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摘要 目的:探討腸內營養護理對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收治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40例,根據護理干預措施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采用腸內營養護理干預措施。結果:觀察組各項營養指標水平、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可以采用腸內營養支持護理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營養指標水平和免疫力水平,并且患者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 神經內科重癥患者;腸內營養護理;導管護理;并發癥護理
神經內科重癥患者容易出現意識障礙、吞咽困難等問題,不利于患者進食,進而造成患者出現嚴重的營養代謝閑難癥狀,免疫力下降,甚至會造成器官衰竭。神經內科患者的腸胃一般不會受到不良影響,對此,可以對患者給予營養均衡措施,維持臟器正常功能,只有保證患者腸道各項指標符合生理要求,才能夠提升患者免疫力。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40例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腸內營養護理對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的應用方法以及護理效果進行詳細探究。
資料與方法
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40例,根據護理干預措施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20例。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38~79歲,平均(52.7±7.4)歲。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37~76歲,平均(51.2±6.9)歲。兩組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密切監測患者血壓、脈搏等各項生命體征;對患者給予鼻飼營養支持方案,在對患者進行鼻飼時,將床頭抬高30度~40度,避免患者出現嘔吐、反流等癥狀;要求患者定期清潔口腔,定時漱口,避免口腔感染影響腸胃健康。觀察組采用腸內營養護理干預措施。①腸內營養輸注護理:在對患者進行營養液輸注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對輸注速度進行密切監控管理,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調節輸注速度。在完成調液后,需要將輸注速度控制在1000~1500mL/d。需要注意營養液濃度應該從低至高調節,營養液的濃度一般10%,最終營養液濃度需控制在20%~25%,對于患者營養液輸注管道,需要每天更換,確保輸注街頭處于無菌狀態。②導管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了解不同喂養方式和管理模式。在對患者實施管道護理過程中,需要密切監測管道暢通度。在對患者實施一次管道輸注后,需要采用生理鹽水對管道進行沖洗,避免管道堵塞。如果發生管道堵塞,則需要采用溫水對管道進行沖洗,如果有需要,可以更換管道。③并發癥護理:在對患者實施腸內營養支持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各類并發癥,包括感染、胃腸道不適、代謝性并發癥等。對此,護理人員應該及時判斷出并發癥,要求掌握不同并發癥的護理措施,比如,代謝性并發癥的表現包括水、糖、電解質、蛋白質等代謝異常,而感染并發癥則表現為吸人性肺炎,胃腸道并發癥患者的表現有惡心、嘔吐、便秘等。護理人員一旦發現患者出現并發癥,則需要應用專業知識,對患者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④心理護理:患者在接受護理干預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安情緒。對此,護理人員應該耐心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講解護理干預措施的方法以及應用優勢,只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充分理解本次護理干預,才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和護理。⑤口腔護理:指導患者每日刷牙、勤漱口,在對患者進行腸內營養護理前,首先需要對患者口鼻腔黏膜進行檢查,如果有需要,可給予霧化吸人干預措施。
觀察指標:在對兩組患者分別實施護理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清轉鐵蛋白水平、血清總蛋白水平進行檢測和統計。同時,還需要統計患者對于本次護理干預的滿意度,并進行比較。
統計學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應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對于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并應用t進行檢驗;對于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并應用X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營養指標水平對比:觀察組各項營養指標水平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觀察組護理干預滿意度90.0%(18/20),對照組護理干預滿意度70.0%(14/2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神經內科重癥患者一般伴隨有意識障礙和吞咽閑難,如果不能對患者給予有效的營養支持護理干預方案,就會造成患者營養代謝障礙,免疫力下降,進而引發各類并發癥。因此,對于神經內科危重患者,營養支持治療十分必要。
在本次研究中,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干預措施,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觀察組采用腸內營養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血清轉鐵蛋白水平、血清總蛋白水平進行檢測和統計。同時,還需要統計患者對于本次護理干預的滿意度,并進行比較。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各項營養指標水平均優于對照組;兩組護理干預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腸內營養支持治療與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較為接近,與腸外營養支持相比較,腸內營養支持方案能夠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通過本次護理干預可見,對神經內科危重癥患者可以采用腸內營養支持護理方案,有利于提升患者營養指標水平和免疫力水平,并且患者滿意度較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