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紅


摘要 目的:探討在社區肥胖女性干預中采取體醫結合措施的臨床效果。方法:收治社區肥胖女性82例。參照組采取常規干預,試驗組采取體醫結合措施干預。結果:兩組偏食挑食、暴飲暴食、睡前進食、經常吃油炸食品、喜歡體育活動等情況以及腰臀比、BMI、皮褶厚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體醫結合措施用于社區肥胖女性干預中作用顯著。
關鍵詞 體醫結合措施;社區肥胖女性;動態分析
2015年8月-2017年8月對82例社區肥胖女性采用不同干預,現將干預效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社區肥胖女性82例。所有女性BMI均>28,排除精神異常、內分泌系統疾病等人員,按不同干預計劃分組。將41例患者納入試驗組,年齡20~60歲,平均(41.21±3.22)歲。將41例患者納入參照組,年齡21~61歲,平均(42.54±2.54)歲。兩組基礎信息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將常規干預應用于參照組,社區下午下班后統一集中干預,且節假日與周末不間斷干預,自由安排活動。將體醫結合措施應用于試驗組。①體育干預:體育鍛煉可顯著提升能量消耗,減肥效果顯著。肥胖女性需要采取多樣化運動方式,提升參與人員心率,鍛煉心、肺等器官,提升肌肉強度,減少脂肪,可提升肥胖女性體。依據不同人員實際情況選擇不同鍛煉方式,例如有氧健身舞、有氧健身操、有氧健身跑,每次40~60min,每周進行5~7次,脈搏130~150/min為最適宜運動強度。②醫務監督:依據醫學方法與知識監護肥胖女性健康情況,盡早干預可能損害身體健康的有害因素,科學減肥,全面滿足人體機能發展與生理規律。定期組織肥胖女性參與講座、觀看錄像等,積極宣傳預防肥胖的相關知識,如怎樣控制體重、計算BMI、合理搭配食物、科學鍛煉;干預中詳細記錄所有人員行為改變情況,了解運動負荷反應,依據實際情況對體醫結合措施及時調整。③飲食干預:飲食干預不但可以提供所需營養素,也能夠對機體內信使平衡進行調整,改正信使病理狀態。提醒參與人員不可過多飲食、不可偏食,盡量不食用高熱量飲食。④行為干預:行為治療是改善或者減輕肥胖女性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技術,促使女性充分了解肥胖潛在危害,改正不良習慣,對飲食合理控制。
觀察指標:統計研究兩組社區肥胖女性偏食挑食、暴飲暴食、睡前進食、經常吃油炸食品、喜歡體育活動等情況以及腰臀比、BMI、皮褶厚度。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處理數據,對兩組社區肥胖女性偏食挑食、暴飲暴食、睡前進食、經常吃油炸食品、喜歡體育活動等情況以率(%)的形式表示,采取X2檢驗;對兩組社區肥胖女性腰臀比、BMI、皮褶厚度以(x±s)形式表示,采取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統計研究試驗組與參照組社區肥胖女性腰臀比、BIM、皮褶厚度:試驗組社區肥胖女性腰臀比、BIM、皮褶厚度對比參照組各項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統計研究試驗組與參照組社區肥胖女性飲食行為的變化:試驗組社區肥胖女性偏食挑食、暴飲暴食、睡前進食、經常吃油炸食品、喜歡體育活動等情況對比參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肥胖不但使體態失常,也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縮短人們壽命,屬于衰老的前兆。此外,肥胖極有可能引發多種并發癥,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社區女性肥胖一般是因環境與行為相互作用導致的疾病,因此選擇合理的干預方式十分重要。“體醫結合”措施是集合醫學與體育的方式,是綜合醫學、康復醫學、體育保健、健康評估、營養醫學、運動處方的一種干預方式,主要目的就是維持健康。對于社區肥胖女性而言,體醫結合措施是減肥健身的一種安全可靠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綜合以上結論,在社區肥胖女性中采取體醫結合措施比常規干預更具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