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凱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企業競爭更加激烈,優勢資源不斷集中,企業按照以往管理模式越來越難發展,如果不進行管理創新,按照以往管理模式很難將企業發展起來。在企業管理上必須與時俱進,不能墨守成規,要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以人為本。新時期企業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是人才,所以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人才的培養。企業管理中針對人才的管理需要以人為本,改變以前對人的管理方式。不再是通過命令等強制方式來管理人才,而是要通過以人才為中心,建立管理制度,促進企業發展。
通過研究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企業管理模式,無論是以個人為基礎還是以集體為基礎,最終強調的都是人才為中心。這也是他們能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取得重要進步的基礎。所以如何調動人才的積極性是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通過激勵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是一種很好的方式。所以在企業管理中,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以人為本與激勵手段結合起來,創新管理模式以達到激活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造性,促進企業的發展。
全面社會責任管理。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企業發展的目標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利潤最大化。企業在發展中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為社會進步提供力量。全面社會責任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強調企業本質上是各方實現利益、相互合作,創造社會價值的平臺。一個企業要想長久發展,既要創造經濟利益,還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合理決策。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發展決策要科學合理,一旦犯錯,就可能是無法彌補的大錯,使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在現代企業管理模式下,決策必須是進行多角度多因素分析、多方案比較后再擇優的結果。在這種情況下,決策不能只由經驗或者領導個人意志決定,而應在動態、多元、系統環境下得出。
彈性化的組織。近年來,好的企業發展越來越大,為了發展經常發生企業并購重組,為了更好地合作發展,企業組織結構及管理模式就需要有靈活性,適應企業發展,由原來垂直化發展向扁平化方向轉變,所以靈活化的組織模式在企業中的運用也越來越多,必須以企業本身實際情況為基礎,適時調整,滿足企業管理需要。
企業要建立具有以上特征的現代管理模式,需要進行相應的管理創新,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轉變思想觀念。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以人為本、團隊合作等觀念在企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企業領導者需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展,用先進思想武裝自己,時時刻刻為員工利益考慮,為員工解決后顧之憂,讓員工具有主人公意識,調動員工積極性,才能促進企業的發展。傳統企業的管理觀念落后,需要及時更新思想,借鑒優秀企業管理思想,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注入動力。
以人才為中心。在企業管理中,需要以人才中心,改變過去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傳統企業存在一些對人才不重視的現象,沒有以人才為中心,還是以行政為中心,導致企業活力不足。只有改進人才管理方式,解放人才,實現招的來,留的住,讓人才參與到企業的發展中,才能更好為企業服務。
遵守法律,加強責任意識。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立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只有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企業才能健康長久發展,包括依法納稅、依法排污治污和保證員工利益等等。在遵紀守法的同時,企業還要加強企業的社會責任。通過實現社會責任,促進社會公平。關注國家發展需求,促進企業和社會的共同成長。
把握市場競爭變化的規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就要時刻關注市場發展趨勢,保持危機意識。通過研究市場發展規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幫助企業掌握未來市場變化的規律,從而做出相對應的戰略決策,以此促進企業的發展。
實施靈活多樣的彈性化管理。隨著我國經濟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傳統產業如煤炭、鋼鐵等行業都是超大規模的企業,都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人員的調整。這些大型企業的人員構成多元復雜,又有很多遺留問題,造成了管理上不能采取單一的管理方式。如果管理模式單一,結果可能不理想。相反,如果運用彈性化的管理,選擇合適的員工分配到合理的崗位,針對不同崗位,實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調動員工積極性,以此來提高企業的效率。
綜上所述,企業未來的管理模式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為此企業管理者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管理思想上要做到與時俱進,針對管理上的問題大膽創新,從而建立起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