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梅
目前,我們的科學技術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個極高的高度,但是還是沒有突破食品只能依靠農產品獲取的課題。而且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農業不僅是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基礎,也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離開農業這個基礎,什么事業都不能發展。所以只有以高度發展的農業來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才能更好的維護社會安定和增加社會效益。促進我國農業更快更好的發展。
1.基礎設施落后,農業投入嚴重不足
目前我國農業還沒有一個有效的管理機制,致使我國農業的投入隨意性太強,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科學化發展。所以迫切需要各級管理部門加強對農業經濟的關注和支持,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把新技術、新的個新思路投入到農業經濟中,使我國農業經濟向新型高效的方向發展。增強農業對多變氣候的抵抗能力。
2.目前在我國農村普遍實行的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對農業機械化造成了一定阻礙。由于農民每家每戶都只耕作自己所承包的土地,不能形成大面積的土地規模,無法利用先進的大型農業機械,不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一方面優質生產資本的缺乏嚴重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缺乏優秀人才。就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去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3.農村市場信息閉塞,農產品增產不增收
所有的產品都要依靠市場才能創造效益,農業經濟只有依靠科學的市場機制,靈活的經營方法來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以市場需求帶動經營項目的合理轉化,要擯棄舊的思想,農業經營不再是農民隨心所欲的產物。長期以來我國農村信息化工程建設幾乎是空白,導致農村市場信息嚴重閉塞,在經營中因為不能快速獲得市場信息,不能及時把握市場變化,而錯失大量的經濟效益,所以要最大限度的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緊跟市場市場發展,只有對市場規律研究透徹,才能避免更多的“政績工程”、“面子工程”的出現。
1.發展農業科技,提高農業技術發展水平
提高農業技術發展水平,發揮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應做到以下幾點: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工作要深入加大對科教興農的財政投入,對農業技術研究推廣工作要加大財政支出,圍繞提高農產品產量開展科技攻關,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到農業生產的第一線,給農民傳授實用技術,積極投入到農村。開展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加大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力度,把科研力量集中運用到園藝產品、深加工產品上,使農業經濟向著高檔次、高質量、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圍繞降低生產成本開展技術研發。大力開展先進適用技術研發,大力推廣節地、節水、節能和節勞農業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農業科技體制,創建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信息體系。加大農技所技術投入加大對基層農技所技術設備的投入,培養更多技術過硬的農技推廣人員,去基層重點指導農戶、農業企業的工作,同時圍繞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抓好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2.優化農業產業結構體制,做好農業技術推廣
農業科技機構應當通過轉換機制、調整結構,建立社會公益及基礎型科研機構,從事遺傳育種、病蟲害災變規律及防治機制、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綜合增產技術及規律、農業資源、生態環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開放、流動、競爭、協作的運行機制。建立農業知識、技術轉化的新體制,成立以“縣為中心、鄉為骨干、村為基礎、專群結合”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進行試驗示范和二次開發及轉化工作,促進農業生產力的提高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完善技術咨詢中介服務型科研機構,全面落實其研究、開發、經營、服務等各項職能,積極開拓第三產業,重點發展農業科技咨詢業、信息業和技術服務業。農業部門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制度化的農民成人教育體系,組織農民學習社會科學理論、現代科技知識和市場經營本領,向農民傳授科技知識,發布農業信息,指導結構調整,研究市場營銷等,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新型農民。
3.加強農業科技創新
農產品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是農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最終體現,其決定于農產品的結構構成、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農產品的市場體系建設、農產品的科技含量、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與衛生水平等因素。發展現代農業要以優質的原材料生產作為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和先決條件,而這一前提條件的要素包括:通過組織實施農作物種子工程、畜禽良種工程和水產良種工程,加強良種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進而構建政府扶持與市場推進互動的種養業良好體系。通過組織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工程、現代農業示范工程和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扶持科研單位提高創新能力,進而構建高水平的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體系。
4.建立健全農業信息系統
農業信息系統的健全,讓生產單位對農業技術信息的了解與獲取更容易,也讓科研單位能更方便、及時地掌握生產實踐對農業科技的需求,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切實實現科學研究面向生產。農業信息系統是由由信息層、處理層和應用層所構成,信息層主要包含了各種農業影響因素的統計信息,如植物信息、氣象信息、播種量檢測等,處理層主要包括了數據庫、模型庫等,農業信息系統的具體構成。?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信息化水平,營造有利于現代農業發展的硬環境。同時,進一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施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綜合整治各類環境污染,供水供電、通信等設施,也是經濟發展的關鍵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