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虹賓
摘 要:在建筑設計專業中,建筑速寫是一門關鍵的基礎課程,是學生觀察、記錄、表達藝術理念和體現藝術審美的有效方法,為進一步展開建筑設計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建筑速寫的教學宗旨是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正確理解自然空間狀態,培養造型能力,并強調學習原則。
關鍵詞:建筑;速寫;教學
0 引言
通過分析教學內容,可以看到,建筑速寫不但包含有關建筑學的理論知識,還包括繪畫的表現技法。另外,通過對上海地區部分高職院校的實際調查,發現建筑設計專業學生的基礎繪畫能力普遍不足,所掌握的快速表現技法難以應對之后所銜接專業課程的學習。因此,迫切需要開展建筑速寫的教學改革工作。在多元化信息的時代背景下,密切結合教學方法和內容來提升教學效果迫在眉睫。
1 建筑速寫教學內容
建筑是一種文化,速寫則是一門關鍵的藝術類課程。建筑速寫是在短期內臨時描繪對象的作品,即采取單一的繪畫工具對建筑及周圍配景特點進行有效描繪。建筑速寫擁有較強的綜合特點,突出了顯著的藝術性,這門實踐課程主要是對學生觀察和表現造型能力的有效培養。這一課程通過觀察與臨摹建筑物的實際比例、結構、空間等一系列內容,逐步提升學生的造型表達水平,從而使其獲得最佳的設計思路。課程絕不是簡單地訓練線條和造型,通過對學生藝術情操的培養,全面激發其創作熱情。[1]在全新的發展形勢下,知識經濟的進步提升了學生應用計算機的能力,改革了建筑設計理念,達到了彰顯設計師創新思維的目標,綜合再現了設計師的職業素養,靈活科學的設計使建筑表現出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2 建筑速寫教學對于人才培養的意義
2.1 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
建筑速寫教學可幫助學生全面了解空間中的事物形態特性、空間關系、結構層次等,準確把握空間形態比例、結構等基本特點與關系的程序,這是不斷提升學生觀察和理解能力的過程,同時也相應提高了學生理解空間與結構的能力。對于學生來講,速寫比不上素描訓練的嚴苛精細,但也是對世界進行認知的方式,針對形體結構,將準確、合理的空間形態作為根本需求,并迅速精確地捕捉空間形態特點。
2.2 培養視覺表達能力
建筑速寫教學是指安排學生在全面理解事物形態特點、空間關系、結構層次的前提下自主實施描繪,全方位彰顯空間構成形態和視覺特點,并在描繪操作中對構成空間特點進行深刻的分析與了解。這是學生處理視覺感受和理性思維,傳輸視覺圖像的過程,一定程度地提高了視覺表達水平。速寫憑借最直接的造型方式,讓學生在迅速練習的過程中感受畫面空間的巨大意義。
2.3 形成感性的審美能力
建筑速寫屬于一種自由、簡樸的表現方法,與素描和色彩課程相比,其忽略了精細描繪隨想,但在較短的時間內精準地再現了空間狀態。準確把握和分析空間特點,也是培養審美素養的關鍵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認知結構,有效地描述造型,并體現藝術效果。[2]
3 建筑速寫課程的教學改革
3.1 科學設計的教學內容
課程教學應密切聯系科學的教學計劃,配置充分的教學課時,教師認真設計教學方案,合理設計教學材料,幫助學生由淺及深地掌握繪畫訓練技術,并逐步突出表現細節,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科學應用造型規律、構圖機構等知識,與專業應用需求高度符合,與用人單位聯系,客觀對接市場目標與培養要求。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初步形成了客觀的素描、造型能力,但速寫終究不同于素描,學生在尚未獲得較好的學習方式之前,依然難以順利過渡至速寫。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安排恰當的內容,促使學生科學把握速寫表現方式。結合教學規劃,首先訓練臨摹,其次訓練寫生。[3]
在這一環節強調同步訓練構圖、造型和表現方法,突出表現造型的方法。教師應努力引導和示范,聯系學生的情況設計教學難度,科學分解復雜的作畫流程,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在演示構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平面分解經常使用的建筑構圖方法,引導學生明確畫面構圖的四個點,結合兩條參中線及時確定畫面比重,這便是化簡為繁的方式,也是最基本構圖方式。在造型方法的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把握整體觀察方式,先科學理清畫面中的大塊比重,再分別尋找大塊和小塊,最終直接描繪每一個畫面細節。對于初學者來講,應盡量避免由局部推向整體,避免構圖和造型缺乏完整性。表現方法訓練的對象是線條表現,初期是訓練技術,鼓勵學生把握線條的規律,并利用大規模訓練更加熟練地表現線條。第二階段主要是對板塊展開整體訓練,幫助學生提升綜合能力。在實際寫生過程中,教師應安排學生合理選景,有利于學生獲得概括和取舍等方法。寫生刻畫將建筑本體造型作為基礎,并以此為教學核心,而在表現建筑環境的各個要素時則適度弱化,不斷積累學習經驗。學生在這一階段可以迅速提升速寫水平,由臨摹到寫生就是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這也是技術逐步發展至藝術的教學流程。第二階段除了日常教學工作之外,還應引入默寫訓練。
