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林
畜牧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發展畜牧業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也是一個政治問題。現代畜牧業正向科技化、多功能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在新時期對畜牧技術的提升發展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各地政府需要對畜牧技術的提升重視起來,改變原有發展狀態,從實用技術、標準化畜牧小區、標準化生產技術、污染治理技術的推廣上下工夫,就一定能夠將畜牧技術全面地提升上來。
1.推廣技術應創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是衡量技術創新的三大指標,一項創新的推廣技術能夠改變現有的畜牧業生產方式,提高畜禽的生產效率,如畜禽的成活率、出肉率等。
2.推廣內容應適用。任意一項畜牧技術的推廣都要結合生產實際和市場的需求狀況。技術的推廣需要人力、物力以及資金的投入,超出客體能力范圍的技術推廣則很難實現。
3.推廣目的應有效。推廣目的的有效性表現為目的與目標一致,畜牧技術的推廣目的指導目標的制定,目標的制定又服務于目的的實現。一般由政府職能機構推廣的畜牧技術具有明確的目標和較強的目的性,推廣的效果比較好。
4.推廣活動應系統。畜牧技術的效果不僅僅受技術,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市場狀況、資源條件等,必須綜合考慮,統籌安排,因此,畜牧技術的推廣活動是個系統工程。
目前,我國現代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畜牧業的基礎設施不健全,生產方式仍比較落后;②畜牧業的增長方式仍以數量為主,飼料管理大多較為粗放,整體經濟效益較低;③畜牧業的動物防疫體系薄弱,動物疫病的預防和控制能力不強;④畜牧業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十分弱,支撐和引領畜牧業的能力也不強;⑤畜牧業經營者對畜牧獸醫方面的專業知識掌握較少且其組織及管理水平較低;⑥飼草飼料供給在數量和質量上還不能滿足動物的營養標準,飼草飼料的質量安全體系仍有待于進一步提高;⑦環境保護意識淡漠,養殖場的糞污處理技術落后,從而嚴重污染環境;⑧畜牧業的流通加工體系發展比較滯后,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急需提高。
1.推廣實用技術。(1)重視畜禽的品種選擇。在挑選畜禽的品種時,應該從正規有保障的地方引進,這樣可以提高畜禽的品種質量,降低畜禽的死亡率,使畜禽能夠健康生長。(2)改善畜禽的舍窩。引進帶有高科技設備的畜禽舍窩,使畜禽的生長環境得到改善,畜禽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生長。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與寒冷的冬季,注意降溫措施及保溫措施。畜禽的生長環境得到了改善,畜禽的生產周期就會縮短,隨之提高畜禽的生產能力。(3)提高畜禽的飼養管理技術。學習畜禽的飼養方法,使用科學有效的畜禽飼養管理技術,采用優質健康的飼料,讓畜禽更好更快地生長、產蛋,不斷加強畜禽的質量。(4)建立嚴格的環境管理制度。在現代畜牧業的發展中,不僅要重視畜禽的生長,還要重視環境的發展。
2.推廣標準化的生產技術。對畜禽的飼養管理過程中,采用科學規范的生產管理方法。從疫病控制、衛生消毒等重要環節著手,促進畜禽在質與量上共同發展。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上不斷創新,使新的養殖技術能夠獲得大家的認可。對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全面細致地總結,及時做出調整找出解決辦法。建立畜牧業的信息技術服務網站,針對畜禽飼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以供大家進行討論與交流,并在專家的幫助指導下將先進的畜牧技術應用到現實養殖過程中,促進標準化的生產技術得到廣泛推廣。
3.推廣標準化的畜牧小區。選取與農村居住區以及周邊交通干線距離適中的位置作為畜牧小區,在布局上將生活區與生產區分開,污道與凈道分開,并且配備污水處理的相關設備,確保將畜禽的飼養管理技術與衛生防疫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標準化的畜牧小區。推廣標準化的畜牧小區,改變畜牧業的生產方式,可以促進畜牧業向規模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4.推廣污染治理技術。(1)推廣先進的污染處理技術。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升畜禽飼料的轉化率,減少氮、磷等惡臭氣體的排放,從源頭減少污染。有效分離污染物,采用干濕分離、糞尿分離、雨污分離等辦法處理畜禽產生的糞污,盡量不給周邊的環境帶來影響。(2)推廣先進的污糞處理技術。推廣使用沼氣技術、干燥技術等先進的糞污處理技術,使污染物變廢為寶,提高污染物的利用率,在解決環境污染的同時給附近的人們帶來經濟效益。(3)提煉畜禽糞便中的可用微量元素。畜禽的糞便中含有豐富的可用微量元素,將其提煉出來可以制造有機、無機的復合肥,制成的肥料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很大的好處。
5.實行藥物殘留的治理技術。一是加強環境衛生工作,杜絕疾病發生。為在畜禽飼養全過程推廣使用消毒用以改善環境衛生狀況,從而從根本上解決藥殘問題;二是認真規范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料的生產。飼料廠家必須將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料的安全性作為基本指標。對于在飼料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廠家和養殖場必須通過法律手段、經濟制裁手段,予以嚴懲;三是重視“停藥期”。企業生產的飼料應在標簽上標明的停藥期以及禁忌等注意事項畜禽生產者應嚴格遵守執行。
21世紀是全新的世紀,預示著人類將擁有更多的社會實踐成果,也預示著將有更科學,更健康、完美的社會文明,社會正在營造著一個屬于新生世紀的文化一綠色文化。發展立體生態農業模式,運用系統工程方法開展畜牧生態工程建設,充分地利用生態系統中生物工程和諧技術,通過物質能量的多層次循環利用,實現系統化生產和無廢物生產,使畜牧業生產實現一次“綠色革命”。
發展畜牧業需要技術,說到底是需要有專業技術的人才,基層農業人才缺失嚴重制約農村經濟。政府尤其要重視農村基層畜牧服務體系的建設,主要是鄉鎮畜牧獸醫隊伍的建設。要以科學為指導,要遵循畜牧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提升畜牧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