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英,沈小東
(1.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放射科,浙江 杭州 310005;2.杭州市腫瘤醫院核醫學科,浙江 杭州 310000)
近年來,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周圍環境、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在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之下,乳腺癌(breast cancer,BC)已成為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其發病率目前已經穩居女性各項惡性腫瘤第一位[1]。令人擔憂的是,其發病率仍然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同時更加趨于年輕化,嚴重威脅著女性的身體健康[2]。根據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女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原位癌癥中為100.00%,而在Ⅰ期癌癥中是84.00%~100.00%,在Ⅱ期癌癥中為76.00%~87.00%,在Ⅲ期癌癥中為38.00%~77.00%[3]。在乳腺癌早期,其臨床癥狀不明顯,因而難以察覺,但是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病變,將極大降低乳腺癌的病死率以及預后的改善。因此尋求可靠適當的檢查方法或者輔助手段來對乳腺癌進行早期診斷,將有助于患者早發現早治療,對于改善女性患者的生存率以及預后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4]。目前,對于乳腺癌的早期臨床診斷主要借助影像學方面的檢查方法,主要包括乳腺鉬靶攝影、紅外線掃描、彩色多普勒超聲(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及乳腺癌放射性核素分子成像等,每種影像學檢查方法均有利有弊[5]。本文旨在探討在早期乳腺癌的診斷中, MRI聯合CDU檢查對于疾病的臨床診斷的價值。
選取2015年至2017年在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住院就診的乳腺癌病變患者,其納入本研究的標準為:①年齡滿18周歲;②臨床診斷為乳腺癌早期;③患者同時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以及磁共振檢查;④患者臨床資料全面。排除標準為:①診斷不明確;②患者未同時行MRI或者CDR檢查;③影像學資料不清楚;④患者的臨床資料不完整。本研究需要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可。
1.2.1多普勒超聲檢查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Philips iU22),其探頭的頻率為7~10MHz,模式選擇乳腺檢查模式。患者采取仰臥體位,充分將雙側乳房暴露在外,行常規的超聲檢查。以患者的乳頭為中心,呈現放射狀以及反放射狀的掃描方式進行乳腺的掃描。對于發現的病灶部位,進行認真觀察并且詳細的記錄形態、部位、大小、數目、后方回聲、內部回聲以及有無鈣化等的臨床信息,然后對于乳腺腫塊的內部以及周圍的血流情況進行仔細的觀察,測定血流阻力指數(resistance index,RI),RI≥0.70則被視為有惡性腫瘤的病灶,同時采集聲像圖。
1.2.2磁共振成像
入組的患者均采用磁共振掃描機(GE HDxt1.5)進行檢查。在檢查的過程中,患者采取俯臥體位,雙側的乳腺自然垂下,在4通道乳腺專用的表面線圈內進行常規的定位平掃,以便初步評估病灶的位置。平掃的過程中使用快速自旋回波成像以及脂肪抑制T2W1橫斷面。對于患者的病變部位進行初步評估之后,將模式切換為動態增強磁共振成像模式,實施可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對于雙側的矢狀面進行掃描,同時采集磁共振成像圖。
1.2.3臨床診斷的標準
CDU的診斷標準:惡性腫瘤:患者的病灶部位形態不規則,邊緣呈現蟹足樣或者鋸齒樣,沒有包膜,在腫塊的內部,其回聲不均勻,能夠見到鈣化,后方回聲減弱,在病灶的內部能夠發現不規則的或者穿入性的分支血管;良性病灶:其他情況均為良性病灶。MRI的診斷標準:根據美國放射學會提出的BI-RADS的評估標準, MRI對病變的磁共振評價分為0~6級,1~3級為良性病灶,4~6級為惡性病灶。根據MRI和CDU診斷結果對疑似病例行手術治療,術后進行病理診斷。病例檢出率=(儀器檢測結果-假陽性)/臨床病理檢查結果×100.00%。
本研究中的所有數據全部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分析,計數的資料使用例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被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入組的280名乳腺癌病變的患者中,共發現326個疑似病灶部位,病理診斷是乳腺癌良性病灶部位158個,惡性病變168個,其中浸潤性導管癌的部位有116個,導管原位癌癥的為32個部位,黏液癌的有13個部位,髓樣癌的有7個病灶部位。病灶部位的直徑在0.50~3.60cm之間,其平均直徑是(2.30±0.60)cm;根據病理檢查結果,診斷為良性病變的有124例患者,158個病灶部位(良性葉狀腫瘤32個,腺纖維瘤108個,腺病18個),病灶部位的直徑在0.60~4.60cm之間,平均直徑是(2.50±1.60)cm,見表1。

表1 疑似病灶部位的比較情況
