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方
上周市場調整有兩個主因,第一,美國重新在貿易問題上施加壓力,擴大了卷入兩國貿易爭端的商品的類型,中美貿易爭端重新出現不確定性,導致市場風險偏好重新下降,引起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和中國經濟增長的擔憂;第二,國內金融市場上因為資管新規細則未落地的影響,非標融資停滯,導致信用市場融資出現波動,民營企業融資壓力顯著加大。泰達宏利基金莊騰飛這樣分析稱。
有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市場中長期機會大于風險,對后市謹慎樂觀。市場受外部因素影響出現短期波動,但支撐A股市場的核心依舊是公司盈利提升,A股市場仍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長城基金指出,在強監管、去杠桿的背景下,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并不大,資本市場可能會在較長的時期內處于低位震蕩模式。當前絕大多數行業的估值都達到或接近歷史最低水平,短期內投資者無需過度悲觀。從投資策略上,建議重點圍繞消費、科技布局中長線。
下半年股市能否回暖,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信達澳銀基金認為,當下經濟數據、企業盈利依然不錯,在市場調整時間和空間較為充分、宏觀政策趨向利好的情形下,事情正在起變化,下半年筑底拐頭行情有望逐步展開。
該基金還分析稱,由于信用派生的壓力和中美爭端的持續,預計金融股和周期股相對弱勢,消費股的估值切換行情仍然需要等待。結構上,周期性弱的醫藥板塊和成長股板塊將表現更佳,下半年更看好醫藥和計算機板塊配置。
國壽安保基金認為,中美貿易爭端進入相對緩和期,剩余160億元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仍需較多程序且與后期雙方表態相關度較高,最快也需要在7月末或8月初才能落地,有助于市場風險偏好的修復。當前A股估值接近底部,加之市場情緒暫時回暖,短期內可選擇Beta較高的品種。在行業方面,建議以彈性較好的成長板塊為主,近期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行有利于提升成長股的估值,同時自下而上選擇被錯殺的價值白馬股,銀行板塊也值得關注。
萬家基金稱,維持下半年整體震蕩的市場觀點,投資方向上,看好大盤藍籌及成長股。藍籌里偏向于選擇現金流健康、核心競爭力強、負債率健康、估值便宜的板塊,如食品飲料、銀行、地產等。成長股里相對看好科技創新類公司、消費升級類公司,尤其重點關注以下行業中有基本面支撐的個股:醫藥、軍工、新能源汽車、工業互聯網、高端制造、半導體等行業,其中可能蘊含重大投資機會。
上投摩根基金表示,三季度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大概率好轉,A股市場長期投資價值凸顯。行業方面,看好盈利加速且估值合理的計算機、化工、紡織服裝、醫藥生物、新能源汽車和電子等板塊。該基金進一步指出,美聯儲加息、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經過二季度的不斷發酵大多反映在股價中。三季度實體需求可能受到低社融增速影響逐步放緩,主板盈利增速同步下降。相對而言,中證500為代表的中盤成長股盈利趨勢穩定,相對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估值有修復空間。流動性好轉初期,市場會有各種放松預期,預計金融地產等周期性板塊會有階段表現。隨后,消費和成長等后周期性板塊或有更持續的表現。
在具體的投資方向上,上投摩根認為,醫藥生物行業應著眼于中周期,并重點關注行業龍頭企業;紡織服裝行業增速從2015年中至2017年均處于低位,目前已從底部抬升,零售的好轉也印證了行業景氣度的回升。而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政策仍有波動,但技術層面已逐步成熟,行業整體趨勢相對確定。
大摩華鑫基金也表示,看好創新藥、醫療服務、連鎖藥店的投資機會。認為醫保紅利依然存在,同時也在逐步向創新品種轉移,醫藥創新決定了未來公司競爭力的高度,成為醫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華夏基金也認為,現在A股受到中美貿易戰、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的短期干擾因素影響,指數跌破多個重要關口,市場風險已經釋放很多。指數在震蕩筑底后有望修復,迎來結構性行情。A股市場核心驅動因素仍是企業盈利提升,當前流動性總量穩健增長,結構上向有利于權益市場的方向發展,風格上趨于均衡。考慮到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預計以消費升級和制造業升級為線索的績優成長性標的,在短期調整后將迎來中長期布局良機。重點選擇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消費升級和生物醫藥四條投資主線:一是科技創新,從A股和港股挖掘符合高成長科技股做長期配置,具體會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服務、3D感測、新能源汽車、電子支付、5G等領域精選個股;二是先進制造,包括半導體行業、機器人或高端裝備等;三是家電、手機等消費升級行業;四是基因編輯、基因測序、細胞治療等精準醫療領域。
7月將會逐漸進入業績披露期,匯豐晉信基金表示,從統計局數據來看,工業企業盈利仍較強勁,新興領域如云計算、新能源汽車、半導體、軍工、創新藥等領域業績有望改善,中報有助于提高市場情緒。估值方面,隨著前期市場的大幅下調,A股本身估值也已經回落到較低位置。隨著市場的恐慌情緒逐步褪去,市場有望迎來反彈。
前海開源基金楊德龍表示,現在進入中報密集披露期,中報業績比較好的板塊和個股,后期還會有比較好的表現。“業績為王”依舊是現在的選股思路,所以中報業績比較好的股票機會比較多。當然,業績既包含中報業績,也包含對年報業績的預期。其實,看業績選股的思路更容易把握,投資者應該更認真地分析公司基本面,研究公司分析報告,從業績上選擇可能超預期的個股。當然,“業績為王”不僅指現在業績好,而且未來業績增長要好。
處在市場的低點,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應該堅信在中國經濟穩步增長、經濟轉型逐漸成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背景下,股市不可能長期偏離基本面。很明顯,現在中國股市嚴重落后于宏觀經濟,將來肯定會有翻身的機會。現在應該做的,就是堅定持有優質個股,等待市場恢復性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