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夫 董寶丹
紅 松 (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裸子植物,常綠喬木,高可達40米。球果卵狀圓錐形,種鱗先端鈍,向外反曲,多數球果位于樹冠頂端,少數球果位于側枝末端,成熟后球果易脫落。
紅松屬于其所在森林系統中的頂級群落,是支撐性的樹種。紅松籽是許多森林動物的主要糧食,例如老鼠、松鼠、灰鼠、獾子、黑熊、野豬及大一點的鳥等,多數野生動物都要取食大量的紅松籽。所以紅松種子成熟時?需及時采摘,如果沒能及時采摘損失很大。
紅松采種時間及方法是:紅松天然林80至200年生林分結實株數占91%以上,人工林40至80生分結實株數占90%以上。紅松球果于9月初至10月上旬成熟,當球果由綠色變成黃綠色,部分種鱗開裂,進入初熟期。此后種鱗逐漸變黃,個別球果開始脫落,便達到果成熟期,就應及時采集,落地的球果沒來得及撿拾的,幾天之內就被林內的野生動物吃掉,損失很大。
紅松果實多數位于樹冠頂端、少數位于側枝末端,樹高大挺拔,樹高約25米左右,并且無法使用任何機器,目前采摘均靠人工,由于都生長在十數米高松樹頂端,并且無法使用任何機器只能用人工爬樹采摘,不但效率極低,而且異常辛苦,和危險。每年松子成熟季節,為了及時收采松子,松子采摘工人們便提早開始每一棵樹每一棵樹的采摘工作,首先工人借助專業的爬樹工具爬樹,而且很不安全,工人們爬上十幾米高的松樹,把松塔一個一個打下來,因為紅松球果都結在樹冠最頂端和側枝最末端,要將其打下來也十分困難。下面接應的工人負責集中收起裝袋。整個采收過程緩慢又不安全,因此每年都有采摘工人因為采摘松子而發生意外事故,從樹上跌落下來,以至于喪失了生命。

用人工采摘紅松種子不但危險不安全,幾乎每年紅松種子成熟期都有因采摘紅松種子而出現的傷亡事故,隨著社會的發展,從事采摘紅松種子的工人也在逐年減少,因為紅松種子的采摘工作需要爬樹,尤其是天然林的紅松,生長期都在100至200年左右,樹又高又粗,要求工人不但會使用爬樹工具進行爬樹,工作時幾乎沒有任何安全措施,還要求有一定的體力而且不能恐高,因此從事紅松種子采摘工作的工人很少,每到紅松種子成熟季節,用工非常緊張而且人工費也在逐年上漲,有時已經達到了采到的種子不夠支付人工費的地步。
我們曾做了很多嘗試和想法,但都沒有成功,為此想制作一種機器,該機器可以代替工人進行采摘紅松種子,市場較大,說一下我們以前的想法,供參考:設想用高空攝影的無人機,但是無人機太小,無人機上不能安裝采摘的設備;設想用熱氣球,但采摘期正值10月,屬森林防火戒嚴期,林區嚴禁煙火的;設想用氫氣球,每到秋天有時風還特別大,氫氣球過大不好控制,也不安全。設想過液壓高空操作平臺,但林內沒有路,山的坡度陡,平臺上不了山;設想過馴養猴子,但紅松樹有油,粘手,猴子不愿干;東北林業大學研究過球果采摘機,是用拖拉機帶動的,太大了,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對森林植被有破壞。最終所有設想都以失敗而告終。
我們于2016年開始進行嘗試制造一臺機器,暫時就叫采摘機。設計安裝在農用拖拉機上,最好用膠輪高花胎四驅農用車、因為紅松林內,尤其是天然林,根本沒有路,而且林內情況復雜,除了坡就是坑,還有石頭倒樹,此車可以在林內沒有道路的情況下行走,同時要求農用車駕駛員技術得過硬,有一定的在林區駕駛機動車的經驗,同時要求駕駛員對該車及所安裝的設備操作熟練,因此在實際工作前有必要進行適當的培訓。
根據紅松樹的大小設計制造型號大小不同的采摘機,根據采摘機的型號大小選用不同型號大小的農用拖拉機。采摘機的動力是利用農用車車后面的輸出軸安裝一個液壓動力泵,為采摘機及其工作提供液壓動力,液壓動力泵要根據采摘機的大小來選擇安裝。
首先將農用拖拉機前端的配重裝置拆除,在拖拉機前面設計安裝一個可伸縮可升高150cm至200cm的架子,將采摘機用鐵鏈吊在此架子的前端,在車頭前端做個托架,車在林內行走時將采摘機放在托架上。所有的架子都用80mm至100mm的空心方鋼焊接,以保證其強度。伸縮可用150cm至200mm長的液壓缸控制,同時此伸縮架一端以軸固定,另一端繞此軸轉可以伸縮和舉升,舉升也用150cm至200mm長的液壓缸控制。這樣就可以將采摘機舉到4至6米高的樹干處。
采摘機根據樹的大小設計輸出為8至14噸,用與其匹配的油馬達做動力固定在外部,用液壓動力泵提供油馬達所需動力,在此機器的外部按樹的粗細設計一個夾子,用兩個50cm長液壓缸控制夾子的張開和閉合,里側用膠皮包裹,以免傷壞樹皮。
在駕駛室內合適的地方安裝控制分壓器,控制所有的設備。采摘機工作時,在樹干4至6米處夾住,此時將采摘機和伸縮架分離,保證軟連接就可,以免采摘機工作時將伸縮架和車弄壞。一般讓采摘機工作10至20秒,樹上90%球果就可脫落。
采摘機經過近三年的實驗和使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證了人員的安全,在今后的使用中應不斷的總結經驗進行不斷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