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和日本星期二簽署經濟伙伴關系協定(EPA),一旦生效,日歐99%的產品最終將相互零關稅。在特朗普政府幾乎與全世界大打貿易戰的時候,日歐EPA的簽署頗受關注。盡管雙方為這一協定已經談判了5年,但很多人從該協定中讀出“對美國的壓力”。
這可能不是一種憑空想象。不難想見,簽署該協定使日歐在面對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戰時多了一分自信,這一協定也會讓更多美國人閃過這樣的念頭:貿易戰是否會讓華盛頓陷入孤立呢?
貿易戰是通過相互恫嚇和消耗來爭取己方利益,與通過合作和協商實現利益相比,前者無疑是低效的。貿易戰目前實際開展的規模還不大,但它展現了與全球化逆向而動的思路,未來一段時間是不同思維的激烈博弈期,世界面臨繼續全球化還是朝著保護主義退潮的選擇。
日本是美國最鐵桿的政治、安全盟友,它對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公開回應相對低調。但它對TPP的堅持和對日歐EPA的簽署再清楚不過展示了自己的態度:它會維護自己的貿易利益,而且它不想跟著華盛頓一起踹多邊貿易體系一腳。
日歐EPA顯示,即使沒有華盛頓的參與,自由貿易還會繼續往前走,即使它的速度慢下來,但不會顛覆性大倒退。如果貿易戰成為美國的首要對外溝通方式,它慢慢自我孤立不可避免,美國將成為自由貿易海洋中保護主義的“美國島”。
世界本來沒想聯合抗美,但華盛頓把自己置于與全世界作對的位置上,使得其他國家哪怕彼此拋個眼神,交頭接耳,都看上去像在聯合對付它。
日歐就像是在做通過加強彼此自由貿易無聲抗議美國的示范。疑似聯手對抗美國的雙邊及多邊活動今后將層出不窮。
歐盟和日本的經濟規模加起來約占全球30%,聽上去蠻嚇人的。雙方都在美國的最大貿易伙伴名單上。想想看,如果日歐相互降為零關稅,而它們與美國貿易摩擦不斷加劇,關稅及非關稅壁
壘增多,那么日歐貨物流通的增長速度超過它們與美國產品的交易增長速度將會成為趨勢。
也許這一件事的影響有限,傷不到美國的根本。但再強大的美國也經不起這種負影響的不斷累積。敏感的美國輿論會跟蹤、放大這些負影響的發展,導致美國整體貿易保護主義意志的動搖。
特朗普政府開啟了一場一旦演變成持久對抗它必將輸掉的貿易戰爭。美國像所有傳統戰爭發動者一樣,一開始實力雄厚,自信爆棚,以為可以迅速壓垮對手,取得戰爭勝利。而一旦侵略演化成持久的消耗戰,戰略主動就逐漸變成戰略被動。
日歐EPA是世界沒有被特朗普貿易戰嚇倒、各方準備按照既有戰略處理貿易關系的最新跡象。到目前為止,鮮有哪個國家對來自美國的貿易施壓忍氣吞聲,對美加征關稅實施對等報復成為各國不約而同的反應。與此同時,各方橫向加強貿易聯系的動向正在形成。
這樣的世界性抵抗不用有誰號召和組織,它們是這個時代對貿易霸凌主義的條件反射,也是堅定的法則。特朗普政府大大低估了它搞霸凌主義遭遇全球抵抗的風險。
有的國家強硬回擊,有的國家軟頂,就是沒有國家幫著特朗普政府的貿易霸凌政策抗旗,給它當“偽軍”。美國的優勢將面臨對存量的嚴重消耗,而無法得到有效的補充。看看特朗普政府能夠堅持多久。▲
環球時報2018-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