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生
摘要 通過中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信息系統,對2017年西崗社區居民健康檔案進行統計,分析本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國家政策,參考相關文獻,結合本社區的實際情況,提出建議和應對措施,從而提高本社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質量。
關鍵詞 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建議;措施
居民健康檔案為醫療服務提供了最基本的信息,也為評價社區醫療質量和管理水平提供了依據,同時也為合理配置社區衛生資源提供了重要依據。
資料與方法
資料來源:西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信息系統健康檔案管理系統及紙質檔案管理庫。
方法:通過采集中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對健康檔案管理數據進行統計、歸納整理,然后根據數據結論,對本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和整改措施。
結果
西崗社區紙質檔案建立概況:西崗街道隸屬于南京市棲霞區,街道占地面積37.6km2,社區常住人口47576人(2017年),服務范圍覆蓋6個社區居委會。本社區的大部分健康檔案是通過對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免費體檢建立,部分是通過日常門診和家訪采集建立。對符合建檔條件的居民,通過溝通,征得同意后采集相關信息,填人紙質檔案,再將檔案信息錄入電腦,上傳到中聯系統,形成局域網絡數據庫。截至2017年底,西崗社區紙質檔案建立35911份,建檔率75.5%。
社區電子檔案建立情況:社區居民健康檔案分10個小組進行錄入和管理,每個小組由1名全科醫師擔任組長,先將采集的居民信息及體檢資料填寫人紙質檔案,再將資料信息進行分析,根據年齡及體檢狀況大致分成兩類錄入電子檔案。<65歲及非慢性病人員,錄入“居民健康體檢檔案”;≥65歲、有高血壓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及體檢中新發現以上慢性疾病者,錄入“重點人群健康體檢檔案”。截至2017年底,西崗社區電子檔案建檔數35911份,建檔率75.5%。
健康檔案更新的主要方式:①高血壓病、糖尿病患者定期隨訪:隨訪的主要方式是上門隨訪、門診隨訪和電話隨訪。根據隨訪反饋的信息,對檔案進行更新,同時對疾病進行干預,并提出生活和飲食方面的健康指導。②居民健康體檢:包括社區≥65歲老人體檢、醫保退休職工體檢、慢性病患者健康體檢和殘疾人體檢等。體檢后將信息及時錄入中聯系統。③門診就診:社區居民到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時,就診信息將自動保存到健康檔案中。
討論
存在的問題:①政府投入不足:棲霞區的醫療衛生經費由各街道承擔,雖然街道每年都在增加對公共衛生方面的投入,但仍然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居民健康需求。西崗街道是新成立的街道,人員結構復雜,由3塊組成,一是攝山星城的拆遷安置居民,二是西崗果牧場的退休職工,三是原江寧區劃過來的孟北和樺墅兩個行政村居民;家庭居住分散,行政區域劃分新舊交替,居民普遍文化偏低,反復溝通后,仍對自身健康不夠重視,對健康隨訪和檔案的更新缺少持續的配合。②醫護人員緊缺,工作量繁重,精力分散,不能及時、高效更新健康檔案:西崗地處偏遠郊區,人才引進困難,醫護人員比例不夠,尤其缺乏公衛專業人員。現有的醫務人員一崗多用,無法集中精力有效更新檔案,采集的數據滯后、準確度不足,檔案欠完整,個別數據處理隨意性強。存在漏項、空項,使健康檔案管理流于形式,從而使其存在的意義大打折扣。③缺乏有效的激勵補償機制:目前組建的全科團隊人員全都為兼職,由于工作量大,醫護人員在較大的工作壓力下,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工作積極性不高,使檔案管理處在較低水平,紙質材料普遍隨意存放,缺乏統一管理。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檔案管理考核制度,檔案管理與績效考核脫節,沒有將檔案管理的質量和數量與獎金掛鉤,獎罰不分明,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參與檔案管理的人員,有吃“大鍋飯”的心態,從而嚴重影響了健康檔案管理的質量。④信息化程度低:全市沒有統一的醫療信息平臺,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居民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社區衛生服務站就診的信息可以自動保存到健康檔案中,但到二級醫院或三級醫院就診的信息則無法實現自動對接。這對居民健康檔案的延續性和完整性是一大遺憾。
解決對策和建議:①加大政府投入:醫療衛生事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醫療衛生狀況也是衡量政府管理工作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社區衛生服務是大眾性的公益事業,居民健康檔案管理作為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缺乏政府經濟投入,工作就很難順利進行。因此,加大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投入,才能從根源上解決社區居民建檔問題。大力宣傳建檔的重要性,提高居民健康意識、使居民主動配合醫務人員,定期高效更新健康檔案,實現雙向健康照顧、減少慢性病并發癥的發生。政府加大社區衛生經費投入,惠民利民,居民得到實惠,反過來也會提升政府威望,提高政府形象。②引進新的人才,加強對現有醫務人員的培養,提高技術能力和業務素質,進一步加強健康檔案的微機化、網絡化管理:目前本社區公衛人員不足,醫療人員一崗多用,力不從心。可通過政府公開招聘,高薪引進專業人才,提高社區健康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轉變現有觀念。具體工作責任到人,監督管理,獎罰分明,使檔案建立和更新工作完善高效、真實可信,從而實現健康檔案管理的真正意義。③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激勵機制:將居民健康檔案的管理工作與績效考核掛鉤,打破現有“大鍋飯”機制,把健康檔案建立情況根據質量進行量化考核,制訂相應的獎懲措施。對居民健康檔案的存放和保管實行統一管理,單獨建立檔案室,或根據社區服務中心的實際情況確定專職檔案管理人員,或由責任醫務人員兼職管理。健康檔案原則上應長期保存,對使用頻率高的檔案要及時更新相關內容,確保健康檔案的完整與安全。同時定期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領導匯報健康檔案質量管理情況,適時做出調整。④建議加快信息化的建設:在全市甚至全省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可以橫向和縱向聯系的健康信息網絡平臺,實現醫療衛生服務信息的互聯互通,發揮居民健康檔案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