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發
興凱湖大白魚,也稱興凱湖翹嘴鲌,被譽為我國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其肉質潔白細嫩,味道鮮美,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是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很高的名貴經濟魚類,也是非常有發展前途的魚類養殖品種。網箱養殖興凱湖大白魚適合在湖泊、水庫等大中水面開展,是興凱湖大白魚的一種高效養殖方式。興凱湖大白魚成魚在黑龍江省市場銷售價格可達40元/kg以上,單產50~60kg/m2,單位面積效益在1000元/m2以上。
1.投喂原則
一是投喂新鮮、優質、營養全面的飼料,禁止投喂腐敗變質的飼料。二是根據魚的不同生長階段和水溫、水質、天氣變化及魚的攝食情況調整投飼方法、投餌次數和日投飼率,既保證魚快速生長,同時又能避免飼料浪費。
網箱養殖宜選擇在交通方便,環境安靜,水底平坦,風浪較小,水位相對穩定,水深在3m以上,水質清新無污染,背風,向陽,最好有微流水的水域。
網箱框架采用角鐵、鋼管或毛竹制做。箱體外層采用聚乙烯硬制篩網片,內層采用尼龍或聚乙烯無結網制成,網箱上加蓋蓋網。網箱形狀呈正方體或長方體,網箱面積12~70m2。采用較多的網箱:魚種網箱規格(長×寬×高)4m×4m×1.5m,網目0.8~1.2cm。成魚網箱規格(長×寬×高)5m×5m×(2~3)m,網目 2.5~3.0cm。
網箱應在魚種入池前10~15天設置到水域中,網衣附著藻類后,可以避免磨傷魚種。網箱設置可采取浮動式設置。浮動式設置是在網箱框架上固定浮桶或圓柱形泡沫作為浮子,使網箱浮在水面,在箱底用鐵錨固定網箱。網箱下水前應仔細檢查網衣有無破洞、開縫,以便及時修補。
放養時間一般在4月份至5月中旬,選擇活潑、健壯、鱗片完整、無傷、無病的魚種。
1.魚種箱
按每平方米產40~50kg放養凱湖大白魚魚種,每平方米放養體長8cm以上魚苗500~1000尾,秋季魚種出箱規格尾重可達50~100g。
2.成魚箱
按每平方米產50~60kg興放養凱湖大白魚魚種,可放養兩種規格魚種:(1)尾重50~150g的魚種:每平方米投放100~120尾,秋季成魚出箱規格尾重可達 400~600g;(2) 尾重 400~600g 大規格魚種:每平方米投放50~60尾,秋季成魚出箱規格尾重可達800~1200g。
2.投喂方法
投喂鮮魚、配合飼料均可。魚種配合飼料粗蛋白質含量40%~42%。成魚配合飼料粗蛋白質含量36%~38%。如投喂鮮魚或沉性顆粒飼料,應在網箱內設飼料臺,飼料臺規格1.5m×1.5m,臺面采用60目篩絹,框架采用直徑6毫米的鐵筋制成,將飼料臺吊掛于網箱中心位置且貼近網箱底部,將飼料投在飼料臺上喂魚。浮性膨化飼料不用設置飼料臺。鮮魚的日投飼率為2%~8%。配合飼料的日投飼率為0.5%~5%。每次投喂的飼料量以魚1小時內吃為宜,根據魚吃食情況靈活掌握投喂量。5~6月份和 9~10 月份,每天投喂 2~3 次;7~8月,每天投喂3~4次。
在日常管理中,必須及時掌握魚的生長情況,并且根據市場行情,調整飼養管理措施,以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1.定期檢查箱體
魚入箱的頭10天要每天早晨和傍晚檢查網箱網衣。檢查時將網箱四周邊的網衣輕輕提起,仔細觀察網衣是否有破損,要特別仔細察看水面下30cm左右處的網衣。因為魚剛入箱時,易出現死魚現象,容易誘使水老鼠來破壞網箱,水老鼠破壞網箱的位置大多在網衣離水面30cm左右的地方。魚入箱10天以后,一般每周檢查一次網衣即可。網箱破損之處及時修補,防止逃魚。發現網箱內有死魚應及時撈出。
2.勤刷洗網箱
網箱入水后網衣就會逐漸附著藻類和污泥,影響箱內外水體的交換。一般每隔7~10天刷洗一次網箱,用竹片抽打網衣,在水中刷洗。如果有條件,也可以用高壓水槍沖洗。另外,要及時撈出網箱內的死魚和網箱周圍的污物、雜物。
3.定期檢查魚體健康及生長情況
一般10~15天檢查一次魚體健康及生長情況。發現魚患病,應及時對癥治療。分析魚生長情況是否正常。
興凱湖大白魚是從自然水域中采捕野生魚馴化的魚類養殖品種,抗病害能力較強,但隨著養殖密度提高,預防病害也同樣要加以注意。魚種入箱前,用食鹽水(濃度3%~5%)或聚維酮碘溶液(濃度30mg/L)進行魚體消毒,消毒時間為5~10分鐘。入箱前3~5天,使用殺菌藥物對網箱區域進行消毒。藥物加水溶解后,全箱潑灑,每箱用強氯精50g或漂白粉250克。在飼養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魚體,看是否患病。發現魚病,及時治療。興凱湖大白魚喜集群活動于水體中上層,易受到一些寄生蟲感染,水溫較低時易受到小瓜蟲、車輪蟲感染,養殖戶要注意預防。
網箱養殖的大白魚捕撈比較容易,商品魚根據高價格情況適時起捕是取得較高經濟效益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