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桓,張 瀛,戴文博,王桂敏
(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北京 100082)
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5月30日,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輿情信息庫中采集到6個平臺共45283條核與輻射安全類信息,其中微博26753條,占59%;網媒報道13100篇,占29%;微信公眾號發文3204篇,占7%;論壇、平媒和博客聲量均較小,合計占比5%。傳統媒體和自媒體兩個輿論場的聲量曲線走勢較為一致,輿情熱度較高的地區集中在北京和東部沿海地區,媒體的議程設置與輿論引導效果明顯。6個監測平臺搜集到的信息分布所占比例情況見圖1。
通過對各平臺有關核與輻射安全信息量分布(圖2)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圖1 2018年4-5月各平臺信息分布占比情況圖Fig.1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through each platform from April to May 2018
(1)四月份傳統媒體的聲量高峰出現在4月20日、24日和26日,主要由熱點新聞“外國專家憶‘大亞灣的日子’:小漁村深圳大變樣 中國核電發展‘奇跡速度’”、“三代核電發展驅動我國高科技裝備制造業發展”和“全球首臺AP1000核電機組獲準裝料”引發。
五月份的傳統媒體的聲量高峰出現在5月14日、23日和24日,主要由熱點新聞“日本計劃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我國百萬千瓦級核電工程首次使用自主‘神經中樞’”和“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吊裝穹頂”引發。
(2)微博平臺在上述信息量高峰日期以外,新浪微博網民還對“為中國制造點贊”、“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32周年”等話題予以關注。專家觀點部分,節選了耶魯大學社會學家Charles Perrow專家對“為何會挺核?公眾為何會反核?”的論述,從而帶動相關日期信息量上漲。
(3)少量不同意見出現在論壇和微信中,內容涉及廣西、浙江、河南等地將建核電站的傳聞,及對王亦楠、吳輝等人士的舊聞再度轉載,但網民評論爭議性言論較少,敏感程度較低。論壇中另有少量關于河南、湖南將建核電站的傳聞。

圖2 2018年4-5月各平臺信息量走勢圖Fig.2 The trend of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through each platform from April to May 2018
2018年4-5月輿情熱度較高的地區集中在北京和東部沿海地區。熱度排名前十的省市中,有8個位于沿海地區,熱點信息主要關于核電項目建設進展和重大成果。內陸省市中,北京、四川和湖南的熱度較高,北京的輿情熱度主要來源于中央層面對核電行業的規劃和部署,如“四部委:將網絡安全納入核電安全管理體系” “核設施系列政策今年將出臺”等,湖南的輿情熱度與“中國核工業走訪第一顆原子彈核原料產地”等轉載量較高的報道有關,四川的輿情熱度來源于對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反應堆工程研究所副所長王廣金事跡的報道。熱度排名前十的地區信息量情況見圖3所示。

圖3 排名前十的地區信息分布圖(條/篇)Fig.3 Top 10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map classified by region
綜合2018年4-5月平媒、網媒的報道情況來看,涉核和環保類行業性媒體、以及中央和地方綜合性新聞媒體、門戶網站對核與輻射安全相關信息的關注度最高,首發及轉載量較大。中央級新聞媒體對我國核電整體發展情況和項目建設重要進度較為關注,另外部分金融類網站還對核電領域投資、股價等資訊給予關注。平面媒體和網絡媒體報道排名前十的如圖4、圖5所示。

圖4 平面媒體報道Fig.4 Reports from print media

圖5 網絡媒體報道Fig.5 Reports from Internet media
境內外排名前十的重點新聞報道見表1、表2。

表1 境內新聞列表
2018年4-5月微信公眾號發布的熱點文章內容與新聞報道基本一致,此外,核電企業官微、核電行業公眾號發布的企業文化宣傳文章和科普文章也占有一定比例。發布核與輻射相關微信文章最高的10個熱點賬號均為核電行業機構賬號,以核電企業官微、核電資訊及服務類賬號為主。

