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__超級小包子 攝影__超級小包子(署名除外)
提起西班牙,浮現在人們腦海中的往往是馬德里、巴塞羅那等知名的、令人熱血沸騰的足球城市,而與之相比,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內的馬拉加似乎聽起來較為陌生,顯得無人問津。其實它在美術界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它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畢加索的故鄉。

攝影__我在

從吉布拉法羅城堡可以眺望馬拉加海港的景色
馬拉加的老城保存得非常完好,古老狹窄的街巷依然可以看出中世紀遺留下來的風貌,也因此,在古城尋找停車位就成了一件頗具挑戰的事情。圍繞著老城區兜兜轉轉了不知多少圈以后,我終于在離城區中央廣場幾個街區的地方找到了車位,停好車后,徒步穿過這條狹長的小巷。
剛一轉彎,就看到三位年輕的街頭藝人正在聚精會神地作畫。他們三個人的繪畫風格迥然不同,看樣子好像是相識的好友,相約來這里共同創作。他們畫得很認真,我也看得出了神,幾度萌發了上前采訪他們作畫初衷的沖動。不過他們的狀態無比投入,我也不好意思上前打擾,觀摩了一陣之后,便默默離開三位畫家繼續前行。我本以為很快就能走到廣場,結果沒想到,剛剛三位畫家對我的藝術洗禮,只是一場饕餮盛宴的開胃前菜。
作為一座誕生了畢加索的城市,馬拉加處處彌漫著濃濃的藝術范兒,從那些隨處可見的街頭涂鴉就可以略知一二。準確說,這應該叫街頭藝術。因為與馬拉加相比,其他城市墻上那些,可真是貨真價實的“涂鴉”了。原本只是從停車場走到廣場的一小段路,我卻被這些意外發現的街頭藝術深深吸引,流連忘返,甚至取消了當天下午的大部分行程,專注于精彩的涂鴉世界。此刻的我,就像一只誤入了秘密花園的蜜蜂一樣,睜大貪婪的眼睛,努力汲取藝術的養分,剛看完這一幅,又發現下一幅,無論是一個拐角還是一條小巷,轉彎處總有令人驚喜的新發現,我在這兒久久徘徊,不愿離開。

馬拉加的藝術氣息彌漫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攝影__我在)
這一帶的涂鴉藝術位于老城區里,幾乎所有可能展示才藝的地方都被畫上了各種各樣的圖案,追逐個性的年輕藝術家幾乎不放過大街小巷的任何一個角落。這些畫作還明顯分成不同流派,每幅畫的思想、主題都表達得十分鮮明。印象派的涂鴉雖然用的是很抽象的結構和畫法,但能讓人一目了然地看清楚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或是情緒;相反,寫實派的畫作講求細節,微妙之處令人嘆為觀止;還有些是傳統的街頭涂鴉風格,但手法之純熟,畫工之細膩,讓你無法想象這個創作過程僅僅是簡簡單單用油漆噴出來的。我一邊欣賞一邊唏噓不已,這些美麗的作品為什么不留在可以保存的畫布上,而是畫在這些殘破的墻面上呢?
我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城市留下自己的足跡,其中不乏以街頭涂鴉聞名的地方,如墨爾本、舊金山等世人公認的文藝氣息濃厚的城市。那時,我還會用“大師之作”“嘆為觀止”一類的詞來形容它們的街頭涂鴉。然而拜訪過馬拉加之后,當我再回想起那些城市的街頭涂鴉時,大概只能給出“精彩”“豐富多樣”之類的評價了。馬拉加街頭藝術的整體水平之高,非“震撼”二字不足以形容。墨爾本和舊金山的涂鴉雖然也有不少令人驚艷的作品,但如果把它們拿到這里來,也許只是泯然眾人矣。一座城市,想要出現一兩幅經典之作并不難,真正難的是,所有的作品都清一色地保持著高水平,馬拉加便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這些作品全都散布在城市的街頭巷尾,來這里參觀不用花錢買票,也沒有時間限制。也許你到了這里也會和我一樣,穿梭在街巷之間,尋找那幅你最喜愛的畫作。
來馬拉加之前,我只知道這里是藝術大師畢加索的故鄉。然而,真正到了這里才發現,這座小城的藝術水平之高,絕對會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雖然它現在因為畢加索而被更多人所知曉,但僅僅是街頭藝術就已經擁有如此高的造詣,難道這都是受畢加索一個人的影響嗎?不知道到底是畢加索成就了馬拉加,還是馬拉加培養了畢加索。
TIPS
1. 在馬拉加你可以享受到流行的“地中海飲食”,如維多利亞醍魚、什錦炸魚、鮮烤沙丁魚等,原料一流,做法獨特,值得一嘗。
2. 馬拉加長途車站離火車站很近,乘坐馬拉加的長途汽車不僅可以前往馬拉加的各個鄉村、安達盧西亞區,還可以前往西班牙其他城市。
3. 馬拉加機場與市中心有E-15高速公路相連,另外還有機場巴士(每30分鐘發一趟車),早班(從市中心)6:30,晚班(從機場)24:00。



