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摘 要:本文的探討是基于行李追蹤系統展開的,行李追蹤系統用于跟蹤和校驗機場行李托運的全過程,同時提供行李的統計分析,提高了行李托運處理效率,又可降低行李在托運過程中出錯的概率。首先對行李追蹤系統進行簡要說明,闡述其在機場應用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對行李追蹤系統處理流程、功能以及接口進行了研究。最后通過對報文處理的介紹,來構建行李追蹤系統的數據基礎。
關鍵詞:行李追蹤系統;行李托運;報文處理
一、引言
行李托運過程中常常遇到行李延誤、錯運或者丟失等問題,此問題一直都是整個民航運營的一個難題。近年來,隨著我國航空運輸業的發展,機場進出港旅客人數不斷增加,托運中出現問題的行李數量不斷攀升,已嚴重影響民航運輸的服務水平,而由此造成旅客對航空公司和機場的不滿甚至投訴。如果按民航法規定每公斤100元的標準賠償旅客,這對于航空公司和機場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經濟負擔。究其原因是行李與旅客性質的不同,行李屬于無法開口說話的“特別旅客”,卻有著與普通旅客一樣的要求“安全、舒適、快速”。[1]
所以如何降低行李出錯的概率,如何提高行李托運處理的效率,一直是行李托運整個過程中值得思考的問題。行李追蹤系統是一套對機場行李托運全過程進行跟蹤、校驗的系統,能使行李跟蹤更透明化、更及時化、更圖表自動化,可將行李實時的位置和狀態發送給旅客,從而降低行李在托運過程中出錯的概率。
二、行李追蹤系統的概述
BTS全稱行李追蹤系統,即Baggage Tracking System。該系統實現行李安檢、分揀、裝車、裝機、卸載等行李托運全流程的數據自動收集,為行李托運處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機場、航空公司可以監控行李運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極大地避免了行李的錯裝、錯運。
行李追蹤系統的主要目標是跟蹤行李托運的全過程,確認行李通過安全檢查,確認行李正確分揀,確保行李裝載在正確的航班上,確保旅客與其行李在同一航班上,確認行李到達機場并進入行李提取轉盤。基于RFID和OCR的行李跟蹤系統將進一步完善,其獲得的行李數據發送給信息推送平臺,信息推送平臺再通過短信(如圖1所示)、機場的微信公眾號或手機APP(如圖2所示)及時通知旅客,以便旅客快速地獲得行李的具體位置和狀態。同時系統為工作人員提供參考,建議是否應裝載某件特定行李,對行李裝入板車、集裝箱或機艙進行詳細記錄,記錄行李的位置,制作裝貨單報告并突出問題的部分,提供用于信息管理及查詢。行李追蹤系統在機場的運用能夠準確地追蹤行李,不僅有助于改善行李運輸狀況,而且幫助機場的航班和旅客準時出發,提升服務水平。
三、行李追蹤系統處理流程
為實現對行李托運全程追蹤的目的,行李追蹤系統需要在行李托運的七個環節實現自動追蹤,包括:值機、行李安檢、行李分揀、行李裝車、行李裝機(出港)、行李卸機(進港)以及行李提取,如圖3所示。
以上七環節處理流程(如圖4所示):(1)值機時,打印RFID行李標簽,且離港系統生成BSM報文,發送給行李追蹤系統。(2)值機后的行李經過RFID識別設備,行李系統將RFID識別的行李信息發送至行李追蹤系統,緊接著行李進入安檢機接受檢查,安檢系統隨即發送判讀結果至行李追蹤系統。(3)安全的行李會由行李系統進行分揀,期間通過RFID和OCR識別設備對行李進行跟蹤,最后分揀信息由行李系統發送至行李追蹤系統。(4)行李到達出港轉盤之后,工作人員通過無線手持移動終端掃描RFID標簽后,被搬運工裝上集裝箱或板車,此時行李追蹤系統獲取掃描儀標號、裝車時間、裝車地點以及板車或集裝車的編號等信息。(5)行李在裝機出港前,同樣通過無線手持掃描終端進行識別,行李追蹤系統獲取了裝機時間、行李的艙位等信息。(6)對于進港行李,接收上一站行李報文,即可通過無線手持終端進行識別,便獲得行李的進港信息。(7)旅客在行李提取大廳提取行李后,需要通過工作人員用手持終端核驗行李與旅客信息,旅客才能帶走行李。[2]
行李追蹤系統將這七個環節信息數據再轉發給信息推送平臺,通過短信或APP及時通知旅客,以便旅客實時得知行李的具體位置和狀態。
四、系統功能
為了對行李托運的全過程進行跟蹤、確認行李通過安全檢查、確認行李正確分揀、確保行李裝載在正確的航班上、確保旅客與其行李在同一航班、確認行李到達機場并進入行李提取轉盤,行李追蹤系統具有如下功能(如圖5所示):
