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要 目的:探討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患者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患者7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7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給予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結果:觀察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在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可顯著改善患者腸道功能,促使患者更好地恢復,護理滿意度較好。
關鍵詞 粘連性腸梗阻;手術;圍手術期綜合護理
普外科臨床中,粘連性腸梗阻是腸梗阻中比較常見的類型,發病率較高,具有發病急、病情重的特點,在腸梗阻中,粘連性腸梗阻占30%~60%,致死率達到8%~13%。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而言,外科手術治療是該病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手術治療仍存在一定風險,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因此,在手術治療前后,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至關重要,是確保手術順利進行、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關鍵。本組研究主要針對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患者進行研究,對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患者7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7例。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28~67歲,平均(42.8±5.1)歲;病程9~26d,平均(15.4±2.7)d。觀察組男22例,女15例;年齡27~68歲,平均(43.2±4.7)歲;病程10~25d,平均(15.1±2.4)d。兩組患者主要為胃部手術、腸道手術、闌尾切除術、肝膽及胰腺手術及盆腔手術后出現粘連性腸梗阻,符合粘連性腸梗阻診斷標準,且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給予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干預措施如下。
術前護理:①心理護理:對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而言,其癥狀主要表現為疼痛劇烈,且病情進展快,癥狀嚴重,多數患者人院后需手術治療。由于患者對手術治療效果不清楚,擔心手術失敗,或者對手術本身存在恐懼心理,多數患者存在焦慮、抑郁、恐懼、擔憂及緊張等負性情緒。所以為了緩解患者不良情緒,人院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熱情接待,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同時講解粘連性腸梗阻的基本知識、治療方法及預后等,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明確的認識。告知患者術前及術后注意事項。對已經出現負性心理的患者,通過與患者交流、溝通等了解患者不良心理產生的原因,給予心理疏導,消除患者負性心理。鼓勵患者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可通過講解治療成功的案例,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②病情觀察:由于粘連性腸梗阻患者病情通常比較嚴重,所以患者人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腹脹、腹痛、排便、排氣、嘔吐等癥狀要密切進行觀察,對患者心率、血壓、體溫及脈搏等生命體征密切監測與記錄。如果患者出現病情加重,甚至休克,護理人員要立即通知醫生,并快速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給予患者緊急手術予以搶救。③術前準備:術前,協助患者做好手術相關理化檢驗,術前24h叮囑患者禁食,6h禁水,并指導患者對床上排尿、排便進行練習,讓患者進行深呼吸鍛煉及咳嗽鍛煉。手術當天,為患者做好留置胃管、導尿管及備皮工作,按照醫囑給予患者抗感染類藥物預防感染。
術中護理:術中,穩定患者情緒,給予患者心理疏導。協助手術醫生擺好手術體位,為患者吸氧,建立靜脈通道。術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密切監測,配合好醫生,使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護理:①生命體征監測:術后6h內,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每間隔30min對患者的血壓、脈搏及心率各測量1次,待6h后患者的病情趨于平穩后,改為每2h對患者生命體征監測指標測量1次,同時觀察患者尿量、性狀及顏色,并詳細記錄。②早期活動護理:術后24h開始,為了促使患者腸道蠕動功能恢復,給予患者早期適當活動護理,協助患者變換體位,給予患者翻身、拍背等,避免出現壓瘡;同時鼓勵患者自行進行床上鍛煉與活動,24h后,如果患者能夠下床活動,則協助患者下床適量活動。③飲食護理:患者術后肛門排氣前,給予胃腸外營養支持治療;排氣后,以水和流質飲食為主,如米湯、果汁、蔬菜粥等,逐漸向半流質飲食、普食過渡,使患者胃腸道功能逐漸適應。飲食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等食物為主,保證患者營養攝取均衡,忌食辛辣、刺激、腥膻類食物,同時戒煙戒酒。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等指標進行統計對比。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量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統計患者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資料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對比:對兩組腸道功能恢復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等指標進行對比,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l。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護理滿意度方面,觀察組97.30%,對照組78.3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粘連性腸梗阻患者需要長時間禁食及胃腸減壓來控制病情,如果疾病復發,患者往往需要第2次手術治療,所以多數患者在心理上都存在緊張、恐懼、猜疑及焦慮等情緒,對手術治療也逐漸失去信心。因此,在患者手術前,護理人員給予患者鼓勵,使患者能夠恢復治療的信心,同時做好手術準備工作,對術前、術中及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加強監測,為手術治療效果的實現提供保障。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在粘連性腸梗阻患者中的應用,可促使患者治療效果的提升。本組研究表明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可促使患者更快地恢復;在護患關系改善方面,圍手術期綜合護理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對粘連性腸梗阻患者應用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促使手術效果更好地實現,提高患者康復速度,促使患者更好地恢復,護理滿意度較高,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