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川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人才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大院校都在改變教學措施、提高教學質量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高師音樂學專業對于學生有更高的要求,所以高師音樂學專業教學的改革也勢在必行。本文從音樂劇模式出發,在闡述了高師音樂學專業教學改革必要性以及音樂劇引入高師音樂學專業的意義的基礎上,對于高師音樂學專業在音樂劇模式下進行教學改革的措施進行深入剖析。
關鍵詞:音樂劇模式;高師;音樂學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J6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209-02
一、引言
音樂學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而音樂劇模式引入音樂學專業的教學對于其實踐性的教學有非常大的幫助。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音樂劇模式的教學應該盡快引入到高師音樂學專業的教學改革之中。
二、高師音樂學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養綜合性人才的需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對人才的要求都越來越高,音樂學專業人才培養也是如此,比如說,現在越來越要求將豐富和多元化的實踐活動加入到課外以及校外活動的教學過程當中。而在高等師范學校的音樂劇專業教學中,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有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要求其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作為師范學校,還要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以及一些綜合能力,特別是組織、策劃和舉辦各種藝術活動的能力,這是開展高效各項實踐活動的基本素質。
另外,還要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出要求,除了專業知識之外,學生們還應該具備創新實踐能力甚至科研能力,以及保障其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要想滿足現代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只依靠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必然是不足的,所以高師音樂學專業教學需要有效的改革措施。
(二)專業發展的要求
教學改革對于教學專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學模式不能一成不變,否則教學專業的特點與發展潛能都得不到開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不會獲得具有創新性的知識。
對于音樂學專業而言,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是非常必要的,而對于高等師范學校的音樂學教學來說,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就更加突出。音樂學專業要通過實踐教學才能體現其專業特點,而音樂學專業的學生要通過參與教學實踐才能真正掌握音樂學的本質以及相應的技能。
而通過學生主動彈奏、演唱以及舞蹈,學生能從其中獲得鍛煉,對自身的了解;而老師就能從學生身上總結出更加直觀的教學經驗,發現專業教學中的創新點,對于推動教學改革以及專業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提升教學水平的要求
實踐教學最能體現音樂學專業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可以獲得更豐富的東西。
首先,通過實踐教學,加深與學生的互動,就能增加對學生的了解,從而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提升教學質量。
其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在實踐教學中,教學方式才能得到檢驗,教師就能在教學實踐中發現教學內容與形式的長處與短處,以及教學中的創新點,推動教學內容與方式的創新,推動教學專業的改革,提升教學水平。
三、音樂劇模式引入高師音樂學專業教育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音樂劇具有很高的涵蓋性,它包含的方面很廣,幾乎涉及到所有與藝術有關的門類,對于音樂劇從事者有非常高的專業技能方面的要求。
首先,音樂劇中與音樂學專業最密切相關的就是唱歌。而且音樂劇舞臺上的唱歌非常體現技巧性,學生通過學習音樂劇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音樂知識,如調式、和聲、曲式結構以及配器等專業知識。而通過音樂劇的高強度實踐訓練,學生們可以更加熟練的掌握這些技能。
其次,音樂劇是舞臺表演,它對于舞蹈、聲樂、器樂、技巧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學生們通過學習音樂劇以及參加實踐訓練,可以在專業技能方面得到極大程度上的提升。
(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由于音樂劇的涵蓋性強,它幾乎可以連接所有與藝術相關的學科,這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有非常大程度上的提高作用。
首先,音樂劇作為一種戲劇形式,要求表演人員有非常高超的表演技巧,所以,學生們在學習音樂劇過程中,可以獲得對作品情感內涵的深刻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得到情感經驗的積累,從而提升對戲劇甚至是文學作品的理解和鑒賞能力。
