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洪君
我國的蠶桑養殖產業已經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同時在國際市場上的養殖產業中占據相當大的優勢,在得到各種副業產品的基礎上實現對經濟利益的獲取是桑蠶產業的實質與目標。桑蠶產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因此必須借助必要的技術與手段促使其中的改革環節得以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桑蠶養殖產業存在相當大的風險,因此極易出現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的現象。
在幾年前的時間桑蠶養殖產業的收益在全國農副產業中幾乎處于領先水平,但是受到各種第三產業,大棚蔬菜產業,家畜家禽養殖產業快速發展的影響桑蠶養殖產業的效益在原有基礎上呈現出明顯的下降狀態,這也是導致大批勞動力出現轉移與流失現象的主要原因,部分勞動人員放棄桑蠶養殖產業而進入第三產業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桑蠶養殖系技術推廣的難度,最終導致惡性循環現象的出現,嚴重影響到經濟效益。
供應不足或者供大于求的現象也會存在于蠶桑養殖行業當中,因此蠶絲的價格處于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也就是說會隨時出現變動。在此種趨勢是與背景之下蠶桑養殖產業面臨全新的問題與挑戰。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之上實現對優勢技術的大面積推廣是改善上述現象的重要手段,同時也可促使蠶桑養殖產業實現穩步發展的目標,對蠶繭質量以及產量的加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進一步研究與開發蠶桑養殖產業的副產品。
首先我們必須合理培植桑園的樹型,及時改造樹型不合理以及不規范的桑樹。尤其是在夏季必須合理西修剪桑樹枝葉,在提升桑樹高度的基礎之上促使其覆蓋面積得到有效增強。
提高桑樹的株間距,增加光能的利用率,提高桑葉的質量。平時多注意增加桑樹的肥料,補充各種礦物元素如氮、磷、鉀,在土壤里增加各種有機質,提高土壤的肥力,并注重除草、除蟲、灌溉等有效措施,從而使桑園達到豐產的目的。對于害蟲高發季節,要及時進行有效防治,在進行噴藥的同時,還要有效的對染蟲的桑株進行隔離,控制害蟲的密度,把對桑園的危害降到最低,從而保證桑園的優質、高產。桑蠶養殖的采葉技術也是非常重要的。
夏季蠶期的采葉技術:一至二齡時期采集適熟葉,三齡的時候開始輸芽。并采集一些新條上的葉子,保證桑葉進行充足的光合作用,令桑樹能夠旺盛的生長。早秋蠶期的采葉技術:小蠶期時采適熟葉,四齡的時候則從上到下采摘枝條的基部葉。
同時,桑農還可以在桑園里養一些雞鴨類的家禽,這些家禽可以把桑園里的部分害蟲以及雜草吃掉,避免了農藥對桑葉的污染,節約除草治蟲的人力資源。這些家禽也可以吃到有益的飼料,家禽的糞便又是天然的肥料,達到了一舉多得的目的。
我國歷史上數千年的家蠶養殖技術,因對房屋面積的需求較多,使家蠶養殖不能得到規模化經營,使蠶業的規模化生產得到了阻礙,制約了養蠶的經濟效益。所以,我們需要對養蠶技術進行創新,解決養蠶用房和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我們可以對家蠶養殖實施全齡兩回育,使飼養技術達到舒適化。
運送蠶種時要輕運輕放,專人負責,同時避免日曬和高溫。蠶種在培育室應注意保濕。對于蠶的喂養,小蠶要選用好的桑葉,大蠶盡量多的桑葉喂養,做到少食多餐,同時蠶的密度要合理。根據當天的天氣狀況和蠶的發育情況,給桑葉加水,并做到用水的清潔。
為了保證家蠶的健康,應該在家蠶基地周邊建立一個隔離帶,可以有效地防止一些病原被人為地帶到養蠶區域,同時也避免了周邊農田噴灑農藥時使蠶產生中毒,這樣使養蠶區域的周邊大環境得到凈化。
蠶糞,又叫蠶沙,因為它是顆粒狀,像沙子而得名。蠶沙的作用多種多樣,由于蠶的主食是桑葉,桑葉中葉綠素的含量比較高,同時蠶所食的桑葉在蠶的體內停留時間比較短,因此可以從蠶沙中提取符合環保要求的葉綠素,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蠶沙還可以像各種糞便一樣,可以當作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機肥料。
蠶桑養殖業的副產品多種多樣,函待我們開發和利用。例如:我們用桑根可以制作降壓的藥物,可以用來釀酒,可以用來泡茶,制作桑葉飲料,制作日化產品等等。
用桑樹的枝條作為主要原料,制作人造棉,果膠等產品。桑樹的果實還可以制作果汁,保健藥物冬蟲夏草的生產也是用幼蠶作為材料的。蠶桑養殖業的副產品有這么多的經濟價值,所以我們更應該進一步對蠶蛹的用途進行開發,使蠶桑的副產品更加的深入增值。
對于一些病死的蠶、蠶糞等廢棄物,由于里面含有大量的細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對整個蠶桑養殖業造成影響。所以我們要及時對這些廢棄物進行處理。對于病死的蠶,要及時進行消毒掩埋。對于蠶糞要用專門的容器運走,防止運送的過程中灑落。而且不能把蠶糞堆放在蠶房旁邊,防止對蠶房造成污染,最后對蠶糞進行統一處理。
桑農們應該科學合理的進行養蠶工作,堅定不移的做好蠶桑養殖的任務,積極配合有管部門進行蠶桑副產品的研究開發,鼓足干勁,全心全意的投入,充分利用國家各種有益政策方針,把桑蠶養殖產業做到更大更精,切實促進桑蠶養殖產業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