畢加索曾說過,沒有體會過馬拉加陽光的人,就創造不出立體主義的繪畫藝術。的確,馬拉加太陽海岸的天空是一種有閃光綢感的鈷藍,平靜的地中海海面在天晴時顯現的也是一種沉甸甸的灰藍色,十分迷人。冬日偶爾有幾天,山頂上還會戴上積雪的白冠,那是異常美麗的時刻。夏天的時候,涂成各種顏色的各種建筑在地中海明亮的陽光下鮮艷生動。狹窄的街道兩旁和小廣場上小飯店和咖啡館里人頭攢動,到處洋溢著輕松愉快的假期氣氛。
馬拉加老城區的街頭涂鴉精彩紛呈,令人目不暇接,原本短短十分鐘便可走完的路程,我竟然花費了四個多小時,而且絲毫沒有倦意,甚至還有些意猶未盡。正好這個季節的西班牙日落時間比較晚,到了晚上八點多天色才會漸漸黑下來,為我剩下些許時間去探尋畢加索的足跡。

色彩紛呈的馬拉加(攝影__我在)

街頭藝人在隨性地吹著薩克斯
一路磕磕絆絆,我終于摸索著走到了老城中間的梅塞爾廣場,這里是畢加索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方。廣場一角的座椅上有一位老人的雕像,這就是畢加索塑像了。來這里的游客無不爭相上前與大師的雕像相擁合影。從前總是不屑于在景點拍照的我,此刻也不能免俗地按下快門,畢竟我對這位藝術大師還是懷著一腔崇敬的心情。
穿過廣場,沿著對面的小巷子繼續向前再走幾百米,就是畢加索博物館。博物館里收藏了畢大師學院派、印象派、立體主義等各種風格的作品。對于喜歡畢加索、熱愛美術的人來說,這是必然要前往頂禮膜拜的地方。平時白天進入博物館是需要門票的,而且里面很多展室不允許游客拍照。我自認為是一名對于藝術不甚了解的“普通青年”,所以要不要花錢進去參觀,便成了令我躊躇不前的原因。保安看我在門口徘徊,主動提醒我說游客入場時間還有10分鐘,需要抓緊了,看我仍然一臉猶豫不決,便微笑補充道:“現在進場免費哦!”
原來,西班牙很多藝術館、博物館在關門前的一兩小時都是免費對游客開放的。這真是一個令人拍手叫好的福利。藝術不再是某些人的專享,無論哪個階層、哪個年齡的人都可以一起并肩站著欣賞佳作。對于我們這些普通游客來說,也許并沒多么深厚的藝術鑒賞能力,雖然心中仰慕大師已久,但是當真要自掏腰包購買門票的時候,總是不免產生猶豫。這個免費參觀的時段似乎是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
畢加索博物館分成幾個展室,有些畫作是私人藏品,有些畫作是畢加索的后代捐獻的。至于能不能拍照,主要取決于這些畫的主人是否同意。和其他的博物館不同,這里不只展示著畢加索學院派、印象派和立體主義等風格的畫作,還有一部分是他最早期的作品。從這些作品里,我仿佛看到了那時年輕的他的想法,還有他的生活環境、他的喜好、他的家人等等……這座具有魔法的小屋,似乎消除了時間、空間與國籍的界限,讓人感受到了最純粹、最真摯的藝術,感受到了一個真實、有血有肉的畢加索。他褪去了大師的光環,只是那位坐在窗前專心作畫、熱愛藝術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