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釩 陳怡君 粟芳


摘要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神經介入手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收治行神經內科介入治療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優質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各60例。兩組均給予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優質護理組在圍手術期給予特殊的護理干預。結果:兩組護理后SAS評分與護理前相比均有顯著下降(P 關鍵詞 優質護理;神經介入;圍手術期護理;感染 腦血管疾病是目前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發病率及致死、致殘率高,臨床治療手段相對單一。近年來,神經介入診療方式已經逐漸在腦血管疾病中擔任診斷及治療角色,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患者傷殘率。隨著神經介入手段在臨床應用的逐漸深入,因操作技術難度大且操作精細等原因,術后或多或少伴隨相應并發癥,未及時治療易威脅患者生命健康。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神經內科介入治療患者120例,分析并探討優質護理在神經介入手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從而為制定更好的護理方案提供依據。 資料與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神經內科介入治療患者120例,男61例,女59例;年齡51~82歲,平均(61.23±4.53)歲。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優質護理組與常規護理組,各6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介入治療標準。②無介入禁忌證。③自愿簽署知情同意者。 排除標準:①顱腦手術史。②血管嚴重畸形者。③精神異常者。 方法: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的護理方法。在此基礎上,優質護理組在圍手術期給予特殊的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術前護理:術前向患者講述介入手術的知識,讓患者對手術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更好地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在與患者溝通的過程中,要耐心解答患者的每個疑惑,并觀察患者的情緒狀態,建立彼此信任的護患關系。在手術前,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檢測,確保符合手術治療指征。除此之外,術前1d將手術器械用品備好,確保器械無菌,對于免疫力差的患者根據醫囑給予抗菌藥物預防感染。②術中護理: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容易高度緊張,且出現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不斷細心地向患者講述手術進度,消除緊張感,并對患者的體位進行合理的指導,確保患者舒適。除此之外,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密切監測各項生命體征,積極配合醫生手術操作。③術后護理:術后觀察患者皮膚顏色以及足背部動脈波動狀況,詢問患者是否有不適感以及心慌等癥狀。觀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紅腫、是否有病原菌感染。若患者出現感染,則根據醫囑立即給予抗菌藥物治療。 評價指標:觀察兩組感染情況,調查兩組患者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調查護理滿意率。 統計學方法:對結果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分析,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率的比較采取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感染情況對比:優質護理組感染O,感染率0.00%。常規護理組感染1例,感染率1.67%。兩組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SAS評分對比:兩組護理前S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護理前先比均有顯著下降(P<0.05),優質護理組下降更加明顯(P<0.05),見表l。 兩組護理滿意率對比:優質護理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神經介入術是診斷及治療腦血管疾病的微創手段,不同于傳統開顱治療,神經介入術在影像學引導下,通過股、肱動脈到達腦部病變處予以數據分析及治療,避免患者經歷開顱手術大創傷,最大程度降低對周圍正常腦組織的干擾,局部作用于病灶,有效提高治療效率,降低手術風險。但隨著臨床應用逐漸深入,發現該技術對操作技術要求極高,且圍手術期與傳統神經科手術有所差異,需要根據神經介入術的特點及易引發并發癥的因素予以針對性護理,盡可能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 優質護理理念是應醫療護理需求逐漸更新而生的,強調以患者為中心,除基本疾病護理外,對心理、精神護理更加重視,同時亦根據疾病類型予以針對性護理,提高患者預后及院內護理滿意度,盡最大可能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張榮華的研究結果顯示,針對神經介入患者予以圍手術期全程的心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GOS預后及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該結果進一步證實在神經介入手術圍手術期予以心理干預的必要性。術后焦慮、煩躁、過度擔憂等心理情緒對患者均屬應激刺激,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更會影響患者術后依從性,延緩術后恢復。而黃麗云等人的研究進一步證實,加強神經介入診療術圍手術期護理工作,有利于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明顯提升,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原因除了與術前、術中及術后的特殊護理預防及監測有關外,更與常交流、及時發現、早期處理等原因密不可分。 近年來,針對優質護理的研究觀察逐漸增多,更體現掌握現代護理理念對患者在院護理安全及護理感受的重要性。越帥的研究結果顯示,在神經外科術后患者應用優質護理可明顯降低患者及其家屬投訴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及護理質量評分,除了患者主觀感受外,優質護理的介入也有效降低了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術后優質護理組及常規護理組SAS評分與護理前相比均有顯著下降,但優質護理組下降更加明顯(P<0.05),說明優質護理對改善患者術后焦慮效果更加明顯,該結果與上述文獻結論基本相符。本研究也針對兩組術后感染率進行調查,分析后發現兩組術后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在張彩霞等人的研究中顯示,在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降低手術部位感染發生率。該結果與本研究結果區別可能與手術類型不同有關,本次研究中的神經介入方式在常規護理中同樣將感染防護列為護理重點,因此優質護理在其中體現沒有患者主觀感受明顯。結果顯示,優質護理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經統計學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應用于神經介入手術圍手術期護理中可以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焦慮狀態,提高護理滿意率,臨床上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