表2 境外新聞列表
對新浪微博內容進行文本聚類統計,從圖6熱詞可見,微博網民最為關注的是“為中國制造點贊”、“全球首臺AP1000核電機組在浙江臺州投運”、“核電站控制系統受制于人隱患大”、“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32周年” “華龍一號示范項目廣西防城港3號機組完成穹頂吊裝”、“中國首臺應用‘和睦系統’核電機組并網發電”、“我國在運核電機組增至38臺”、“全球首座浮動核電廠俄國亮相”等話題。

圖6 微博熱詞圖Fig.6 Hot words of Weibo
本時間段發布核與輻射相關微博數量最高的10個熱點賬號中,包括7個機構認證賬號、2個個人認證賬號和1個個人普通賬號,認證賬號多為財經、能源、核電領域的媒體、機構和相關個人。熱點微博帳號如圖7所示。

圖7 熱點微博一覽表Fig.7 The list of hot Weibo
從各平臺熱點傳播內容情況分析,2018年4-5月期間,輿論熱點話題主要有:
4月28日,《中國經濟周刊》2018年第17期刊發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的文章《不只是芯片,核電站“控制系統受制于人”隱患更大》。該文稱,信息網絡在當代社會無處不在,更隱蔽、更致命的網絡戰已成當前國家間發生沖突甚至戰爭的新模式,核電站的網絡安全風險,不僅僅是防范來自互聯網的外圍攻擊,更要防止控制系統本身被“做了手腳”。文章的主要觀點為核電站已經成為網絡攻擊的重要目標、“核電站控制系統完全受制于人”嚴重威脅我國國家安全、“華龍一號”的啟示。
5月24日,當地時間11時(北京時間10時),朝鮮在咸鏡北道吉州郡的豐溪里核試驗場對多條坑道和附屬設施進行爆破,宣布正式廢棄這座核試驗場。朝鮮曾在2006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間在該試驗場進行過6次核試驗,因此該試驗場是朝鮮發展核武器的重要地方。其共有4條坑道,1號坑道在2006年已被炸毀廢棄,此次爆破的是二、三、四號坑道,以及場內十多幢用于觀測、研究、警備等目的地面建筑物。爆破活動邀請了國際記者團參加,儀式結束后,朝鮮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長在被炸毀的坑道入口發表聲明,宣布當天各項爆破作業成功。聲明強調,朝鮮中止核試驗是為了推動世界核裁軍進程,朝鮮將繼續為了實現全球無核化與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攜手共進。
5月31日電,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國防科工局四部委近日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核電運行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將網絡安全納入核電安全管理體系,加強能力建設,保障核電廠網絡安全。開展網絡安全能力建設,做好網絡等級保護測評,開展網絡安全培訓及評估工作。此次意見出臺,旨在總結核電行業安全管理經驗和“核電安全管理提升年”專項行動工作基礎上,聚焦核電運行關鍵環節,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保障核電機組安全穩定運行,促進核電安全高效發展。
(1)核電發展,科普先行。近些年,隨著自媒體的興起,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意識也在不斷地提高,中國的核能發展陷入“鄰避效應”的困局,建議除了在出現輿情時進行科普外,更要加強科普工作的常態化。
(2)警惕有關第三代核電的負面輿論。臺山核電、三門核電于4月獲準裝料,即將投產,第三代核電技術將受到關注,媒體報道相關話題時或將持有不同觀點,建議可加大對相關信息的關注度,及時了解情況并提早預判。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將于6月9日在青島舉行,預計成員國將就朝核、伊核等熱點問題發聲,相關信息量或將有所上漲,建議屆時對相關信息予以關注,及時了解輿論動向。
(3)回應關切應考慮媒介和受眾特征。本月有關王亦楠研究員“核電站控制系統受制于人隱患更大”觀點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新浪微博,但回應和反駁性文章集中發表在微信公眾號,受眾面較窄,建議有關方在主流媒體中展開討論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