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尚鵬 郝春輝 徐爽
摘 要:地標建筑是地區文化發展內涵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體現,是現代城市建設與文化傳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本文將以地標對其地域的社會文化及文明教育發展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做逐一闡述,并以青島市五月的風為例,對青島市地標五月的風建設設計意義及內容進行深入剖析,以此為地標建筑的科學建設與設計應用提供部分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地標建筑;地域;影響;青島;五月的風
引言
現今,隨著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公眾對于社會文明發展的認知從物質生活向精神生活轉變,由此地標建筑的發展導向性特征不斷突出,成為引領公眾邁向精神文明世界與弘揚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路徑,使現代地標建筑建設更符合新時期社會環境發展需求。
一、地標建筑建設應用概念
地標建筑建設意義在于采用建筑形式表達帶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發展內容,將不同地區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等融入地標建設概念,為區域建設發展增添文化其次,從精神層面及物理空間層面突出地區發展內涵,使建筑物成為人與自然融為一體的重要象征。傳統地標建筑建設較為重視結構美觀度,對于當地文化色彩的融入有所不足,現代地標設計不再將美觀度作為衡量地標設計建設的實際標準,而是以區域文化發展為核心,不斷向建筑完整性、包容性等特征拓展,有效提高地標建設廣域度,使公眾對于地標建筑的認知提高至更高階段,為公眾娛樂活動建設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夯實實際基礎。
二、地標建筑發展建設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地標建筑建設發展總體狀況較為良好,各地區對于地標建筑建設的理解更為深入,充分體現地域文化發展內涵,將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地標建設設計標準,使地標建設不僅具備良好的管理,同時也散發出多元的藝術氣息。例如青島市五月的風地標建筑設計,進一步將城市地理環境及城市發展風貌加以突出,在更高的角度利用五月的風地標實現將青島市人以自然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做立體呈現,從建筑細節設計及總體結構布局,均將自然元素與當地建設發展充分融合,為當地民眾的生活娛樂增添更豐富的藝術色彩。
三、地標建筑建設對其地域的實際影響
地標建筑建設對地域發展的影響由多方面要素構成,其影響范圍較為寬泛,涉及成為建設、自然環境建設及人文環境教育等多個方面,所以要針對不同影響內容,做科學的影響要素分析,不斷深入的探究地標建筑建設的引導性左右,為城市地標建設應用指明正確方向。
(一)社會環境影響
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始終尊村群體性原則,從單一個體的相互影響與并聯實現對社會大環境的建設發展的推進,因此精神文明發展實際上成為提高社會人文環境建設凝聚力的有效途徑。傳統意義上地標建筑建設在于突出地區經濟建設發展狀況,以地標建筑向周邊區域展示經濟發展能力,從而獲得更高的社會發展價值,也可以說是地區品牌形象塑造的重要籌碼。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的普及,地標建筑建設的經濟意義逐漸淡化,公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地標建筑建設的精神教育與藝術觀賞價值愈發突出,使之成為特定區域社會的精神體現。青島地標建筑五月的風設計美觀度及商業價值相對較低,但卻是青島地區社會發展穩步向前的精神文明環境建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當地人文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和諧發展意義重大。
(二)多文化融合發展影響
地標建筑建設并不能以單一群體的文化意志輸出為核心,要將多種文化融為一個龐大的整體,從而保障地標建筑的設計與建設能夠得到社會多方面的認可,在此過程中文化傳播與文化包含性特點愈發重要,是地標建筑建設所需考慮的主要要素。青島市五月的風地標設計將多民族的融合的概念納入設計指標,從自然環境延伸到社會發展環境,將青島作為一個文化輸出傳播中心,利用地標建筑建設構建一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臺,以此發揮城市地標設計的文化融合引導性作用,為地域多民族文化融合發展提供新的契機。
(三)城市規劃布局建設影響
現代城市規劃布局發展涵蓋教育、交通管理、治安管理等多方面內容,各規劃項目間協調性直接反映出城市規劃布局的科學性,為更好的解決城市規劃布局發展下的社會矛盾突出,必須將現代城市規劃以階段性設計方案加以呈現,選取不同的關鍵性設計節點將不同的中心設計地段做科學銜接,繼而需要通過地標設計,提高城市階段性規劃布局銜接的整體化水平。青島五月的風地標設計地處青島東部的五四廣場內,其地理位置特殊,是青島北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城市銜接的重要關鍵點,對青島市的現代規劃設計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使東、西及北部等地區的連接更為通暢,進一步彌補青島市東部地區文化發展不足,為青島下一階段的東部地區城市規劃指明方向。
(四)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影響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地標建筑建設的重要內涵,對提高公眾環境保護認知及生態文明建設發展意識有重要積極影響。青島五月的風設計理念即來源于自然環境概念,將青島沿海季風氣候與自然環境氣候有效結合,以剛柔的外形突出青島地理環境與文化發展特點,從藝術的角度弘揚五四運動愛國精神,從而形成良好的信息導向,為推動青島地區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地標建筑對地域發展的影響涉及文化、教育、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設等各個方面,不同的地標建筑設計理念所突出的側重點略有不同,但其基本共通性在于利用建筑形式完成對信息文化的傳播,進而為地域文化發展與傳承樹立正確思想導向標,使地區精神文明世界的建設更進一步。
參考文獻
[1]蔣伯寧,李敏泉."標志性建筑"與地域環境的同構及互動——南寧國際會展中心的設計解讀[C]// 中國建筑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2005.
[2]高山,曹瓊曉,劉一,等.地域文化對標志設計的影響——淺談淮安地區標志設計中的地域文化表現[J].藝術與設計:理論版,2008(11).
作者簡介
丁尚鵬(1999-3)男 籍貫:山東青島 最高學歷:專科 研究方向:地標建筑,單位:青島理工大學(臨沂)
(作者單位:青島理工大學(臨沂))