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習 苑國強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證,如果缺乏這一項自然資源,人類的一切活動也便無從談起。但隨著社會的快速轉型以及工農業的不斷發展,水資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水中微生物引發的各項疾病也在不斷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成為阻礙我國綜合發展的瓶頸。如何有效保證水安全已經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并成為了當今21世紀國家環保委員會研究討論的重要課題之一。為此,專家學者加大了對水質監測微生物的研究力度,通過科學的檢測調節水質問題的根源,同時在此基礎之上發掘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措施。
要知道,采集實驗之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是保證整個過程能夠有序進行的基本前提,具體包括對于各個樣品采集玻璃瓶的高溫消菌處理和實驗順序程序的整體安排等等。當然,為了使最后的結果具有更強的可靠性和真實性,整個實驗必須要考慮到空間和時間因素的影響。值得特別注意的是,由于人體特別是手部表面一般攜帶了大量的病菌和其他微生物,如果在采集時直接用手接觸樣品水質或者是實驗裝備,便極有可能影響最終水質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有關采集人員必須要做好全面的準備,盡量避免人體部位對于水質的接觸。采集的樣品同樣也要選取不被污染的流域,進而加強實驗結果準確性。最后在采集工作結束后,有關人員要將各項數據詳細記錄在案,再經過復查保證所記錄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便于后續觀察和翻閱,相關資料得保存要交由特定人員。
一般的容器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之下與樣品水質發生化學反應,不利于接下來的研究和監測,所以實驗所采用的容器一般都是玻璃材料,儲存也盡量選用低溫環境,方便于運輸和保存。每一份樣品在運輸的過程當中都要做好詳細記錄,避免因為管理不善導致樣品錯放,嚴重影響最后實驗結果。另一方面,由于玻璃器材在運輸的過程當中容易被破壞,所以還要進一步加大運輸防護工作力度。
同樣的,在樣品水質被送到檢測室之后,也要做好信息管理登記工作,將有關問題及時反應給上一層管理人員,待審核無誤之后,進行接下來的檢測工作。第一步就是要對實驗室進行全方位的消毒,之后便是整個實驗過程當中的關鍵環節,即培養基配制,在檢驗合格之后才能夠投入到下一部的檢測和使用當中。總而言之,檢驗人員要嚴格依照規定來進行,做好每一步的記錄工作,如若在實驗中發現了一些菌群,則應該進行接種培養觀察。
在一般情況下,水質微生物實驗室樣品檢測質量控制采用人員比對、水質復測以及監督試驗這三種方式。人員比對指的是要求不同的檢測人員對同一水質標準進行檢測,根據最終檢測結果的偏差來進行討論。水質復測則是對之前所做的實驗進行新一輪的檢測,同樣根據最終檢測結果的偏差來進行分析。監督試驗就是監督人員在檢驗人員操作的同時進行動態監督,及時指出實驗過程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避免在以后實驗過程當中出現類似的情況。
經過檢測后將最后得出的檢驗結果提交由最終檢測小組進行審核,審核通過之后將其打印并對外公布。除此之外,對于實驗過程當中所運用到的各項儀器設備均要進行清理和殺菌工作,從而為之后的檢測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通過以上的闡述,相信大家對于水質監測微生物實驗室的樣品采集工作程序都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也對于水質微生物樣品的實驗室檢測及室內控制方法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現階段,水質監測正處于一個從外延到內涵不斷深化的階段,并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密切聯系,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水質監測在國家社會發展過程當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揮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只有國家和社會真正意識到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強化有關水質的采集和質量管理,才能夠適應未來供水體系的要求,造福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