(1)行李追蹤系統主要通過機場網絡與離港系統、行李處理系統以及安檢系統進行數據交換,完善對旅客托運行李的追蹤與監控,獲取的相關數據包括:值機信息、行李安檢信息、行李分揀信息。
(2)具有數據采集的功能,通過RFID手持掃描儀實現行李托運管理,獲取行李裝車、行李裝機、卸載以及行李核驗(行李提取大廳)等信息,從而協助工作人員根據航班登記旅客裝卸他們的行李,不僅提高了托運速度,而且減少了行李延誤、錯運或者丟失的情況。
(3)具有用戶管理的功能,包括賬號管理、角色管理、權限管理以及手持終端管理,以確保系統運行的安全。
(4)具有數據查詢的功能,追蹤的結果可以在移動客戶端、行李查詢終端或工作站上顯示,以便旅客或工作人員能迅速把握行李的準確位置和狀態。
(5)具有數據解析的功能,對獲取的行李數據進行比對、過濾和分析。行李追蹤系統將采集到的數據結合外系統提供的航班信息、旅客信息、行李信息在行李追蹤系統的后臺進行比對,并在系統終端上顯示比對結果。
(6)具有數據存儲的功能,行李追蹤系統將所有獲取的行李數據保存在數據庫中。
五、系統接口
在系統接口設計時,需要信息交換的系統之間通常提供直接接口,進行數據交換。這種點對點連接的架構在系統較少且系統之間需要交換數據量少的情況下采用。隨著機場規模、信息系統的擴大,這種點對點連接的架構關系復雜且維護成本高,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生產管理的要求。所以企業服務總線就應運而生,系統整體架構搭建如圖6所示。與點對點連接方式最大不同在于,企業服務總線把多對多的連接方式轉變成一對一的方式,即所有需要連接的系統都與服務總線連接,再通過服務總線連接到需要連接的其他系統。這樣無論行李追蹤系統需要連接的系統有多少,其連接路徑數和連接系統的數量都是不會變,在邏輯結構上是一個簡單的星型結構。行李追蹤系統與外部有數據需求的系統,包括離港控制系統、航班信息系統、行李處理系統、安檢系統、信息推送平臺:
(1)行李追蹤系統通過服務總線獲取航班信息系統的數據,包括航班號、計劃日期、目的地機場IATA代碼、預計起飛時間、當前航班狀態、以及該航班使用的離港轉盤、登機口、停機位等信息。
(2)行李追蹤系統通過服務總線獲得行李數據。此數據可能是來自離港系統的行李源報文BSM,也可能是來自行李處理系統的行李分揀記錄,包含行李條碼、航班號、計劃日期、目的地機場IATA代碼、行李狀態、分揀等信息。
(3)行李追蹤系統通過服務總線獲得行李安檢信息,包括行李條碼、安檢時間、安檢級別、安檢結果以及安檢機編號等。
(4)對于行李在裝車和裝機處的跟蹤,是由行李追蹤系統實現的,而獲取的信息也是由行李追蹤系統通過服務總線提供給其他相關系統。
(5)信息推送平臺通過服務總線獲取行李追蹤的相關信息,并及時推送給旅客。
六、報文處理機制
行李追蹤系統可以由行李報文數據為基礎,由前面可知至少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報文,來構建行李追蹤系統的數據基礎。
(1)值機信息。在值機的時航空公司系統將一條包含有.S部分的BSM報文發送給主機,并由主機轉發到機場DCS系統,隨后DCS系統再將這條BSM報文發送給行李追蹤系統(BTS),此時就獲取值機信息。
(2)行李安檢信息。安檢系統將行李的判讀結果,以BPM報文(如下圖7所示)形式發送給行李追蹤系統,此時就獲取了行李安檢信息。
(3)行李裝車的信息。行李到達離港轉盤之后通過手持移動終端掃描RFID標簽后,被搬運工裝上集裝箱或板車,此時行李跟蹤系統獲取掃描儀標號、裝車時間、裝車地點以及板車或集裝車的編號,再以BPM報文形式(如下圖8所示)轉發給其他系統。
七、結語
長期以來,行李在機場經歷中間環節過多,不可避免造成行李在托運環節中出現問題。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對行李追蹤系統BTS的研究就顯得十分的重要。BTS是對行李托運全流程跟蹤和校驗的系統,可將行李實時的位置和狀態發送給旅客,使每個環節變得更加透明,從而有效降低行李在托運過程中出錯的概率,有助于提高民航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酉學.浦東機場旅客行李再確認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上海交通大學工程碩士學位論文.2015.01
[2] 朱曉奕.行李再確認系統在浦東國際機場的應用[J].上海空港.2013年,第16輯,5-9
(作者單位:四川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