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軍
近年來,券商高管乃至掌門人日趨年輕化,這其中長江證券80后總裁劉元瑞尤為引人關注。
距離劉元瑞走馬上任長江證券總裁一職已半年有余,年輕總裁為公司發展帶來哪些新氣象、新思路?其管理能力能否經得起市場的考驗?長江證券方面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去年底高管人員的調整,是公司持續深化改革的主動舉措,也是長江證券基因的一次新老傳承,經營管理隊伍進一步年輕化、市場化。
長江證券總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于2007年登陸A股,為國內第6家上市券商。公司股權較為分散,截至今年6月30日,第一大股東為新理益集團持股12.89%,也是唯一一個持股比例超過10%的股東。
2017年12月29日,在長江證券原總裁鄧暉主動請辭后兩天,公司發布公告稱,聘任劉元瑞接替鄧暉總裁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1982年出生的劉元瑞是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學士、財務金融碩士,任職分析師期間曾榮獲2010年鋼鐵行業第三名,2011年非金屬類建材第三名,2011~2017年連續7年榮獲鋼鐵行業第一名,2017年榮獲新財富白金分析師。
2016年年初,劉元瑞通過內部競聘選拔方式升任副總裁,現任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任長江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至此,劉元瑞成為最年輕的券商總裁之一,也創造了研究員最快的晉升紀錄。
《投資者報》記者了解到,除了總裁選用年輕人,長江證券任用年輕人的改革推廣至整個公司。長江證券相關負責人表示,自2016年市場化改革以來,公司進一步落實“有為就有位,去除大鍋飯,去除論資排輩”的人才任用理念。也正因如此,公司管理干部隊伍的年輕化水平在行業內一直領先,除高管人員的調整外,中層管理干部也大膽啟用新人,分支機構總經理中已有數位90后獨挑大梁。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宏觀經濟結構調整、證券市場行情低迷對證券公司的穩定發展和持續經營產生較大壓力。分析師出身的劉元瑞很快調整出長江證券的發展思路。
長江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劉元瑞確立了專業化發展、回歸本源、重視投研以及合規等方面的經營理念并取得初步成效。
具體來看,首先,將專業化發展作為公司核心發展理念。劉元瑞在公司內部繼續強化“專業創造價值”的理念,強調專業是公司立身之本。通過強化專業分工和構建專業團隊聚焦主業,將同類業務線條集中,做大做優標準化業務,努力提升“正面戰場”能力。
其次,將回歸本源作為公司的主要發展方向。主動去杠桿、防范金融風險是當前形勢下的必然選擇,行業從嚴監管也是大勢所趨,證券公司作為中介機構,要順應監管要求,規避監管套利的發展思路,切切實實回歸證券業本源,全力服務實體經濟。
三是將投研能力作為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搭建資產配置的研究、決策體系,強化戰略研究力量配置,提升公司對經濟發展形勢、行業發展趨勢及政策發展導向的前瞻性判斷,推進業務發展與研究的全面融合,為客戶真正提供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
四是將合規風控作為公司業務發展的底線與邊界。劉元瑞將加強公司中后臺的專業能力作為當前重點工作,包括擴大中后臺管理部門的人力配置、梳理業務管控制度及流程、推進合規風控下沉與前置等。通過強化風控合規的管理,全面保障公司業務持續、規范、有序發展。
盡管當前鑒于監管對上市公司的信披要求,長江證券方面未給出上半年的業績表現,但《投資者報》記者向業內有關機構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長江證券經紀業務傭金收入、全口徑股基交易量市占均實現同比增長,公募分倉市場份額再創新高。
半年報雖然還未披露,不過也可以從券商公布的月度經營數據上看到公司上半年的表現。7月9日晚間,長江證券披露的6月經營數據顯示,長江證券合并子公司(長江證券承銷保薦、長江證券資管)后,6月單月虧損0.69億元,環比下降184%,截止到6月,上半年累計凈利潤為4億元,同比下降56%。
從數據上看,上半年長江證券凈利潤“腰斬”,但從單個月度上看,6月成為拖累上半年業績的主要原因。從已公布的1~5月經營情況來看,公司盈利變動情況好于行業,主要財務及業務指標行業排名有所提升。1~5月,公司收入同比增長9%。凈利潤同比下降29%,仍然好于行業下降31%的平均水平。
那么,6月為何券商業績大跌?華泰證券金融團隊沈娟認為,單月指數大幅下跌,股基交易量下滑影響券商自營、經紀業務收入。
一位業內人士也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相似看法,上證綜指6月經歷了自2638點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單月跌幅超過7%,長江證券當月虧損較大可能是受市場拖累自營表現不佳導致。
從目前券商上半年業績的初步統計看,長江證券盈利增幅處于中下水平,對劉元瑞來講,壓力并不算小。
對于下半年發展情況,長江證券方面認為,從PE角度看,當前A股估值水平確實已處低位,在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下無風險利率已經開始下行,市場風險偏好繼續大幅下行的空間比較有限。
表現在各項業務上,對于經紀這項基礎業務,公司會一如既往地按照兩個方向推進:一方面是加大業務基礎的積累,無論是客戶數量還是客戶質量都是重點考核和關注的內容;另一方面提升客戶的服務手段及能力,在金融科技、金融產品及投顧方面進行戰略布局。
此外,在券商紛紛發力的資管業務方面,將以主動管理為主的戰略發展方向,繼續加強投研能力,逐步提高主動管理規模及產品業績,加強產品創新,切實提高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