在入組的280名乳腺癌病變的患者中,經過CDU的檢測,有106名患者診斷為良性,假陽性4例,漏診22例,病例檢出率82.26%(102/124),總共發現326個疑似病灶部位,涉及病灶部位的有153個,其中病理診斷為腺纖維瘤的87個,浸潤性導管癌的有31個,良性葉狀腫瘤的為19個,腺病的為16個,對于良性病灶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為79.74%(122/153)。經過CDU的檢測,有152名患者診斷為惡性,假陽性2例,漏診6例,病例檢出率96.15%(150/156)。涉及病灶有173個部位,其中經過病理診斷為導管原位癌的有26個,浸潤性導管癌的有104個,粘液癌的有9個,髓樣癌的有4個部位,腺纖維瘤的有39個部位,對于惡性病灶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為77.46%(134/173)。
在入組所有患者的326個病灶部位中,經過磁共振成像診斷為良性患者100例,假陽性5例,漏診29例,病例檢出率為76.61% (95/124),涉及病灶150個部位,其中經過病理檢查為浸潤性導管癌的有19個部位,腺纖維瘤的有91個部位,良性葉狀腫瘤的有21個部位,腺病的有19個部位,MRI對于良性病灶部位的診斷準確率為87.33%(131/150)。經過MRI的檢查,診斷為惡性腫瘤患者的有160例,假陽性8,漏診4例,病例檢出率為97.44%(152/156),涉及病灶部位176個,其中病理診斷為浸潤性導管癌的有116個,導管原位癌28個,粘液癌的部位有8個,髓樣癌的有7個,腺纖維瘤的病灶部位有17個,其中惡性病灶部位診斷的準確率為90.34%(159/176)。
在入組所有患者的326個病灶部位中,經超聲聯合核磁共振診斷成為良性腫瘤的有121例,假陽性2,漏診5例,病例檢出率為95.97%(119/124),涉及病灶155個,經過病理檢查診斷為腺纖維瘤的有106個部位,浸潤性導管癌的有8個,良性葉狀腫瘤的為24個,腺病的為15個,對于良性病灶部位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為94.84%(147/155)。經過超聲聯合核磁共振診斷成為惡性腫瘤的有154例,假陽性1例,漏診3例,病例檢出率為98.08%(153/156),涉及病灶171個,經過病理檢查診斷為浸潤性導管癌的為113個部位,導管原位癌的為31個部位,粘液癌的有12個部位,髓樣癌的有6個部位,腺纖維瘤的有9個部位,其對于惡性部位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為94.74%(162/171)。
三種檢查方法的特異度、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均P<0.05),以磁共振聯合超聲檢查診斷價值最高,見表2。

表2 不同檢查方法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
早期乳腺癌的臨床診斷,對于提高女性患者的生存率,實行保乳手術,盡早進入臨床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6]。目前,臨床上對于早期乳腺癌的定義至今尚不完全統一,常用的標準為:患者的病變處于臨床或者組織學的早期,并且其病灶部位僅僅局限在乳腺部位,沒有遠處的轉移以及淋巴結單的轉移,對于此類的患者,若給予科學的及時的臨床治療,其治愈率能夠達到90.00%或者以上[7]。本文資料中對早期乳腺癌的診斷采用此標準,在確診的280例乳腺癌中,惡性腫瘤156例,良性腫瘤124例。近些年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影像學技術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所以在女性患者中,對于乳腺癌早期的發現以及診斷方面有了很大的幫助[8]。
CDU能夠任意的選擇掃描的身體范圍,能夠監測患者的腋下、鎖骨上淋巴結的部位,這種檢查的方式不會受到身體位置以及腺體密度影的影響,可以清晰的顯示從皮膚到雄縣的每個從此的解剖結構以及病理的情況,還可以看到病灶部位以及周圍的血流分布[9]。本文資料顯示CDU檢查,診斷為良性病例的有106名,假陽性4例,漏診22例,病例檢出率82.26%(102/124);診斷為惡性腫瘤病灶的有152名,假陽性2例,漏診6例,病例檢出率96.15% (150/156) ;可見CDU檢查對早期乳腺癌具有較高的診斷敏感性及準確性,能夠有效輔助臨床診斷。
核磁共振具有非常好的軟組織分辨能力以及沒有輻射的特點,對于乳腺部位的席位的結構以及病變的狀況能夠清楚的表現出來,所以能夠評估腫瘤細胞侵犯機體的深度。尤其是核磁共振的快速成像動態增強掃描,能夠清晰的顯示病變部位的血流動力學的臨床特征[10]。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在所有患者的326個病灶部位中,經過磁共振成像診斷為良性病灶部位的有150個部位,病例檢出率為76.61% (95/124),其中診斷為良性患者100例,假陽性5例,漏診29例;診斷為惡性腫瘤患者的有160例,假陽性8,漏診4例,病例檢出率為97.44%(152/156)。可見MRI檢查對早期乳腺癌同樣具有較高的診斷敏感性及準確性。
本研究將MRI與CDU進行了聯合診斷比較,三種檢查方法的特異度、靈敏度、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均P<0.05),以磁共振聯合超聲檢查診斷價值最高,磁共振聯合超聲檢查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8.08%、96.32%、88.65%、99.23%。,MRI聯合CDU對于良性腫瘤的病例檢出率為96.00%,對于惡性腫瘤的臨床診斷準確率為98.00%。提示對于早期乳腺癌的診斷,采用超聲聯合磁共振檢查能夠有效提高單獨使用超聲或者磁共振成像的病例檢出率。因此,建議將MIR聯合CDU檢查作為早期乳腺癌的診斷方式,從而進一步提高乳腺癌的病例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