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飛 母先富 張國升 廖華剛 吳揚琴
近年來,隨著金沙縣酒用高粱種植面積的增加,高粱病蟲害的發生也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高粱的質量和產量。通過對金沙縣高粱生長過程中的主要病蟲害的調查,研究應用生物、農業、物理等綠色防治技術,為酒用高粱生產提供技術指導。
高粱是釀造白酒的優質原料,2006年金沙縣成為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有機原料基地縣后,高粱生產得到長足發展,種植面積逐年增長,年產值近億元,種植戶收入不斷增加,已成為金沙縣九大農業產業之一。石場、禹謨、安底等18個鄉鎮12萬畝高粱生產基地獲國家環保部有機食品認證,為有機高粱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由于病蟲害的存在,每年都會導致大幅度的減產和減收,通過對金沙縣高粱生長過程中的主要病蟲害的調查,研究應用生物、農業、物理等綠色防治技術,為酒用高粱有機原料生產達到“高產、優質、高效、低耗、安全”的目的提供技術指導。
金沙縣高粱病害主要有苗枯病、炭疽病、紫斑病、黑穗病、紋枯病、大小斑病、穗腐病和缺素癥等;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螻蛄、蠐螬、蟋蟀、玉米螟、粘蟲、蚜蟲等。
2.1.1 推廣抗、耐病品種。茅臺酒用高粱主要選用種皮厚、玻璃質含量高、支鏈淀粉含量高的糯高粱品種,金沙縣主要推廣種植的抗病蟲品種為:紅纓子1號、青殼洋、紅珍珠、瀘州紅1號、黔高8號、茅粱1號、紅茅糯2號等品種。
2.1.2 清潔田園。及時把高粱秸稈鍘碎漚肥或作燃料,玉米螟越冬幼蟲在稈上部較多,在收割時可采取長掐穗的方法減少越冬蟲卵量。
2.1.3 田間管理。適時播種、營養塊(坨)育苗、選用無病無蟲的健壯苗進行移栽,翻犁整地、合理密植;施用有機肥或者腐熟農家肥;禁止施用化學農藥,尤其是有機磷類的農藥在地塊周邊50米范圍外都要控制施用。
2.1.4 分帶輪作,主要采用寬廂寬帶種植,分帶規格為2.5m開廂,用1.25m種植綠肥,用1m種植小麥,綠肥翻犁后,種植3行高粱,窩距25cm左右,行距35-40cm,每窩種植兩株,畝種植6500株左右,小麥收獲后,可在麥帶內種植紅苕或蔬菜等作物。
2.1.5 適時采收高梁
按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一般情況下需要2-3次才能采收完成,收獲的高粱要及時脫粒、晾曬,以保證高梁的色澤和品質;倉儲時應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防止霉變腐爛,同時做好防蟲防鼠等工作;不具備倉儲條件的應及時出售,以減少損失。
生物防控就是利用自然界生物物種間的相互關系,以一種或一類生物抑制另一種或另一類生物。它的最大優點是不污染環境,是農藥等非生物防治病蟲害方法所不能比的。在高粱的生產種植過程中,主要采用以蟲治蟲、以菌治蟲兩種生物防控技術進行防治:一是釋放赤眼蜂。赤眼蜂是一種卵寄生性昆蟲,尤其對防治玉米螟的有很好的效果。赤眼蜂的放蜂量和次數要根據螟蛾卵量來確定;二是利用白僵菌、綠僵菌、蘇云金桿菌(BT)等病原微生物進行防治,有效地控制地老虎、玉米螟等害蟲。
物理防控具有高效、便捷、無毒物殘留、無公害、操作簡便等方面的優點。在高粱上使用較多物理防控技術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安裝殺蟲燈進行燈光誘殺,利用害蟲的趨光習性來誘殺害蟲。玉米螟成蟲、地老虎成蟲等害蟲有很強的趨光性,喜歡晝伏夜出,通過在田間安裝頻振式太陽能殺蟲燈、黑光燈等進行誘殺,能有效地減少害蟲發生的基數;二是在高粱地塊懸掛性誘劑對異性害蟲誘殺,從而減少交配的數量,控制害蟲再次發生的基數。常用的有玉米螟性誘劑;三是使用黃、藍色板進行誘殺,利用害蟲的趨色習性來誘殺害蟲,有效防控蚜蟲、葉蟬等害蟲。
藥劑防治,主要是利用通過有機認證的生物農藥和植物農藥防治病蟲害,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使用其他農藥,如發現有病蟲危害高粱后應及時與當地農技部門取得聯系,由植保部門會診后經請示有機食品認證部門,方可使用指定的有機農藥。如田間發現野蛞蝓、蟋蟀危害,可用0.6%內酯·氧苦水劑——清原保500-600倍稀釋液加入少量蔗糖搖勻,拌稻糠制成毒餌均勻撒施在高粱苗根部周圍,可大大減輕包括野蛞蝓和蟋蟀在內的地下害蟲對高粱苗的危害。如田間發現螟蟲、粘蟲危害,可用0.3%印楝素乳油一綠晶600-800倍液、0.6清源保水劑1000倍液、0.3%復方苦參堿殺蟲劑1000-1500倍液菌殺敵或蘇云金桿菌(Bt)600-800倍液噴霧防治。如田間發現蚜蟲危害,可用10%煙堿水劑1000倍液、1.5%天然除蟲菊素水乳劑2500倍液或2.5%魚藤酮乳油400-500倍液噴霧防治。為了避免病蟲產生抗藥性,在高粱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必須交替用藥、精準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