無論是水產養殖,還是人們其他的日常生產活動,如果處理不當,都容易對水域造成水體污染。且一般水域與降水都存在著一定的循環,將一定面積范圍內的水域通過水汽交換形成聯結,這就導致一個水域的環境污染容易導致其他生態系統的污染,如稻田、小溪流,破壞周圍生態的平衡。
據調查顯示,我國現階段的水產養殖戶大多采取集約型養殖的方法,擴大了養殖規模與面積,且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獲利與成本的節約,許多的水產養殖戶采取飼料超量的投喂方式,造成水體環境的污染。盡管水體自身具有一定的凈化修復功能,也無法在環境污染物質過多的情況下生效。因此,有關政府部門及水產養殖戶應當綜合考慮水體對污染物的有限承載量、水體的凈化修復能力,科學合理的規劃水產養殖的規模與面積,控制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污染,對水產養殖進行嚴格有效的管理,不可盲目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盲目的對水產養殖規模進行擴建,對水體環境造成過大的負面影響。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國采取的都是對生態環境危害性較大的兩種水產養殖方式——投餌式養殖和無餌式養殖。但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我國對環保觀念的重視,國家開始對傳統的水產養殖技術進行轉型研究,開發了生物凈化技術、植物凈化技術。經試用后證明,新開發的兩種技術不僅可以保證水產品的產量與質量,還可以大幅度減少水產養殖對水體環境的污染程度,對水域進行保護。除此之外,在水產養殖中使用生物凈化技術與植物凈化技術有助于水產養殖戶減少投資資金,節約成本費用。因此,政府有關部門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對生物凈化技術與植物凈化技術進行大力的宣傳,提高水產養殖的技術水平,將生態污染扼殺在搖籃里。
還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由于水產養殖人員普遍素質較低,法律意識淡薄,對環境保護法的相關內容了解甚少,對破壞環境的后果嚴重性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有關政府人員必須對水產養殖的有關技術人員進行素質的培訓,讓他們學習專業技術的知識的同時對他們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嚴重后果,從而進行自我規范。
由于水產養殖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有關政府部門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采取一定的措施對水產養殖進行嚴格的規管,如制定相關規定與管理條例。另外,相關的政府部門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要求水產養殖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進行水產養殖活動,對飼料投放進行限制。同時,相關的政府部門要對水域保護制定相關的管理條例進行嚴格控制,聯合水產養殖戶一起應對水體污染治理難題。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對策。
綜上所述,水產養殖環境的污染問題是因為水產養殖戶為了順應市場需求,追逐經濟利益而未科學合理的擴建養殖規模所造成。因此,為了保護珍貴的淡水資源,需要水產養殖戶選用改良的養殖技術,提高綜合素質,增強法律意識,樹立綠色環保的理念,嚴格控制水產養殖對水體環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