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祥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產品的類型呈現多樣化的趨勢,荷蘭豆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獲得了快速發展,并且其種植的規模和種植的效率日漸提升。因此,為了提高地區荷蘭豆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需要重視對其種植技術的使用。下面筆要圍繞荷蘭豆的種植技術進行討論。
荷蘭豆是一種蝶形花科豌豆屬植物,一年生纏繞草本,高度一般約為90至180cm,又被稱為青豆、淮豆、留豆、金豆、麥豆和甜豆等,,在食用時,主要是食其嫩莢,嫩莢質脆清香,具有很高營養價值,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鐵和胡蘿卜素等人體所需物質,種植荷蘭豆,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荷蘭豆,全株為綠色,植株表面光滑無毛;葉具小葉4至6片,葉片中托葉要比小葉大,葉片的形狀呈現心形,葉片的下緣具有細小鋸齒;荷蘭豆主要使用的部分為莢果,而莢果形長,并呈現橢圓形,其長度一般為5至10cm,莢殼內部有堅紙質襯皮,花柱呈扁形,內有髯毛,莢果呈現腫脹形態,頂端是些急尖,背部近于伸直;莢果的種子一般為2至10粒,呈圓形,通常為青綠色,也會有紅色、褐色和黑色等顏色的品種,在干后會變為黃色。
荷蘭豆屬于長日照形植物,多數品種在延長照射的前提下,可以提早開花,但早熟的品種對光照的要求較低。一般來說,荷蘭豆在結莢其都需要充足的光照時間和較強的光照,但光照溫度不宜過高。
荷蘭豆在整個生長期間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在發芽的過程中,如果缺少水分,就會延緩種子的出苗期,不利于植株的成長;開花期濕度不足,容易導致花瓣凋落,影響荷蘭豆的產量。另外,土壤也是影響荷蘭豆生長的重要因素,荷蘭豆需要種植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中,并且以土質疏松,土壤中含有有機質的中性土壤為宜,否則容易導致植株發生病害,降低作物產量,對于不適宜的土壤可以使用石灰等進行土質改良。
在進行荷蘭豆種植時,品種的選擇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荷蘭豆的品種有中山青、蓮陽雙花、美國小青花和赤花絹莢等,這些品種的土壤適應性都比較強。因此,在種植前可以考慮各地區市場的需要,在結合種植環境進行選擇。由于在鑼圩鎮地區種植時間為10月份,在第二年3月份結束,這個時間段氣溫較低,可以選擇臺灣合歡604等,可以種植在低氣溫環境下,生長時間長的品種。
一般來說,荷蘭豆適合的土壤類型較多,但在PH值為6至7.2區間的土壤最為適宜,土壤的酸堿性過低或者過高都不利于荷蘭豆的種植,會影響種植效率和產量,因此在選擇種植地時要考慮種植地的酸堿度,如果在酸堿度不適合的土地中進行種植時,需要使用石灰等對土壤進行改良,使其適合種植。另外,在選擇種植區的土壤時,要選擇土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區,并且忌連作。
在對荷蘭豆種植區進行整地時,需要深翻碎垡土地,適當進行壟墑栽培,壟間需要由一定的距離,約1至1.1m即可,壟溝深約20至25cm。整理好壟距和壟溝后,需要在壟上挖約5至8cm深的荷蘭豆種植溝。
在進行施肥時,每畝種植地需施用農家肥1000kg,再加上尿素約5至10kg,鉀肥約5至10kg,磷肥約30至40kg作為底肥底肥施用,施入肥料之后,還需再回土約2至3cm,并留有約2至4cm深的溝等待澆水和播種,在進行整地施肥的過程中,還需要壟直溝通,四周具有環溝。
在種植荷蘭豆時,需要其開花期避開霜期。因此,在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中旬進行種植比較適合,而鑼圩鎮就是在每年的10月份進行種植。在進行播種時,應將條播行距控制在110cm左右,同時由于每年的冬春種植期,氣候比較干旱,為了保證土壤的濕度,需要將播種溝形態具有足夠的凹度,并將植株的種植密度或間距控制在18至20cm,每個播種的位置控制播種數量為2粒。盡可能保證每畝使用種子的重量為2kg。同時播好種子后,還需再覆土約2至3cm的土壤,最后再蓋上腐熟農家肥。另外,在播種時如果不是搶潮播種,并且土壤較為干燥,就需要再進行一次澆水,確保種苗齊全。
2.5.1 中耕除草
荷蘭豆在播種后約4至6天就可出苗,在幼苗出齊后,還需要對種植地進行及時的中耕鋤草,比如干旱時需要進行適量澆水,一直到抽蔓前,需要進行中耕1至2次。
2.5.2 水分管理
荷蘭豆在整個生長期間,都需要有足夠的水分,尤其是在開花前,需要多澆水,但澆水要適量避免淹墑,同時也不能使用大水淹灌或者是小水慢灌的方式進行澆灌。
2.5.3 肥的管理
在土質瘦比較薄、底肥不足的荷蘭豆種植區,其幼苗較為細弱,葉片顏色經常會呈現淡黃色,此時就需要進行追肥。同時追肥的時間應該在在苗高為17cm至20cm時,使用尿素液施澆一次,間隔10天后再次進行追肥。另外,在荷蘭豆的花期和采收期都需要根據實際的生長狀況,進行適量追肥。
荷蘭豆的主要市場需求部分為嫩莢,因此,在采收的過程中,要注意采收的時間,一般采收的時間定為開花后10天左右,此時荷蘭豆的果莢已長大,也就是說,在荷蘭豆的豆莢飽滿并且不露仁、莢果鮮嫩青綠時期,需要及時進行采收,以此來減少豆莢對養分的吸收。另外,采摘豆莢時間一般是在上午時間,采摘時需要注意不要損傷植株,避免造成減產等問題的發生。
總而言之,在種植荷蘭豆這種具有加高食用價值的作物時,為了使其滿足市場的需求量和使用要求,就需要使用相應的種植技術,從播種、種植、采收等方面入手,實現種植技術的合理有效利用,同時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地區的種植環境等因素,進行高效和高產種植,提升種植區荷蘭豆的種植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