3.2 創新教學思想,強調學生的主體位置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社會主義的教育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思想,教師應高度重視學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全面了解學生的個性,貫徹執行對學生的分層評估和教學,科學設計速寫教學,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4]
基于內容分析,建筑速寫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美術能力,大多數學生容易被實際繪畫教學約束,學習繪畫過程表現出長期性,在經驗不足的基礎上,難以獲取合理方法,或初步形成教學效果就草率結束。因此,應利用課余時間展開全方位的學習。教師缺少傳統的監督和輔助手段,無法吸引學生自主學習,給學習條件與氛圍帶來約束。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下,創新發展技術成功化解了這一難題,學生可以獲得大量知識資源,通過優秀的學習平臺,提高了智能水平。例如,學生憑借目錄獲得所需的學習內容,播放有關的教學流程,通過自主學習提高能力,這明顯不符合傳統教學方法。需要高度關注的是,自主學習要求學生擁有較強的主動性,教師應高度強調學生速寫學習的興趣和態度。很多學生認為手工繪圖將被計算機繪圖代替,實際上設計人員應持續深化建筑理念,不能省略草圖操作。在速寫時需要有效平衡速度進程,從而獲得更為精準的透視比例,循序漸進地掌握速寫學習方法,獲得創新。
3.3 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
信息化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推動了教學方法的創新改革,教師應注意培養專業化的職業素養,努力尋找完善的教學方法,有效結合速寫教學,拓展教學范圍,把握進步的教學思想,改進與分享網絡資源,完善教學方法,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全新的微課形式,共同提高教學水平,使學生產生更為強烈的學習熱情。教師應重視對學生速寫興趣的有效激發,勇于創新,具體表現在方式和內容方面。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采取統計數據的方法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科學制定學習計劃,深刻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很多學生對某一領域內部的建筑十分關注,教師在拓展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引入這方面的課外知識,突出教學的個性特點。采取視頻與圖片相結合的方法,組織探究性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建筑的結構與組成材料,還可以更加深刻地體會建筑藝術。
3.4 建筑速寫表現技法的繪畫能力培養
(1)積極培養迅速繪圖的能力。教學過程的重點是訓練速寫基本功,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疏密、輕重勾勒線條的方法,憑借靈活與多樣化的排線方法,感受幾何圖形的造型水平,由點及面地組織練習。引導學生采取透視方法科學選擇視點,把握強弱對比視感的改變,在表達不同情感的過程中巧妙利用相應的技巧。
(2)培養觀察能力與表現力。在寫生教學中,教師傳授學生基本繪畫理論,從而展開構圖教學,在選景時應選擇不同層次的畫面,提升空間層次性,突出學生制圖的美觀程度??茖W設計構圖,利用單體建筑物的寫生特點,彰顯不一樣的建筑風格,感受群體建筑的大空間場景特性。
(3)培養設計能力。將培養設計能力作為寫生教學的終極目標,教師在不斷鞏固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努力培養其創作能力,通過透視比例等全方位彰顯建筑主體,逐步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
4 結語
建筑速寫教學對于建筑設計專業課程的可持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將來職業水平及設計表達能力也有顯著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創新并應用建筑速寫技法,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和課程體系,可提升教學效果,同時,要對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做不斷的實踐和思考。
參考文獻:
[1] 楊立泳,王薇.大數據時代“建筑速寫”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藝術科技,2017(3):89-91.
[2] 陳立未.探索建筑速寫教學三步法[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6(4):45-46.
[3] 梁少芳.建筑速寫專業課理論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研究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23-25.
[4] 張滔.高職建筑速寫課程建設拓展性探索[J].大觀,201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