其次,音樂劇對于舞臺的要求非常高,舞臺場景的布置,演員們的服裝以及走位,在這一方面,音樂劇可以與繪畫以及結合起來,而繪畫是最能體現審美的學科,學生們在學習音樂劇過程通過對場景、衣物的精益求精可以獲得審美感受,審美能力自然會得到提升。
(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綜合素質方面,首先是學識技能方面的素質。由于音樂劇可以作為串聯所有藝術學科的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不只是本專業的相關知識,還包括歷史、文學、政治等方面的常識,甚至會對其中某一方面產生深刻的興趣。如此一來,學生的知識面必然能夠得到拓展,學識修養自然可以得到較大的提升。再者,學生在音樂劇的實踐學習中,各方面的技能必然能獲得相當程度上的提升,學識和修養都得到提升,學生就可以成為綜合性的人才,競爭力也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學生的素質修養,由于音樂劇具有種種嚴格的要求,通過學習,學生也會受其影響形成負責不敷衍的工作態度,以及精益求精的鉆研學習精神。另外,由于音樂劇現場表演的特性以及其場面的宏大性,對于演員的抗壓能力有非常大的考研,學生們通過音樂劇的實踐學習,可以提升臨場表演的能力,提升其對壓力的承受能力。當學識技能以及修養素質都得到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自然就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四、音樂劇模式下高師音樂學專業教學的具體改革措施探討
(一)以實踐教學為主導
音樂劇是實踐性非常強的一個教學科目,要在音樂劇模式下進行教學改革,就要尊重音樂劇的實踐性。所以要求音樂劇的教學要以實踐教學為主導,但不是說理論課程不重要,只是音樂劇以及音樂專業都是可以在實踐過程中驗證理論知識的,而且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更熟練的掌握理論知識。
所以,高師音樂專業教學改革首要的一點就是要在課程設置上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而且做到以實踐教學為主導。
具體來說,在實踐教學上,除了老師在課上進行提供的實踐作業之外,老師還需要為學生提供多種實踐形式和實踐機會。
一般來說,音樂學專業的實踐形式一般就是課內實踐、校內實踐、校外實踐三種。而學校在其中一定要保障前兩種實踐的充足,并且為學生爭取校外實踐的機會。在課內,老師可以舉辦表演比賽或者是匯演,而音樂學專業的學生也可以舉行校內的匯演,自我展示。校外實踐除了舞臺表演之外,學校可以盡可能地提供藝術采風的機會。而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自己也可以去一些藝術機構進行教學實踐。
(二)建設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既然是在音樂劇模式下教學,音樂劇不僅是對學生有高要求,對于教師有更加嚴格的要求,需要具有高技能素質的老師來進行教學,所以學校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要加大投入。由于是實踐教學,在現有的師資力量基礎上,學校應該要引進相關的實踐型的專業教師。還可以組織教師進行定期的專業實踐教學培訓,提升現有師資隊伍的教學素質。
另外,學校還可以邀請知名專家如演奏家、聲樂家等來校進行講座。要全方位的提升教師隊伍的實踐教學能力,才能使實踐教學順利進行,從而推動音樂學專業的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
(三)加強教學設備的建設
音樂學要實現實踐教學,教學設備的作用非常重要。就當下許多學校而言,大部分未能順利開展實踐教學的原因就是教學設備不到位的原因。
首先,實踐教學少不了舞臺表演,就需要學校為其提供一些活動場所,比如舞蹈房、排練室、音樂廳、琴房等,而各個活動場所的硬件設備一定要配備齊全,比如舞臺上的燈光、道具以及音響設備,然后就是為表演人員提供服裝道具等裝備。
另外,實踐教學還有藝術觀察與藝術采風的項目,這些項目需要足夠的經費來支撐其運行,比如差旅費、門票等費用的資金支持。
對于上述這些實踐活動,學校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加大資金和設備的投入,才能保障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同時也能保障這些活動在資金技術等條件的充分支持下得到最好的效果。
(四)加強教學的管理
教學改革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自然也需要多方面的正確管理。比如說,教學改革的開展需要教師們進行必要的調研工作,而成立調研工作組就緒一定要選擇一個具有較好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的帶頭人,保障音樂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得到充實和正確管理。
另外,由于音樂劇模式下的音樂學專業教學改革有非常多的實踐教學與活動,而為了保障這些活動的有序且規范的開展,就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管理規范。
再者,除了規章制度和教學力量的保障,還要對具體的教學內容、手段、目標等進行詳細的規劃。所以,學校相關的管理部門一定要與音樂學專業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便可以使教學管理方案適應實際的教學內容。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師音樂學專業對于學生的要求相對于普通院校本專業的要求要更高,其教學改革非常重要,而音樂劇模式對于實現音樂學專業的實踐型教學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學校可以從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建設、教學設備以及教學管理方面采取相關的措施來推動本專業的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