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娟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越發重視公共文化建設,有強烈的文化需求。為了建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了解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組織群眾參與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有效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本文主要對基層群眾文化現狀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現狀進行分析,明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性,并進一步探討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措施。
關鍵詞:基層公眾;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務
公共文化是中國的軟實力,因此,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要貼近群眾生活建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切實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基層群眾的幸福感正在不斷提升,人們更加重視文化。若要實現社會和諧與進步,就要進一步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水平,構建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務體系。
1 基層群眾文化需求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現狀
1.1 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現狀
目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發展不夠規范,文化活動主要以娛樂為主。首先,廣場舞是廣大基層群眾經常參與的一種文化活動,盡管其十分流行,但在發展過程中卻屢遭詬病,比如噪音、擾民等,關于廣場舞的投訴屢見不鮮。其次,民俗歌曲也是基層群眾文化的主要表現方式。民俗歌曲通俗易懂,與時代緊密結合,群眾接受程度較高。每逢傳統佳節時,在一些地區會組織歡慶儀式或者節目表演,雜技與魔術類的基層群眾文化類型備受矚目,歷史久遠,蘊含強烈的地域特色。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這兩種節目開始邁向不同領域,雜技逐漸向體育和藝術類邁進,魔術則更多帶有娛樂性質。[1]
1.2 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現狀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基層群眾也會有相應的文化需求,職業與圈子不同,民眾就會有不同的文化需求。比如,企事業單位職工喜歡參加健身與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農村群眾喜歡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因此,要結合民眾職業和基礎需求差異,提供不同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使基層群眾有多樣化的選擇。
目前,我國基層文化設施數量正在不斷提升。不過,由于相關維護措施不到位,設施建設落后于人們的文化需求。盡管各地政府不斷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但一些地區的設施依然不完善,數量少,規模小,無法滿足基層民眾的文化需求。有些地區的文化設施不僅陳舊,而且需要進一步維修,覆蓋率很低,環境較差,并不利于文化活動開展。盡管國家對于基層文化設施的投入力度較大,但在投入時缺乏規劃,沒有加強對設施的維護與保養,相關文化人才十分匱乏,無法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
目前,我國的發展重點依舊是經濟。與經濟建設相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并沒有得到高度重視。如果資金不足,文化建設就會擱淺,更多資金會投入其他物質建設之中。此外,由于公共文化服務對象比較分散,政府會進一步減小對文化設施的投入,長此以往,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滿足。
2 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必要性
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主要是基于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服務針對性較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和人文性,充分做到以人為本,能夠為群眾提供所需的文化服務,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同時,公共文化服務還可以提供多元化的文化產品,從而更好地服務基層群眾,引導群眾提高思想覺悟。建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群眾感受豐富多彩的生活,享受生活,積極樂觀地對待生活,保障了群眾的基本權益。當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滿足后,社會會更加穩定、和諧,人們的綜合素質會不斷提升,因此,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可以為文明城市創建提供重要保障。
3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措施
3.1 了解群眾文化訴求,建設民主參與機制
大力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要了解基層群眾的文化訴求,使其享受到應得的文化權益。締造完善的民主參與機制,使民眾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文化需求與建議,從而指導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走向正確的方向。要時刻做到以人為本,將廣大基層民眾的需求放在首位,主動對其展開文化服務,引導廣大群眾具備文化需求表達意識與主動參與意識,使其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與建設之中。[2]在這種情況下,群眾就會從傳統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這將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發展與進步。
3.2 提高文化設施利用率,建立完善的制度
在一些地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畢后,由于缺乏后續投入與有效維護,這些設施就會被閑置,或者出現各種問題。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一些文化基礎設施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如果氣溫較低,氣候比較惡劣,人們的參與度會進一步下降。還有一些文化設施沒有及時更新,就會使人逐漸失去興趣。由此可見,為了提高文化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就要采取有效的維護與管理措施,使設施真正“動”起來。要建立管理制度,明確管理人員的職責,使其定期對設施進行檢查;制定責任追究與懲罰制度,明確責任,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將設施管理納入績效考核之中;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增強廣大基層群眾的責任感,使其有意識地參與文化基礎設施的保護工作之中。
3.3 融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加大反饋力度
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時常會出現與基層群眾文化需求脫節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缺失公眾文化需求表達渠道,公眾無法及時有效地反饋。因此,要構建完善的反饋渠道,使每一名群眾都有條件提出自己的想法與需求。可融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互聯網反饋平臺,使反饋更加高效,提高服務質量與效率。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務更需要借助網絡的優勢,與公眾充分互動,完善反饋機制。
4 結語
為了進一步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必須有效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進現狀,為民眾提供針對性的文化服務。在大力發展城市建設、創建文明城市的今天,各地區要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豐富群眾的業余生活與精神生活,提高全民素質與思想覺悟,促進文化事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倪艷.關于做好新時代群眾文化工作的五點思考[J].安徽文學(下),2018(11):176-177.
[2] 蘇倩.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思路探索[J].戲劇之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