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覺珵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7日報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天對美國國會表示,美聯儲認為未來最佳做法是繼續逐步提高利率。鮑威爾的這一公開表態引起全球市場的震蕩。
17日,鮑威爾出席美國國會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就半年度貨幣政策報告舉行的聽證會時,表達對經濟總體樂觀的評估。他表示,美聯儲認為未來最好的方法是繼續逐步提高聯邦基金利率,與強化美國經濟保持一致,不會過高或過快升息,避免損害經濟增長。市場認為美聯儲很可能在今年9月和12月加息。
受美聯儲將繼續加息、美元走強的信號影響,黃金接連下跌。18日,國際金價跌至每盎司1224美元左右,處于近一年來低點。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曲強18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元加息帶來的美元持續走強,通常會導致新興市場國家面臨本幣貶值,外匯流出和債務壓力增大。如果美元走強超出預期,會對主要依靠國外資本流入的新興經濟體產生較大威脅。
人民幣18日也受到美元走強影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當日跌破6.75關口,創去年7月以來新低。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報6.7145元,創2017年8月7日以來新低。不過,曲強表示,美聯儲加息對中國沖擊有限。作為世界第一大制造工廠和出口國,人民幣不具有長期貶值的基礎,貶值反而對于平衡中國國際收支有一定好處。
另據路透社18日報道,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數據顯示,5月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環比增12億美元至1.1831萬億美元,仍舊為第一大美債持有國。由于中美貿易摩擦于5月份已經有所升級,一些分析猜測中國為何在4月減持美債后轉向增持。曲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減持和增持美債往往是根據當期的國際收支基本情況以及外匯收付的使用狀況而決定的,這樣的增減持波動在過去的歷史當中非常正常,不需要對每個月的具體操作做過度解讀。▲
環球時報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