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技
隨著生物醫學技術快速發展,將來,人類可能會裝配上很多機械外骨骼,大幅提升自身的力量、速度和耐力,擁有如超人般不可思議的本領。
對基因進行修飾甚至重新設計,不僅可以讓我們改變自己的外貌和技能,而且還能影響我們的情感、創造力和社交能力等。計算機與生物技術相結合所產生的腦機接口技術,將會改善我們的記憶和認知,擴展我們的感官,通過意念直接控制一些半智能小部件(如智慧型義肢)。
這些神奇而具有顛覆性的前沿技術確實令人贊嘆。然而,興奮之余,你有沒有感覺到不寒而栗?未來人類和產品之間的界線將變得越來越模糊。原因非常簡單:這種人體強化更像是在打造一件產品。像產品一樣,他們需要依賴機械、化工和工具等方面技術的開發。他們在數年后可能會變成過時的物件,還很可能會在市場上被公開出售。有些強化出來的人體產品,其性能會比其他的更好,當然,所需支付的費用也會更高。
總之,經過這類干預手段強化升級后的人體,似乎更傾向于朝物品化的方向發展。
在未來的幾十年里,如果人體強化變得越來越普遍,那么人們見面的問候語很可能就會變成“今天你升級了嗎”或者“你該選擇一個更好的模式了”。到那時,當人們互相進行評價時,可能會這樣說:“你進行了新的大腦植入,更聰明了。”
漸漸地,人們再也不把同類看成一個個獨特的人,而是當作一件件可評估、測量和交換的商品。在這種觀點里,人類變成一個“平臺”,類似于軟件或操作系統,可以任意建立、操縱和升級。獨一無二的人格特質變成“產品特色”,來之不易的天賦變成“寶貴資產”。如果人類都選擇依賴于人體增強技術來追求完美,沒有經過艱苦磨難就能夠“坐享其成”,那還有什么值得驕傲的?就像我們看著計算機在瞬間就能做出我們常人無法完成的復雜運算時,我們會敬佩和崇拜這個冷冰冰的機器么?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自身的特質和我們被改造過的性能描述并不是一回事,我們每個人本就有著獨一無二的整體人格。因此,我們要抵制那種“符合標準”的誘惑,即使人們可以量化我們的長處、表現或才智等,這些構成了我們作為人的價值的東西,也不應該簡化為一個個冰冷的數據。
我們對不斷發展的人體增強技術,必須要時時保持反思的態度。這些技術越覆蓋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就越難以去想象原本沒有它們的生活。例如,適應了智能手機的人們再用回原來的非智能手機肯定會很不習慣。我們雖然依賴它,卻也一直在反思它所帶來的危害。一旦強化人體的材料進入體內變成身體的一部分,再試圖做出“選擇退出”的決斷時,特別是當其他人也都“升級”的時候,許多問題將會變得非常棘手。
因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只是為了增強能力而盲目地去使用人體增強技術。我們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什么才能真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