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天
摘 要:背越式作為目前跳高領域里最為合理的跳高技術,發展至今有了比較完善的技術特點。其成績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助跑在整個背越式跳高技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也是技術關鍵。采用文獻資料法、自我實踐法等科學方法,對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對成績的影響進行探討和分析,并結合研究對背越式跳高助跑的訓練方法進行羅列。使學生在實踐中充分認識到助跑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起跳效果,為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背越式跳高;助跑技術;助跑訓練
背越式跳高采用先直線后弧線的助跑方式,助跑是跳高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定跳高成績的關鍵因素之一。而助跑的速度、節奏則是助跑與起跳有機結合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助跑的穩定性和準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助跑是運動員成功完成技術動作、創造優異成績的重要條件之一。因此,進一步加強對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影響因素及訓練方法的分析與研究,對不斷改進背越式跳高技術、提高運動成績,尤為重要。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南京清涼山業余體校高水平跳高運動員
運動員的基本情況:本論文主要針對南京市清涼山業余體育運動學校田徑組跳高專項運動員助跑的基本情況分析。
選取人物:金楓鳴(跳高國家一級)個人最好成績:1.75m,第十七屆省運動會第一名;管潔(跳高國家二級)個人最好成績:1.64m,2011省田徑錦標賽第三;張穎(跳高國家二級)個人最好成績:1.67m,2011省田徑錦標賽第二。
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本論文查閱了較多相關文獻,對選取的資料進行集體整理,對其中所闡述的觀點進行分析研究,為本選題研究做相關準備。
實踐法:本人利用自身專業運動訓練的優勢,通過多年運動實踐與觀察學習,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下面表一為研究助跑對跳高成績的影響:
二、結果與分析
1.背越式跳高中的助跑
我以背越式跳高為例,闡述背越式跳高中的助跑。按助跑任務分,助跑分為預先助跑和助跑兩個階段。預先助跑的任務是使運動員擺脫靜止狀態,在助跑前獲得一定的適宜速度,為運動員全程助跑建立起合理的節奏。助跑的任務是為了使運動員獲得適合自己力量與技術的理想速度,獲得良好的階段節奏,使運動員進入適宜的起跳位置,為起跳做好準備。
2.助跑技術中各因素對背越式跳高成績的影響
跳高的騰起初速度是影響跳高高度的主要因素,而跳高的騰起初速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助跑速度的大小。也就是說,助跑的速度越快,騰起初速度越快,從而跳高高度越高。背越式跳高助跑一般前四五步為直線助跑,后四步為弧線助跑,弧線助跑技術與彎道助跑技術相似,所以大步幅、快速、輕松的助跑能使運動員達到興奮,為更積極的踏跳做好準備。如表二:中外優秀跳高運動員助跑速度情況表:
從該表中外優秀運動員比賽時所測出的助跑速度來看,這些優秀運動員助跑的最后幾步是相當快的。朱建華和索托馬約爾是快速助跑的杰出代表。朱建華在過2.35m時最后6步的助跑速度是8.73m/s,在創造2.38m時的最后6步達到最高速度,最后2步速度雖有下降但仍接近8.2m/s,朱建華最后幾步相當于百米運動員用11秒的成績跑全程的速度,最后幾步的速度都超過了8米/秒。索托馬約爾在最后6步助跑時的速度達到8.02m/s,最后2步時身體重心的水平速度達到7.74m/s。他們的共同技術特征是快速起跑,這是他們成功創造優異成績的必備條件。
因此,快速的助跑速度與跳高成績成正比,要提高跳高運動成績,運動員必須具備快速助跑的特點。助跑速度與技術的銜接是背越式跳高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但助跑速度的加快不是盲目的,根據運動員實際情況和可控的范圍,有效提高助跑速度。
三、結論
1.背越式跳高是一個技術性較強,要求運動員基本功扎實,在助跑技術環節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助跑節奏與助跑路線,為將來取得優異成績打下堅實基礎。
2.提高助跑速度對背越式跳高成績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助跑速度的加快不是盲目的,根據實際情況和可控的范圍,有效提高助跑速度。
3.合理的助跑節奏是助跑起跳的關鍵,只有保持良好的助跑節奏,才能充分發揮弧線助跑的優點,更好地為起跳過桿服務。助跑與起跳環節不可分,穩定的助跑對準備的踏上起跳點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1]劉生杰.田徑運動技術診斷與分析[M].中國社會出版社,2011-12.
[2]王俊.背越式跳高的助跑節奏及其影響因素和訓練方法[J].遼寧體育科技,2002(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